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债真的可以不用还?2021年新规实施,有6类债务被视为无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1

在过去,当一个人想要借钱时,多数人都会选择到银行去办理贷款。根据央行在2021年3月发布的金融报告,截至2月末时,我国新增了人民币贷款1.36万亿元,贷款余额总计177.6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2.9%。其中住户贷款多增了1421亿元,中长期贷款多增了4113亿元。由此可见,银行还是大多数人在借钱时的首选。

“负债累累”的年轻人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我们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借贷软件,如今想要借钱变得更加的简单和快捷。“这个月借、下个月还”的借贷功能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青睐,方便了借贷的同时也助长了 社会 上“超前消费”和“透支消费”的不良风气。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在我国的年轻群体中,包括网贷和信用卡的借贷产品的渗透率已经达到86.6%,其中信用卡占了45.5%。参考央行2020年第三季度的报告,信用卡逾期不还的金额已经超过900亿元。而网贷平台的欠款更是数不胜数,根据金融数字化在2021年3月发布的报告,预计到了2022年左右,我国消费信贷的规模将增长到22.5万亿元。

据悉,在我国1.7亿的90后群体中,每个人平均负债12.8万,是月工资的18.5倍,90后已经成为我国消费的主力军。根据相关数据报道,因为疫情的影响,全球奢侈品的市场份额减少了23%,但是中国却比2019年上涨了48%,市场交易总额高达3500亿元,并且中国消费者占比为1/3。

根据Bain的数据预测,到了2025年,中国奢侈品的市场份额将达到50%,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交易市场。业内人士表示,年轻人是推动中国奢侈品增长的主力,据分析,30岁以下的消费群体的占比过半,消费支出上涨到47%,其中二线城市的奢侈品消费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

随着超前消费的流行,许多年轻人花钱起来丝毫不手软,工资没了就刷信用卡,信用卡还不上了就借网贷,反复恶性循环之下,造成自己的经济压力越来越沉重。

所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借钱还钱是一个人诚信的根本,并且我国现在有许多的借贷产品都已经接入了征信系统,更不用说信用卡逾期不还带来的后果,如果有欠债不还的现象,是会让个人的诚信大打折扣。但是根据2021年1月1日最新出台的《民法典》,以后有6类债务将会被视为无效,不用再偿还了!

新《民法典》出台,6类债务不用再还

第一,高利贷超出国家规定的高额利息不用偿还。目前我国的LPR依旧是3.85%,根据规定,如果借贷利息超过3.85%的4倍,也就是15.4%的金额,就属于高利贷,这部分借款是可以不用还的。并且在2021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中,催收高利贷等行为最高可判罚3年。

第二,砍头息。砍头息是指在放贷时先从本金扣除一部分的钱。当还钱时,只需要归还本金和利息就行了,多出来的“砍头息”是不用还的。

第三,合同模糊的贷款。众所周知,在借贷时,一般要签订合同。但是有些放贷公司会故意将合同上的还款利息、还款时间等一些比较重要的条例“模糊”掉。如果有遇到这样的情况,该合同将会被视为无效。

第四,被冒名办理的贷款。现在个人信息泄露已经是一件不稀奇的事情,如果发现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背上了债务,可以向相关部门出示自己没有借过这笔债务的证明,这笔钱是不用偿还的。

根据《民法典》中的规定,如果有个人信息被冒用办理贷款,相关部门会帮助清除受害者的不良征信,让受害者不会被此影响到。


第五,夫妻单方债务。所谓夫妻单方债务,就是一对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瞒着配偶欠下的债务。追债公司只能向借贷的一方追债,不能向借贷者的配偶发起催收行为。

《民法典》规定,拥有夫妻双方签名、或是一方在事后追认的债务,或是用于负担家庭生活的共同开支才可以称为夫妻双方债务,除此以外,都算作夫妻单方债务,配偶没有责任还贷。

第六,套路贷。根据国家权威部门的表示,套路贷属于违法行为,因此套路贷所涉及的合同和债务是不在国家保护的范围内,也不受国家的认可,所以套路贷是不需要还的,反之遇上套路贷,应该尽快报警,寻求法律的帮助。

综上所述,随着最新的《民法典》出台后,以上6类债务是可以不用还的。不过在借贷软件“五花八门”的时代,当我们急需一笔钱应急时,应该选择到银行办理贷款,避免陷入高额利息的“陷阱”中。

对于超前消费,你有使用花呗的习惯吗?或者你借过京东白条或借呗吗?欢迎留下你的看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