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与笙是什么关系?

如题所述

苗族的乐器以管乐和打击乐器为主。管乐器有芦笙、莽筒、夜箫、姊妹箫、笛子等。打击乐器有铜鼓、木鼓和铜锣等。其中芦笙是使用最广泛,最富特色的传统乐器。每当年节吉日,婚嫁之时,或盖房起屋、贵客临门,甚至年轻人谈情说爱,人们都要吹起芦笙,载歌载舞。故自古就有“苗族不离笙”之说。

芦笙是一种簧管乐器。一般由笙管、笙斗和簧片三部分构成。常用的一般装有笙管6根,外侧开有按音孔,下端装置铜簧,插入一长形木斗或葫芦内,每管一音。在每二三根笙管上端合套竹管作为共鸣管。芦笙主要有型号大小,即笙管长短之分。小的仅十几厘米,大的可达三四米左右。现经改革,芦笙管可增至十几甚至二十几根,音域更加宽阔。不仅能吹奏各地苗族的曲调,还能吹奏现代流行歌曲。

芦笙音色明亮浑厚,可用于独奏、重奏和合奏。但苗族民间自古多用于伴奏芦笙舞。

芦笙舞是苗族历史悠久,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宋史》中就已有:“一人吹瓢笙,……数十辈连袂宛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的记载。各地均很流行。

黔东南地区的芦笙舞有排笙舞和踏笙舞之分。所谓排笙舞,即吹奏者手持芦笙站成一排,以大号笙为轴心,边吹边旋转起舞,但始终保持“一”字队形。姑娘们则排列环绕于芦笙队外,踏着芦笙的节拍翩翩起舞。踏笙舞,即两人吹奏一对大小相同的芦笙领舞,舞者围成圆圈,紧随其后共舞。

广西融水苗族的踩堂芦笙舞以场面盛大、壮观而闻名。在宽阔的踩堂坪上,常常几十支芦笙齐奏,数百甚至上千人共舞。

贵州西部、云南、四川等地的苗族芦笙舞特色鲜明,除人人都会的集体舞外,还有以个人表演为主,带有高难度杂技动作的单人或双人、4人、8人等多人舞。如云南元阳,表演者要吹笙爬上数米高的花杆,取下杆顶物件而下,在离地面一二米处要笙声不断,翻筋斗落下,惊险奇妙,令人叫绝。类似表演还有“倒立”、“蚯蚓滚沙”、“肩上托人”、“翻板凳”、“旋方桌”、“走竹竿”、“踩鸡蛋”、“滚水碗”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