绝句和律诗的平仄和要求

平仄是固定死了的吗?格式呢

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
汉字有四声——平、上、去、入声,其中平声包括阴平(第一声)和阳平(第二声),上(第三声)、去(第四声)、入声即为仄声。

律诗规律:平仄交替,粘对循环 (以下平声仄声分别以-、1表示)

一、平仄交替
五言基本格式有四: 七言各前加两字即可:
(1) ---1 1 (1)1 1 ---1 1
(2) 1 1 1-- (2)-- 1 1 1--
(3) 1 1 --1 (3)-- 1 1 --1
(4) --1 1- (4)1 1 --1 1-
近体诗讲究平仄声互相交替配合,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感与声律美。五言绝句有四种句型:(1)仄仄平平仄,首字可平。(2)平平仄仄平。(3)平平平仄仄,首字可仄。(4)仄仄仄平平,首字可平。这种律化的句式称律句。近体诗通常限用平声韵。
近体诗上下两句称一联,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格律要求一联内两句平仄声相对或基本相对,后一联出句与前一联对句两句第二字平仄相同即相粘(首字常平仄不拘,故以第二字为准)。违犯这两条,谓之“失对”、“失粘”。

根据以上规则,五言绝句有以下四种平仄格式:

A.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如,王之涣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如,李端: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拂:入声字

C.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如,卢纶 塞下曲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白、石:入声字

又如,西鄙人 哥舒歌: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七:入声字

D.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如,王涯 闺人赠远(其一)

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为报辽阳客,流光不待人。

七言绝句简称“七绝”是近体诗的一种。七言句式可看作是五言句式的增长。在五言律句前加与首节平仄相反的二字既成七言律句(就是七言去掉前两个字就是五言,所以就不介绍五言绝句的写作章法了)下面介绍一下七言绝句的四种格式。

1、平起平落(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李白 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仄起平落(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曾几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3、平起平落(首句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刘禹锡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4、仄起平落(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03
平仄
1、规则
(1)每两字为一个节拍段,五字句形成2/2/1/和2/1/2/两种格式,七字句则是在五字句前加上一个节拍段,形成2/2/2/1/和2/2/1/2两种格式
(2)同句内平仄交替,对句内平仄对立。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相邻两联中,前一联的下句和后一联的上句必须平仄相粘(niān)。
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一口诀是指处在奇数位置的字可违拗平仄要求,但处在偶数位置的字必须严守平仄规则。但须注意,如果一联中出句违拗了平仄规则,则在对句中相应位置的用字就须予以补救,即使用相应的违拗法则。(如上句中第三字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则在下句中第三字用平声字,而不能死守格式仍用仄声字)
(5)古诗中的古入声字须灵活判断,有时可借助方言读音来推测认定,这是因为方言中还保留着很多入声声调。
2、近体诗的平仄常见定式和变式
第一式:五言平起,七言仄起 如首句押韵,应作: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第二式:五言仄起,七言平起 如首句押韵,应作: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上述二式单用为律绝,双用为律诗,律诗第五句只能用左边的定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