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如何与老师沟通呢?

如题所述

面对这样的情况:

1.家长需要放松心情,老师让你加他的微信只是和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有关,家长在和老师聊天时要注意分寸,和老师打交道,父母更要注意,你的一言一行不仅决定了老师对你的看法,更会影响到老师对你孩子的印象,不用刻意讨好,也不用故作清高,老师阅人无数,一个孩子的家教,从父母言行上就能略知一二。

2.首先主动表面身份。加了老师的微信后你可以简单地打个招呼,并告知自己是某某某同学的父亲或者母亲,比如:老师您好,我是某某某同学的妈妈。

3.其次,表示一下对老师的感谢。如:谢谢老师对我孩子的照顾和关心。

4.可以告诉老师更多关于孩子在家的状态,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情况。如:孩子在家的时候学习挺自觉,可以独立完成作业,但正确率不是太高。只要如实反应就行。

5.最后,可以可以表达一下自己对孩子和老师的信心以及谢谢老师。如: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好好配合老师的工作,有什么事也会和您及时沟通,谢谢老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22
1、认真倾听班主任的讲话,也有些家长在和班主任沟通的时候,对于班主任老师的一些话并不能够完全的理解,也可以说是根本就不会认真听班主任所说的话,而是只想着自己心里所想的那点点事情。可如果你要是认真倾听的话,你可能会听明白,你所担心,或者你想沟通的那点事情,班主任已经在自己的讲话里提到了。如果此时你重新提出来,班主任会想了,你这是对我的话当耳旁风啊?遇到性格急躁的班主任,估计也懒得和你一遍遍解释了,那个时候,你们的沟通还算是有效且合理么?

2、不要过度的“护犊子”,家长和班主任沟通的时候,沟通的都是自己家孩子的一些问题,比如孩子学习状况,孩子的纪律问题,孩子的礼貌问题等等。对于孩子的父母,班主任一般不会采取很强硬的态度,即使那个孩子的素质确实不咋的,班主任也会用委婉一些的语气提出来,这个时候,做家长的千万不要觉得班主任对自己孩子有意见,一旦认为班主任偏心,于是产生护犊子心理,那么你们的沟通可以说最好是到此为止吧,不然就算是勉强沟通,也属于无效沟通了。

3、把自己孩子的问题直接说出来,自己家的孩子有什么问题,或者是性格以及学习方面会有些什么缺点,身为父母应当是非常明白的,那么在和班主任沟通的时候,不要遮遮掩掩,觉得把孩子的真是问题说出来,会有种丢面子的感觉。既然和班主任沟通,目的就是为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那么不把问题直接说出来,你们的沟通只能说是一种形式了。

4、比较敏感的问题最好私下聊,前不久作者给宝贝开家长会的时候,一屋子那么多家长,有几位家长公开的问班主任,今年的寒假要不要继续给孩子上补习班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在职教师是不允许给孩子补课且收取补课费的,而现实是很多的在职教师,在假期的时候会收取高额的补习费用,但又不敢明着说出来,因为只要有人上告,这些老师是会受到教育局严厉惩罚的。所以说,和班主任沟通的时候,这一类问题不要明着问,可以私下询问。一旦公开询问,班主任势必会感到心烦,自然不愿意和家长沟通了。

5、直接谈重点切勿过多铺垫,讲真,班主任是很忙碌的,他们相比一些任课老师,要做的工作会很多,还要关心到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纪律、心态、安全等等问题,如果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班主任的责任会更加重大,能够拿出时间和家长们沟通,这需要班主任挤出太多时间才能完成的一件事。所以说在和班主任沟通的时候,要直达要点,

6、主动询问孩子在校表现,当然了,如果你和班主任沟通只是为了应付开家长会,那么就可以保持沉默,但只要你想好好沟通,那么就要积极主动和班主任沟通。询问一下孩子在学校的一些表现,询问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若发现问题,家长也可以早一些的给予孩子该有的教育。

7、切勿过度拍马溜须,这是很多家长和班主任交流的时候常常出现的事情,不管是私下还是公开,只要一发言,张嘴闭嘴全是班主任如何辛苦,班主任如何了不起,如何优秀等等。我们不能排除有不少喜欢听家长说奉承话的班主任,但我们更不能否认,有不少班主任极为反感这些行为的。不管你遇到的是喜欢奉承还是不喜欢的,你们的沟通局限于一个奉承,一个享受奉承这样一个关系了,这样的沟通毫无意义。

8、切勿把孩子的优秀或不优秀归于班主任的身上,很多家长家里的孩子学习情况不好,且有很多坏习惯,于是在召开家长会的时候,这些家长会有一些不太好听的话,比如“我把孩子交给学校和老师,你们怎么给我教育”,这样的话说出口,你们之间的谈话可以就此为止了,因为继续谈下去,你只有不满情绪,班主任只有委屈与鄙视等等复杂的情绪。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10-20
 家长要正确、真诚地表达感受,避免负面情绪

老师也是人,有吃喝拉撒、七情六欲,所以和普通人交流的那些法则,也是通用的。当一位家长真诚地和老师沟通,老师是可以感受到这种真诚的。

一年级新生家长很容易焦虑。孩子在适应期难免会有问题,家长急于帮孩子解决却无从下手,焦虑就产生了。焦虑一旦产生,就会引发负面情绪。

我遇见过一位新生妈妈,她女儿内向安静。同桌则是一个活泼好动的男生,经常捉弄她女儿。开学一周后,女儿哭着不肯去学校,说同桌会欺负她。

妈妈一听就生气了,一方面很心疼,另一方面觉得老师怎么给我女儿安排了这样一个同桌。她就打电话给老师说,同桌不好,会影响孩子学习,能不能换一个。

老师表示同桌都是按照身高、视力等方面综合安排的,一般一学期换一次。这位新生妈妈更生气,心想这老师怎么这么不靠谱,我女儿都哭着不肯去学校了,还不解决。

如果妈妈继续这样和老师沟通,势必带着情绪,认为老师不负责任。后来,她听了我的建议。放下对老师的成见,就事论事,说了女儿和同桌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女儿回家后的情绪,真诚地表达了一位妈妈对孩子的担心。

第二天上学,老师关注了她女儿和同桌的沟通情况,找同桌谈话。原来,同桌很活泼,好几次和女儿说话,女儿都不回应,所以他会动动她的头发,扯扯衣服来引起她的注意。

老师做了适当的干预,同桌俩的沟通好了很多。女儿开心地上学了,妈妈也放心了。她给老师回了电话,说之前自己太着急了,生怕女儿吃亏,才会直接要求换座位。

所以,家长首先要学会正确地表达想法,真诚地去沟通,一旦发现自己带有情绪了,就要暂时停止。

要知道,如果家长的负面情绪滋生,容易和老师产生矛盾,不管矛盾是否激烈,受到影响的,一定是我们的孩子。

关注具体的事情,积极反馈结果

本文开头提到的我的朋友小段,犹豫着要不要和老师沟通。我建议她先想清楚,沟通的目的是什么,最想让老师了解孩子的是什么。

如果我们担心孩子,却说不出具体原因,和老师联系只能说“希望老师多照顾”之类的话,老师也会摸不清头脑,她只能告诉你,我会尽己所能,照顾好全班。

小段仔细梳理了一下,她担心的是,儿子学习节奏挺慢的,在幼儿园和其他孩子一起做手工,玩游戏,总是会慢半拍。但优点是,就算比较慢,也会专注完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