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们为什么对中国网文这么上头?

4月7日,中国社科院发布《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去年海外输出中国网文1万余部。

网文作者这个群体,其实是中二病的集中人群。“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成神的写手不是好写手。几乎每个新手都会有一个成神的目标,至少都以为自己的故事一定能获得可观的稿费。可惜事实上,每天累个半死,以求用作品拯救世界的人,渐渐会发现自己是在自讨苦吃。他们会发现,现在的读者并不喜欢看什么独特的见解,也不想通过小说去思考太深的东西,他们只想看能刺激感官的情节,寻求一种肤浅的快感。因此,许多作者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思想,转而去揣摩读者的心理,思考如何让读者爽,让读者上瘾。

据说,在更新数字上还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则:新人若想出头,日更不得低于六千字。低于这个数字,相当于作者跟编辑说:“我放弃治疗,不用抢救。”在网文界“努力”这个词是没有太多意义的,因为它默认成为一个合格写手的基本属性。所以,如果读者评价一个写手是合格的,那么已经附带“日更N千字风雨无改”之类的信息了。当然,如果他们有急事不能当天更文,也可以领个平台请假条,大概一个月可以允许请假两次的样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14

别说老外们了,我都对网文欲罢不能!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越来越快,消息交流越来越广泛,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了解这个世界。互联网在扩大人们交际圈的同时,更是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娱乐方式,无数人更是痴迷其中。对于国人而言,痴迷程度最高的应该就是各种游戏了,但是对于外国人而言,痴迷度最高的互联网产品中,绝对有中国网文的一席之地。

其实不仅是外国,网文在我国也有着极高的地位,被许多人所喜爱。只不过由于文化差异的原因,或者说是网文泛滥成灾,人们在阅读过几本之后,发现所有的网文就那几个套路,从而渐渐失去了对它的喜爱和耐心。打怪升级、逆袭打脸、穿越成大神改变世界走向等已经屡见不鲜,也成为了当下网文世界中最基本的套路。

所以在中国,网文可以说始终处于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不是没有人喜爱,而是泛滥成灾的它让人们的喜爱逐渐淡去,但闲来无事时,人们又喜欢这种老旧的套路。同时也有不少人对网文进行了大肆批判,表示网文没有多高的文学含量,不值得人们去读,反而抢占了真正文学作品的市场。要知道,面对网文和传统文学作品的,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

其实个人认为网文并非没有文学含量,它之所以被人所喜爱,主要是因为当下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对很多事情都无可奈何,但每个人心底深处又看不惯这些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网文的出现就使得人们的这种情况得到了缓解。也正是因此,中国网文顺利走出国门,成为许多外国人心中的挚爱。

网文之所以能在外国爆火主要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接触过所谓的修仙世界,各种打脸套路,不像中国,有西游记等经典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剧来打基础。

况且中文水平也是很大的一个因素。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外国网友就对中国网文形成了长久的喜爱,甚至因此产生对中文的热爱之情。尽管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言,但在网文的驱动下,还是有许多人努力学习,渴望来到网文中的修仙界。

外国因此诞生了许多专门用来传播、翻译和阅读中国网文的网站,其热度始终居高不小。有“任我行”拼音所写“RWX”为代号的人所创建的wuxiaworld便是最受外国人所喜爱的中国网文网站之一了。

6000万老外在线催更,你知道中国网文在国外有多火吗?在这里,《一代军师》《盘龙》等众多小说居高不小,被许多人追捧催更。有调查机构数据显示,当下国外的中国网文读者,已经超过了6000万人之多,他们甚至也开始为一本小说催更。

过去,许多外国人馋中国的功夫,凡是前来中国旅行的外国人,功夫必定是其率先了解的存在。而现在,修仙则代替功夫,成为了更多外国人前来中国的追求,真是奇怪的文化输出。

第2个回答  2022-04-14

研究机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网络文学出海市场规模增速为145%,规模达到11.3亿元;用户规模增速160.4%,达到8316.1万人。

预计在2021年,中国网文出海市场规模仍将翻倍增长,突破30亿元人民币,海外用户规模将达到1.45亿人。



换句话说,到今年,将有超过1亿外国人付费追看中国网文。结果是,1亿海外读者加入“在线催更大军”。



对于这些海外读者的具体来源,研究机构数据显示,来自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欠发达地区的读者占比为81%,女性占到67.8%,其中又以单身读者最多,占比为42.1%。

这意味着,欠发达地区的单身女性是中国网文海外的“消费主力”。



不要以为中国网文只辐射欠发达地区,恰恰相反,中国网文出海覆盖的国家和地区涵括亚非美澳欧五大洲,更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欧美国家建立了自身的影响力,美国就是其中已经成熟的市场。




你可能好奇,海外读者究竟喜欢哪些类别的中国网文?

