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三定律是谁提出?

如题所述

1942年美国科幻巨匠阿西莫夫提出“机器人学三大法则”。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

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

第三定律: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这些构成了阿西莫夫基于机器人的小说的组织原则和统一主题,出现在他的机器人系列、与之相关的故事以及他的Lucky Starr系列年轻成人小说中。几乎所有出现在他的小说中的正电子机器人都包含了这些定律,并且不能被绕过,旨在作为一种安全功能。

许多阿西莫夫以机器人为中心的故事都涉及机器人以不寻常和违反直觉的方式行为,这是机器人如何将三定律应用于它发现自己的情况的意外结果。在阿西莫夫的虚构世界中工作的其他作者也采用了它们和参考资料,通常是滑稽的,出现在科幻小说以及其他类型中。

阿西莫夫和其他作者对原始法律进行了修改和阐述。阿西莫夫本人对各种书籍和短篇小说中的前三个进行了轻微修改,以进一步发展机器人与人类和彼此互动的方式。

补充修改

阿西莫夫之后,人们不断提出对机器人三原则的补充、修正。

保加利亚科幻作家Lyuben Dilov1974年在小说《 Icarus's Way》中提出第四原则:

第四原则:机器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确认自己是机器人。

1989年美国科幻作家Harry Harrison在《Foundation's Friends》中又提出另一个第四原则:

第四原则:机器人必须进行繁殖,只要进行繁殖不违反第一原则、第二原则或者第三原则。

保加利亚科幻作家Nikola Kesarovski在《The Fifth Law of Robotics》(1983年)中又提出一个与Lyuben Dilov第四原则看似相似实则不同的第五原则:

第五原则:机器人必须知道自己是机器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