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叫真正的淑女?

如题所述

  我认为呢,淑女就是一个懂事、腼腆、可爱,人见人爱的小少女,当然啦,长相也得够格!!!
  告诉你一个小资料吧:
  语出《诗经》的第一篇,大家都知道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淑女,不只是一个人,作为一个词,它是由许许多多女子的生命演绎的。她们的身影错落地掩映在岁月的光晕中,等待着回忆、想象或者是欣赏的目光……也许是一张眉弯目秀的脸,望着壁炉的文火,静静地想心事,也许是与友人闻着午茶的甜香娓娓细语;也许是在嫩绿的草地上,斜倚一把碎花布伞,痴痴地守望着一个渐行渐远的身影;也许就是秋风长街、落叶满地的季节里,擦肩而过时令人留恋的眼神和背影……
  到底什么是淑女呢?是笑不露齿,裙必过膝,再加温文尔雅,谦恭有礼?是美好女子的指称,还是平淡女子的掩饰?
  古往今来,芸芸众女,总是美女和才女风光无限,惹目抢眼。什么“红颜薄命”、“女子无才便是德”从来就没有吓退过女子们争当美女、才女的心。现代社会的女子拥有了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美女、才女的魅力更是增值无限,处处放光彩,荧屏内外,书、报、刊中,到处都有她们迷人的身影点缀其间。
  显而易见,美女越来越多了,这不是上苍的恩赐,而是后天努力的结果。即使不是每一个女子都有此奢望,至少美女、才女还是一种对女性的恭维和赞美。
  那么淑女呢?没有大家闺秀的尊贵,没有才女的傲气,没有美女的亮丽?自然不引人注目,有些云淡风清,所以少有人争取淑女的称号,比如我们只听说有美女作家的红火,就不知有淑女作家云云。因为她们不会张口就来:“我是一个漂亮、自信的女人”,或者公开自己的情感经历,当大众的情感顾问,或者以时尚的色彩漂染自己的头发,选择自己的服装,修饰自己的嗓音,全力以赴地成为一个众人目光的焦点,时尚的中心。
  淑女不叛逆,不前卫,不夸张,她们是本色的,低调的,内敛的。在一个强调自我设计、不乏自我炒作的现代社会,不免令人怀疑淑女是不是太缺乏竞争力了?她们是不是只能在古典的生活中,浮出徐徐暗香?
  对了,站在普京身边,经常以简练的淑女装示人的柳德米拉,让我感到了现代淑女的气息。当然这种淑女气质不是简单缘于她的着装风格,更是她内在性情的自然流露。
  柳德米拉作为俄国的第一夫人,初入克里姆林宫,没有官场上的陈腐之气。她深居简出,很少接受记者采访,不是因为缺少表现自我的能力,而是不喜欢张扬自己。她温柔贤慧,但又不唯命是从。在昔日同学的沙龙聚会上,她兴奋开怀地神聊,而不是矜持地作第一夫人状。普京表示,他从不对妻子发号施令。俄罗斯亲昵地将她称为“白雪公主”。
  这位白雪公主一点儿也不缺乏坚强和果断。几年前的一场车祸,她的颅骨、脊椎都受了伤,连续做了几次手术,她硬是凭着一股硬劲挺了过来。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她和普京亦严亦宽,合演了一场默契的对手戏。
  可能有人会说淑女加总统夫人,那是命运的恩宠,非寻常女子可以想象,这样的淑女形象是不是太特殊了,没有什么普遍性?
  其实,对于柳德米拉来说成为第一夫人,只是一个近期的角色,而淑女姿态是她惯常的生活方式。也许现代社会淑女难遇,但并非珍稀到凤毛麟角的程度,只不过无缘相识而已。
  需要说明的是,淑女的平和内敛,从容娴雅,不矫揉造作,不喜张扬,并不意味着丧失自我,平庸乏味,放弃自立,相反恰恰说明了她们内心的开阔和明亮。
  真正的淑女,是一种尊从自我意愿的选择,是气质品位的自然流露。她们并不在意是不是被发现,被认可,她们隐没在茫茫人海中,如同海里的珍珠,沉静中透出典雅柔和的。
  此致
  敬礼
  谢谢您能收看我的回答
  我等待着您的回复
  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2-29