数据显示,95%的女性读者偏爱言情小说,76%的男性读者偏爱幻想小说,而恐怖悬疑、科幻小说等,也是亚洲和欧美地区读者偏好的题材。



号称国外最大的“中国玄幻网络小说翻译网站”WuxiaWorld,可以说是最佳注脚。



这个网站成立于2014年12月,由一位在美华人创办。他本来是一名外交官,最初只是把翻译武侠小说当作业余爱好,没想到,读者越来越多,于是干脆辞职,专职翻译中国网文、运营网站。


据统计,WuxiaWorld网站的读者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读者数量排在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菲律宾、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和英国。其中,北美读者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在WuxiaWorld网站上,进入前20名榜单的,基本上都是修仙玄幻类,媒体调侃称“修仙网文让老外成瘾”。读者疯狂到什么程度?一部650万字的经典网文《仙逆》,有的国外网友硬生生读了四遍!

广为流传的案例是,美国一名叫凯文·卡扎德的男子因走不出失恋的阴影,沉溺于毒品,后来无意间发现一部翻译成英文的中国网络玄幻小说,很快被吸引,连追15部中国网文,半年后彻底戒掉了毒瘾。这些网友之所以能快速深入中国网文营造的世界,是因为国外几大网文大站早已建立一整套专用词汇翻译的数据库。

WuxiaWorld网站会专门发布帖子,规定专用词汇的翻译方式,并给出注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词汇内涵。

第3个回答  2022-04-14

老外们为什么对中国网文这么上头?我想这是和我们中国的文化和作者们的出奇的脑洞创作力离不开的。

    区别于以往古典、近现代著作等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国网文的出海则更接地气,完全是凭借自身的特色,比如“平民逆袭”“大女主”“怪诞仙侠”“超能力”等脑洞大开的题材,直接吸引了一帮爱幻想、好奇东方文化的法国读者自发阅读,甚至自学中文阅读。这样的走红方式,也让新的文化现象——中国网文,在世界文化市场中正式“出道”。

    但看似单纯的走红绝不简单,中国网文正是因为历经长时期的“野蛮生长”,才爆发出更鲜活的生命力。在国内网络小说快速发展的二十多年里,中国网文早已从小众文化发展到颇具规模,广大的作者和平台,孵化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法国读者所接收到的,正是万千作品大浪淘沙后的精华部分,而这些作品出人意料地在海外同样走红,也说明中国网文在海内外广受喜爱是可能的。

    谁能想到,自己平日里看到停不下来的网络小说,在海外也这么有市场。国内女性爱看的“大女主”小说,就连法国读者也会青睐,原因是“女性并非配角、可以主宰自己命运” 的题材少见且吸引人。

    恰恰是“野蛮生长”的网文,在万千道路中精准找到了能打中法国读者“爽点”的那一条。让人不容忽视这种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新形式,即让广大的作者爆发出创造力,找到海内外人群思维和喜好趋同的部分,尽力放大,让中国文学以更汹涌的姿态“走出去”。

    在当前最火的网文分享站之一Wuxia World上,留言中可以感受到外国网友们对中国网文的喜爱。

    中国网文要进一步在世界“遍地开花”,保持自身的旺盛生命力无比重要,这样的生命力来源于国内笔耕不辍的广大网文作家们,他们自然形成的百花齐放的网络文学环境,使得总有一种或几种小说类型,能够满足不分国籍人群的共同欲望,能被海外受众自发地选择。这些能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人物、情节,同样也是符合海外市场逻辑的,而这些作品背后的成功经验,也是可复制和借鉴的。

    中国网文通吃中外的魅力被发掘,有赖于广大作者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可贵的想象力,才是让海外读者“根本停不下来”的源动力,而为广大作者提供更宽广的创作土壤,调动他们的无限活力,正是中国文化在海外上岸、生根的新契机。

第4个回答  2022-04-14

根据《中国经济周刊》的报道,中国的网络文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不仅积累了一大批优秀的网文作者、作品和忠实读者,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和成熟商业环境。业内人士称,网络文学已经成为当下整个文创产业最主要的IP源头。与此同时,中国网文也渐渐开始产生了海外影响力,海外网友开始自发翻译中国的网文小说。随着大批的外国读者“入坑”中国的网络小说,他们表现出的“追更”热情不亚于国内粉丝,甚至有人不惜高价悬赏求翻译。有人因此将中国网文与好莱坞电影、韩国影视剧、日本动漫一起并称为“全球四大文化奇观”。

中国网文之所以能够大量海外圈粉,还要感谢海外翻译组,他们和国内的“字幕组”一样,最初完全是出于兴趣爱好自发组织起来的。











2010年开始,东南亚出现了一批专门翻译中国网络小说的网站,后来扩展到日韩、北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比较活跃的中国网文汉译英翻译组有数十个,仅在北美自发翻译和分享中国网络小说的社区和网站就有上百家之多。







以2015年上线的Gravity Tales(引力小说)为例,创办人美籍华裔学生Richard Kong(孔雪松)为了锻炼英文,上高中时开始在个人博客上连载自己翻译的中国网络小说,经过两年的积累,网站译者数量已达到60余位,翻译30余部作品。







虽然金庸、古龙等经典武侠作家的作品都曾被翻译成英文,但是对于外国读者来说,这些作品“太中国了”,很难进入。而网文作品与传统武侠小说不同,在拥有中国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还包含了玄幻、仙侠、魔法、穿越、架空等西方作品也会使用的元素,西方读者更容易进入情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