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怀念父母短文

清明节怀念父母短文

怀念我的亲人们(2009-04-01 12:11:38)标签:杂谈
又到清明,母亲、外婆、 外公再次进入我的梦中, 无时不刻,我会想念他们。

28年前,母亲就离我而去,当时的我还懵懂无知。母亲是教师,深受学生喜爱,几十年过去,碰到她的学生,依然会说起她的好。她书教得好,曾在全县上作文公开课,还有一幅好嗓子,兼任音乐教师;她工作勤奋踏实,后来在省重点中学当图书管理员,一摞摞笨重的图书全靠她肩抗背托到顶楼,图书室从一间教室发展到一层楼,里面不知道洒下她多少辛勤的汗水,母亲却从无怨言。母亲对我们几兄妹要求甚严,凡是我们与同学邻里闹矛盾,首先批评的是自己的孩子。记得一次不得而已的撒谎,晚上我已躲进被子,哪知还是被她叫了起来,以为母亲会大发雷霆,但她只是让我自己反思。母亲教会我们诚实做人、老实做事。母亲皮肤白头发黑,秀外惠中,身处那个年代,她的字典里写满了艰辛与忙碌,锦衣玉食与她绝缘,她总是欣慰地对身边的人说,她这辈子不愁钱,三个孩子就是她的三个银行,她存的是零存整取。如今,我们都已成家立业,赶上好时代过上好日子,母亲却只能长眠于公墓,我们永远无法回报亲爱的母亲。

学龄前我在外婆家渡过美好的童年,慈祥的外婆最疼爱我这个最小的外孙,呵护备至,如今出现在梦中最多的地方就是童年的乡村。外婆的脚是“三寸金莲”,步履蹒跚,但这并不影响她的勤劳,把个家操持的井井有条,闻名乡里。外婆一生多诘,生育9个只留下舅舅与母亲,哪知老年又失去自己心爱的女儿。童年的夏夜,闷热的蚊帐里,外婆会轻摇蒲扇,唱着儿歌伴我入眠;冬夜格外寒冷,睡觉时,外婆总是把我冰冷的双脚捂在自己的怀里,后来工作了,偶尔与外婆同床,外婆还是这样的习惯。步入暮年的外婆,小脚疼得已寸步难行,还双腿跪在地上打猪草、嗣弄菜园,每每去看望她,我就发誓,等我有了自己的小家,一定把外婆接到自己的身边,让年迈的外婆享清福。哪知就在自己渡完蜜月不久的腊月,突然接到外婆去世的消息。电话旁,我顾不得身旁的领导,失声痛哭。外婆啊,您还未到我的新房去看看,您还未吃上一口我给您做的热饭啊!我还想让您再帮我捂捂脚呢!也许是无法走出老年丧女的痛苦,也许是怕拖累后人,外婆是用一根细绳了解自己善良的一生的,这让我永不能释怀。

外公除了农民普遍所具有的勤劳与朴实,关键是他具有农人的智慧。外公的家在当地一直算得上殷实,外公在自家祖辈留下的数十亩良田与百亩山林尽显身手,把个穷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据说外公年轻时是帮乡上收课税的,读过私塾,会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爱浓茶、抽自己种的旱烟,身上更有一股“顽主”的味道,除了农活,乡里那些有趣的活路,他更是得心应手。清晨我会在“吱嘎”大门的开启声中醒来,随着一阵剧烈的咳嗽,外公喝上几口上刚刚冲泡的绿茶,便骑着牛儿上山了。斜风细雨里,外公披着蓑衣戴着斗笠,静静地守候在堰塘边,数小时后,餐桌上定有鲜美的鱼儿吃。什么野生的鳝鱼、泥鳅、甲鱼、乌龟,儿时的我就在外公一次次深入泥沼之后让我尽情享用了。外公还会捉蜈蚣、采药草拿去集上卖,每次他去赶场的日子也是我最幸福的日子,目送着黄狗随着外公撒着欢消失在村口,我就开始咽口水,我知道,当我眼巴巴盼回将头发剃成亮晶晶秃瓢的外公时,还会得到甜甜的白面馒头、几颗苕糖、甚至一袋杂糖,我的童年,就这样留下甜甜的记忆。

母亲年轻时就外出求学留在城里工作,几个表姐也挨个儿进城,舅舅也老了,看着逐渐荒芜的良田,长满野草的林子,外公总是郁郁寡欢,叹息祖上留下的家业没有人继承,外婆去世两年,倔强好胜的外公就追随她而去了。从此我失去了至爱的3个亲人。

“子欲养而亲不在”,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唯有好好活着,是报答他们的最好方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4

清明节怀念逝去的亲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