语出《诗经》的第一篇,大家都知道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淑女,不只是一个人,作为一个词,它是由许许多多女子的生命演绎的。她们的身影错落地掩映在岁月的光晕中,等待着回忆、想象或者是欣赏的目光……也许是一张眉弯目秀的脸,望着壁炉的文火,静静地想心事,也许是与友人闻着午茶的甜香娓娓细语;也许是在嫩绿的草地上,斜倚一把碎花布伞,痴痴地守望着一个渐行渐远的身影;也许就是秋风长街、落叶满地的季节里,擦肩而过时令人留恋的眼神和背影……
到底什么是淑女呢?是笑不露齿,裙必过膝,再加温文尔雅,谦恭有礼?是美好女子的指称,还是平淡女子的掩饰?
古往今来,芸芸众女,总是美女和才女风光无限,惹目抢眼。什么“红颜薄命”、“女子无才便是德”从来就没有吓退过女子们争当美女、才女的心。现代社会的女子拥有了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美女、才女的魅力更是增值无限,处处放光彩,荧屏内外,书、报、刊中,到处都有她们迷人的身影点缀其间。
显而易见,美女越来越多了,这不是上苍的恩赐,而是后天努力的结果。即使不是每一个女子都有此奢望,至少美女、才女还是一种对女性的恭维和赞美。
那么淑女呢?没有大家闺秀的尊贵,没有才女的傲气,没有美女的亮丽?自然不引人注目,有些云淡风清,所以少有人争取淑女的称号,比如我们只听说有美女作家的红火,就不知有淑女作家云云。因为她们不会张口就来:“我是一个漂亮、自信的女人”,或者公开自己的情感经历,当大众的情感顾问,或者以时尚的色彩漂染自己的头发,选择自己的服装,修饰自己的嗓音,全力以赴地成为一个众人目光的焦点,时尚的中心。
淑女不叛逆,不前卫,不夸张,她们是本色的,低调的,内敛的。在一个强调自我设计、不乏自我炒作的现代社会,不免令人怀疑淑女是不是太缺乏竞争力了?她们是不是只能在古典的生活中,浮出徐徐暗香?
对了,站在普京身边,经常以简练的淑女装示人的柳德米拉,让我感到了现代淑女的气息。当然这种淑女气质不是简单缘于她的着装风格,更是她内在性情的自然流露。
柳德米拉作为俄国的第一夫人,初入克里姆林宫,没有官场上的陈腐之气。她深居简出,很少接受记者采访,不是因为缺少表现自我的能力,而是不喜欢张扬自己。她温柔贤慧,但又不唯命是从。在昔日同学的沙龙聚会上,她兴奋开怀地神聊,而不是矜持地作第一夫人状。普京表示,他从不对妻子发号施令。俄罗斯亲昵地将她称为“白雪公主”。
这位白雪公主一点儿也不缺乏坚强和果断。几年前的一场车祸,她的颅骨、脊椎都受了伤,连续做了几次手术,她硬是凭着一股硬劲挺了过来。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她和普京亦严亦宽,合演了一场默契的对手戏。
可能有人会说淑女加总统夫人,那是命运的恩宠,非寻常女子可以想象,这样的淑女形象是不是太特殊了,没有什么普遍性?
其实,对于柳德米拉来说成为第一夫人,只是一个近期的角色,而淑女姿态是她惯常的生活方式。也许现代社会淑女难遇,但并非珍稀到凤毛麟角的程度,只不过无缘相识而已。
需要说明的是,淑女的平和内敛,从容娴雅,不矫揉造作,不喜张扬,并不意味着丧失自我,平庸乏味,放弃自立,相反恰恰说明了她们内心的开阔和明亮。
真正的淑女,是一种尊从自我意愿的选择,是气质品位的自然流露。她们并不在意是不是被发现,被认可,她们隐没在茫茫人海中,如同海里的珍珠,沉静中透出典雅柔和的。
第2个回答  2006-12-29
淑女是一种内在的,深深地,淡淡的,自然的,魅力。
她时而温柔,时而坚强,时而可爱,时而聪慧,时而~~~~~~
淑女不一定是美女,但一定要气质,不一定学识丰富,但一定要有内涵
淑女不一定要文静,千篇一律,要有自己的个性,对于出的厅堂下的厨房并不是每个人都达的到,但一定要独立,有自己的特长,最重要的是要善良,有一颗温暖的爱心
第3个回答  2006-12-29
淑女气质和风范的涵义绝对不等同于中国传统意义的礼教名词,它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女人在仪表、谈吐、举止、思维上和行为习惯上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女性魅力,真正表现出女人纯洁、真挚的人格魅力的方面。

