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病,七分养”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三分治病七分养,是个医学概念。三分治病, 就是病发了,危急时刻了,必须要治疗,而治疗后要想真正康复,还是回家去养,这就是“七分养”。“

“三分治”,治的是病情的急性期, 但是不能长期用,只是解了燃眉之急,还需要进一步的回家有序调养。着重强调的是“七分养”,因为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治病需要过程,需要慢条斯理,需要循序渐进。

很多常见病,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眼下的医疗水平都是很难治愈的,比如说常见的糖尿病、高血压、肝炎、风湿类风湿、慢性肾炎等,所以养病很重要。

扩展资料:

四季养生

春季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养生的最佳时机。医学上认为,春养于肝,夏养于心,秋养于肺,冬养于肾,所以春天进补,重在养肝。

春季喝汤宜选用较清淡、温和且扶助正气、补益元气的食物,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的体质来调养。

夏季

夏天,酷热天气使人体出汗很多,消耗了大量体液,并消耗了各种营养物质,因此很容易感觉到身体乏力和口渴。

夏天进补,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一般以清淡的滋补食品为主,如鸭子炖冬瓜就是夏天食补之佳品。另外,如瘦猪肉、鲜瓜果、芡实、绿豆等食品都是夏天用以清补的食疗佳品。

秋季

秋天宜收不宜散,因此秋季煲汤宜多选甘寒滋润之品,如百合、银耳、山药、秋梨、藕、鸭肉、柿子、芝麻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煤。还需注意的是,夏季刚过,暑气消退,人们食欲普遍增加,此时不宜进补过度,以免过极伤胃。

冬季

现代医学认为,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万物处于封藏状态,是一年中最适合饮食调理与进补的时期。冬季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养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5

这个是中医上的术语,一般是指慢性病在治疗的基础上,主要是靠自我管理,自我调节,通过食疗、运动等方式辅助保养身体。

如脾胃虚弱的保养方法:

1、注意饮食调养

合理的膳食结构是健康的基础、调养脾胃的前提。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平时以软、烂易消化食物为主;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如酸辣、油炸、干硬和黏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

一些健脾养胃的食物,如粳米、薏苡仁、白扁豆、大枣等,脾胃虚弱者可以经常食用。脾胃虚弱的患者还可以选用简便实用的药膳:

2、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

3、自我按摩

每天顺时针按摩脚趾肚40~80次,重点是第二个脚趾,对缓解胃痛、养胃都很好;每晚上床后,双手搓热,将掌心(劳宫穴)置于肚脐部位,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揉60次,结束后,再用手指点按足三里穴。

4、积极向上、轻松乐观

积极向上、轻松乐观的情绪可以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神志清楚,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或促使疾病痊愈。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当人的精神愉快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人体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功能就会旺盛。

扩展资料:

胃病也是三分治七分养,养胃的方法: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从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码一天三顿要定时定量,最好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表,然后严格遵守。少吃多餐,饭只吃七分饱。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忌暴饮暴食。如果还没到正餐时间,可以补充一些食物,但不宜过多。

2、改变饮食习惯

按时就餐,坐着吃饭不要站立或蹲着。戒吃辛辣、油炸、烟熏食物如烧烤等,不吃过酸、过冷等刺激强烈的食物,不饮酒,少饮浓茶、咖啡等。

多吃素菜和粗纤维食品如芹菜、香菇等。食物以软、松为主,一些比较韧性、爽口的东西不宜多吃,因为这些东西最难消化。汤最好饭前喝,饭后喝也会增加消化困难。入睡前两三个小时都最好不要吃东西,否则容易影响入睡,如果觉得肚子空可以多喝水。

3、积极进行食疗养生

羊肉、狗肉等温热食物均有养胃效果适合胃寒病症;大蒜消毒杀菌可以帮助消除炎症,建议多吃;另外枸杞、银耳、红枣、核桃都可以零食或入菜。豆奶虽好,但为寒性,不能取代牛奶,馒头可以养胃,不妨试试作为主食。

其他蔬菜水果类的食物是人体不能缺乏的,所以应该足量。但最好煮得软一点再吃,这样胃会好受一点。菜和果皮的纤维比较多,可以适度食用,但不宜太多,不容易消化,因而瓜果可以相对多吃。

木瓜适合胃的脾性,可以当作养胃食物,不过对于胃酸较多的人,不要使用太多。而且,一定要记住,胃喜燥恶寒,除了冰的东西以外,其他寒凉的食物像绿豆沙等也都不宜多吃。

4、通过按摩和运动养胃

饭后、睡前可以搓热双手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环摩64圈。完毕搓热双手按摩小腹。有胃病的人饭后不宜运动,最好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开始工作,或者慢步行走,也对消化比较好,总之,餐后不宜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三分治七分养 脾胃虚弱你可以这样调养

人民网-胃病三分治七分养 养胃的6个方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4
三分治,七分养是对治病的一种态度和认识,指的是生病了治疗固然重要,但是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变,注意保健和养生更重要。
意大利学者利玛窦在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间居住,写了《基督教远征中国史》,汉译名为《利玛窦中国札记》,向西欧介绍了明朝状况;他发现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请注意,首先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中国医学。
美国学者席文教授在《中国医药科学历史》书中说:古代中国社会的医疗系统主要集中在上层社会,而草根阶层很难找到正规的医生;他强调现今世界非常看重宫廷医生,针灸只是中医的一个小部分,这是因为宫廷医生非常注重养生学,还包括了性事的卫生学。
刘氏家族是中国金朝医学家刘完素的后裔,也是明朝永乐太医刘纯的后裔,更是中国少见的历史悠久的太医家族。刘纯奉旨以囚试医,根据《黄帝内经》经过66年的实践创立了“养生之道”、“三分治七分养”、“病是自家生”、“是药三分毒”等理论与临床方法,至今是全世界华人的口头语,也是中医预防和治疗慢性病的官府医道。
作者说,为不让我们中国人被庸医杀死,为了不让我们中国人被有毒食物毒死,为了不让我们中国人被毒药害死,为了让我们中国人能够正确使用中西医,为了让我们中国人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了让我们中国人不绝种,为了让我们中国人有了好身体再去创业,为了让我们中国人能够安居乐业,这就是我们写书的目的。
第3个回答  2013-11-23
得病了,三分靠药治疗,七分是修养,个人见解
第4个回答  2020-03-03
治疗疾病特别是慢性病,不仅仅需要大夫的治疗,还需要病人作息、饮食、情绪等方面的配合。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必须强调的是病到一定程度,大夫的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仅仅靠养是不行的。不过很多大夫水平不高,治疗疗效不好,却拿"三分治七分养"做借口,掩饰其医术不高的本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