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如题所述

描绘了友人离别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将要去荒凉之地的友人元二的深深依恋和牵挂。

不仅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有的是至深的惜别之情,所以,它适合大多数别筵离席颂唱,后来纳入乐府,成为流行,久唱不衰的歌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20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先看诗题,是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都护府,现在的新疆库车县

渭城在哪儿呢?就是如今西安咸阳地区,离长安大概三四十里地,骑马估计也就大半个时辰。元二从都城受命出发,王维自然也是从长安相送,一路送到了渭城,证明两人感情确实深厚。而出了渭城,就不能再送了。

“渭城朝雨浥轻尘”。渭城清晨的小雨打湿了原本飞扬的尘土,空气清新,马道干干净净。

“客舍青青柳色新”,显然送行和出行的人都在渭城休息了一晚上,所以出门就看到旅店周围脆嫩一新的柳树。客舍,柳树点明了这是送行。自古折柳送离别,是长久以来中国文化中的固有意象。“柳色新”又点出了春天。

这两句明写春景,暗寓离别。十四个字包含了无数信息,却又清新隽永,不显繁杂。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把那些过程全部省掉了,直接截取了最后一轮敬酒的画面:“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老弟,再喝这最后一杯酒吧,你这一走,西出阳关,就再也见不到我了。

王维感觉到自己年迈,元二这一走不知几年才能凯旋,自己还能不能等到再相见。而在历史上,确实是在送别元二后不到六年,王维就去世了。

他有没有再见到元二不清楚,但是我们大致把他作品理解清楚,才不负如此天涯送别绝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4-20
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描绘了一幅春雨之中饮酒送友人依依惜别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好友恋恋不舍的深情厚谊。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唐代〕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注释
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浥(yì):润湿。
客舍:旅馆。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第3个回答  2021-04-19
送元二使安西赏析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有的是至深的惜别之情,所以,它适合大多数别筵离席颂唱,后来纳入乐府,成为流行,久唱不衰的歌曲。

  
诗人剪裁下这临行送别时的一瞬,使其成为了永恒。老友即将远行,将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此时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千言万语无从说起,能说出口的只有一句:喝下这杯离别的酒吧!依依惜别之情、所有的关怀与祝福早已融进了这一杯酒中。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将要去荒凉之地的友人元二的深深依恋和牵挂。诗的前两句明写春景,暗寓离别。其中不仅“柳”与“留”谐音,是离别的象征,“轻尘”“客舍”也都暗示了旅行的目的,巧妙地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后两句点明了主题是以酒饯别,诗人借分手时的劝酒,表达对友人深厚的情意。友人此行要去的安西,在今天的新疆库车县境,同时代的王之涣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形容,何况安西更在玉门之外,其荒凉遥远可想而知。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第4个回答  2021-04-19
《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微雨饯别图,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友人浓郁深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