中国传统礼教思想束缚下的淑女是不值得提倡的,因为它抹煞了女人应有的魅力和价值。我们今天所提倡做的淑女是在传统美德基础上又不失现代社会价值的淑女,是新文明、新文化、新时代背景下的新新女性。提倡做淑女,总比提倡做“野蛮女友”、“作女”好。这并不意味着复古倒退,不合时宜,束缚个性,而是使女人更具有个性、魅力和品位,恢复女性的本来面目。

淑女首先在气质上要体现优雅。

曹雪芹笔下的红楼女儿,个个兰心蕙质,才艺过人。其中,又以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最具代表性。林妹妹既是“作女”的代表,又是‘淑女’的形象。对于黛玉而言,其贤淑的一面,表现的是优雅。如果优雅女人能被冠以“黛玉”的称呼,这说明她首先是一个比较有女人味的女人。

黛玉,艺术化、忧郁、喜欢阅读和写作,她才貌出众,高人一等,对爱情有着异常执著的追求;柔弱多病,先天不足,行动辄如弱柳扶风;黛玉守贞,奉守“质本洁来还洁去”的信条。

“黛色之玉”,“愁凝歌黛欲生烟”,“花飞花谢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个满口诗香、崇尚经典阅读、手执罗帕轻掩淡唇的如烟女子,引得多少代人怜香惜玉、叹息垂泪。她的忧郁、唯美和经典,她冷冷的淡淡的爱与哀愁,展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初始淑女的形象。她外表柔弱,内心却充满睿智。她生活于文化底蕴深厚的大观园中,追求雅致情趣和孑然处之,她的灵魂,是敏感、聪明、忧郁的综合体。

林黛玉是一个天真率直、喜欢浪漫、崇尚自由的女人。在那种“女人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她偷偷地看《西厢记》,并且达到了一种如痴如醉的程度。《西厢记》中的经典台词她常会脱口而出,确实有点过人的才华。

淑女应像黛玉一样是个感情丰富的女人。在心爱的男人面前,内心保持着最柔软的不可触摸的疼痛,保持着善良而多情的心灵,有着所有女人对爱情的渴望。

她们时而情感流溢,时而娇羞万千;时而如水温柔,时而天真可爱;时而风趣盎然,浑身散发着女孩的清纯气息。

当然也会因落寞而难过,也会因感动而掉泪。更要知道什么是适可而止,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出现,知道该如何表现自己的美丽。

黛玉虽得贾母宠爱,但过分纤细的敏感提醒她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怕被人耻笑了去。为了保证自己的“身子是干净的”,为了“出淤泥而不染”,“质本洁来还洁去”,就连死了,她还是想着要离开——“你好歹叫他们送我回黛玉是水做的骨肉,内心敏感、情感脆弱。生命的易逝,人情的冷暖,使她深邃的眸子中满含忧世之伤。她与宝玉感情上的挫折,更是让她痛煞心肺,每日相伴的诗书琴画,春来春往,都会让她忧郁哀伤。

当“黛玉葬花”的纤弱身影出现在大观园中,她那多愁善感的复杂情感,是把自己的遭遇联想其中,担心年华老去,她是在割舍一种情怀,一段岁月。 黛玉,是一个痴情的女人,这一点与淑女形象极其相似。但淑女绝不会在风花雪夜里快活地谈着一场绝望的爱情,因为现代淑女的爱情不再是惟一,她还有人生的另一半——事业。

大凡淑女的命运不会像黛玉一样付出了一世的真情,却只能宿命;尝尽了一生的眼泪,却挽不回爱与伤痛。

黛玉确实是一个别有滋味的女人。她可以在你的面前经常地使一些小性子,把你的胃口吊得酸酸的,使你有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但如果选择黛玉做典范是现代女性的一大错误,因为黛玉是传统淑女的典范,而不是现代淑女的典范。

淑女的最佳选择是:选择黛玉的优雅,保持黛玉守身如玉,“质本洁来还洁去。”
淑女的谈吐要真正做到优雅动人,在拥有永恒的微笑和磁性声音的同时,必须铭记与人谈话十忌和交谈中的避讳。 与人谈话十忌

1.打断他人的谈话或抢接别人的话头。

2.忽略了使用概括的方法,使对方一时难以领会你的意图。

3.注意力分散,使别人再次重复谈过的话题。

4.连续发问,让人觉得你过分热心和要求太高,以致难以应付。

5.对待他人的提问漫不经心,使人感到你忽略和轻视对方。

6.随便解释某种现象,轻率地下断言,借以表现自己是内行。

7.避实就虚,含而不露,让人迷惑不解。

8.不适当地强调某些与主题风马牛不相及的细枝末节,使人厌倦,感到窘迫。

9.当别人对某话题兴趣不减之时,你却感到不耐烦,立即将话题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去。

