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网上卖的助听器和实体店的助听器价格区别这么大?

如题所述

“助听器怎么这么贵啊?简直比黄金还贵!”
“助听器越贵越好,听得不好肯定是档次不够!”
“助听器价格差异这么大,是不是水很深?”
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助听器验配师,我经常听到听损朋友这么说。鉴于这些错误的认知,咱们今天就来谈谈助听器价格的那些事儿。
那么,到底哪些因素导致了助听器的价格天差地别呢?
1、与品牌相关:助听器的品牌众多,不同的品牌代表不同的音质、质量和性能,例如国产品牌比进口品牌就要便宜很多,进口品牌中又有排名,排名靠前的国际一线品牌的价格可能相对高一些,这是因为一线助听器品牌的发展历史悠久,质量稳定、技术成熟、售后服务有保障,尤其是助听器的核心部件——芯片,可以说助听器的芯片就是它的“大脑”。国际一线品牌的芯片更新快速,就使得它们的技术遥遥领先低端品牌,高端的智能芯片可以为听损者带来极致的聆听体验和极高的舒适度;
2、与制式相关:助听器的模式目前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早期出现的模拟机,俗称放大器,这类助听器的技术成本非常低,就是将所有声音进行放大,所以售价很便宜;另外一类被称为数字机,数字机相对就非常复杂,需要考虑到对所处环境进行识别、降噪、方向提取,这些技术的研究成本比较高,售价也会相应较高;
3、与外观相关:助听器外观一般分为普通耳背机、定制机和受话器外置,普通耳背机的外观相对较大,定制机相对比较隐蔽,受话器外置则兼顾美观和舒适。通常情况下,同一品牌同档次的助听器中,价格排序一般是:最小的定制机>受话器外置机>普通耳背机。
补充一点:在耳道闭锁或者畸形无法佩戴上述气导助听器的时候,就需要考虑骨传导助听器,通常由于技术和维护成本的不同,骨传导助听器的综合费用会高于气导助听器;
4、与功率相关:助听器的功率是根据听损者的听损程度进行选择的,一般同一个品牌同一款产品,功率越大价格就越高,但这是很早以前厂家较常见的价格区分方法。近些年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功率上的价格差异已经越来越小,例如瑞士峰力在2019年产品更新的时候就去掉了以功率区分价格,同一款产品只按等级区别价格,所有功率都是相同的价格;
5、与性能相关:同一品牌不同等级的助听器价格相差这么大,那它们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所谓的性能包括助听器芯片技术级别、助听器功能和程序设置等内容。
我们以丹麦瑞声达的聆客系列为例,聆客现在已经更新到第三代产品,相较于第一代和第二代有很大的提升,价格上也会有变化;再比如拿聆客9和聆客5做对比,在音质方面多出5个可调通道,同时带有3D实景空间感知(双耳)、AI智能双耳环境优化器、智能多维自适应方向性等功能。每个维度都会有较多的提升和不同,就好比我们看视频,分为标清、高清和1080P,助听器同样也是,在聆听方面的清晰度是随着级别提升而不断提升的。
助听器的价格范围非常广泛,但我们要知道,并不是越贵的助听器就越好,要根据自身的听力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太高端的机器可能因为某些功能用不上而造成浪费。
我曾遇到过一位用户,他认为贵的助听器就能把耳朵治好,听起来跟真耳朵一样,其实不然,贵的助听器虽然聆听体验更好,但没办法达到真耳的水平。我们需要建立合理的期望值,花一万就可以达到的效果,没有必要花两万。再比如另一位用户,她由于经济原因,没有选择我推荐的助听器,而是去其他机构选择了价位较低的机器,结果完全不能满足她工作上的需求,反复调试仍旧不满意,最终退机后,又来到我们验配中心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助听器。
总的来说,在选配助听器时不一定要选择价格最贵的,但一定要选择最合适的,这样才能将效果和性价比都兼顾到,机器戴得舒适,钱花得也值。
我是听力师张艳艳,在听力康复指导和助听器验配领域有20多年的从业经验,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听力知识,哪里有靠谱的听力机构和验配师,欢迎留言或私信交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