10.将正确的观点、中肯的劝告佯称为是错误的和不适当的,使对方怀疑你话中有戏弄之意。 交谈中的避讳

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凡人皆有长处,也难免有短处。人总是有自尊心的,往往不愿别人触及自己的某些缺点、隐私、不愉快事等。因此,在人际关系中,讲话人须讲求避讳。对谈话对象涉及到一些敏感的、特殊的事情时,应多为对方着想。

1.生理上的缺陷。说话时都要避开人的生理缺陷,不得已采取间接表达方式。如对跛脚人应客气说:“你腿不方便,请先坐下。”

2.家庭不幸。像亲属死亡、夫妻离异等。如果不是当事人主动提及,不宜唐突说起。

3.人事的短处。在为人处事方面的短处、不体面的经历和现状,这些都是不希望他人触及的敏感点。

4.入乡随俗。“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这对于社交成败至关重要。

身为淑女不要觉得你天生就招人喜欢,跟别人说话,注意避讳,其实是理解人、尊重人、讲文明、有修养的表现。如果能尽量避免不愉快产生,人人皆大欢喜。

事实证明,淑女优雅动人的谈吐,会有助于社交,有助于体现淑女的个性美,会为她的美丽平添几分姿色
淑女如果没有了大气,魅力就变成了俗气,贤淑通达就无从说起了。大气的淑女可以略施粉黛,也可以素面朝天;可以华衣美食,也可以箪食瓢浆;可以安居广厦,也可以寄居茅舍;可以颐指千军,也可以举案齐眉。

在生活中,天然大气息会在一些女人身上显示超凡脱俗的优雅气质,浑然与天地一体,流露无限生机。 大气者在于识大体。识大体就是不以一己之好恶评论世事,而是以包容之心善待众生。有此美德之女人于乖巧伶俐之外,又平添一种雍容典雅、从容不迫的风韵,爽如清风,皎 似明月。

大气表现在穿衣戴帽,也见诸于举手投足,更流露于眉宇和谈吐之间。

淑女如果能在享受每一鲜活瞬间的同时,锻造自己那经霜不凋、生死不渝的大气品性,那么,天地间不只是多了一道亮丽的美景,而是又多了一位人伦楷模。这样的楷模越多,世风日上的可能性就越大,淑女的品位也就越高尚纯粹,令人赞叹不已。

大气首先要学会宽容,允许他人不同生活理念的存在。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世间万象,本来就没有对与错的绝对概念。也许身边的朋友通过嫁人从而衣食无忧,而你偏偏坚信女人要自立自强,不能成为男人的附属物。这本该是人生观念的差别所在,你不会因此而鄙视她、唾弃她吧?

智慧的淑女不会这样,她们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首先要考虑这样做是否伤害别人,怎样才不失淑女通达的本色。每个人有自己的追求方式,也许殊途同归,最终大家共同达到一个目的。

淑女不是格格不入、自命清高,而是能够包容他人,懂得尊重别人的选择,也能认可不同人的生活方式。 大气还要表现为热情。美国文学家爱默生曾写道:“人要是没有热情是干不成大事业的。”大诗人S?乌尔曼也说过:“年年岁岁只在你的额上留下皱纹,但你在生活中如果缺少热情,你的心灵就将布满皱纹了。”

淑女有了热情,就会把陌生人变成朋友,就能真诚地宽容别人,就能充分利用余暇来完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就能有心情锤练本该贤淑的一面。

淑女的热情,会让你变得心胸宽广,抛弃怨恨;会让你变得轻松愉快,甚至忘记病痛,当然还将清除心灵上的杂草。

现代淑女的性格应是内柔外刚、刚柔相济,在柔情似水的外表下,跳动着一颗坚强的心。她们不再是传统淑女的软弱,也不是令人望而却步的女强人。

现代淑女深深懂得,刻意追求的强悍,与女人真正的内心世界反差太大,是毫无韧性的坚硬。

因此,现代淑女用最温柔的方式换取最优厚的待遇。而且,她们从不抛弃生活与爱情,而是理性地去爱,充分享受爱情的甜蜜;她们真诚地去生活,享受生活中的一切美好。
/
第4个回答  2006-12-30
“温柔、善良、聪慧、美丽、优雅、坚强、理性、矜持、书卷气、善解人意、亭亭玉立、款款而行、笑不露齿、行不招风……”这些是先贤们训导女子做淑女的标准要求。

在封建社会里,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属品。因为那时的女人没有独立的生存地位,她们必须依赖这种附属才能赢得一些好的生存条件。天下,是男人的天下。主宰天下的男人们,就以自己的意愿打造附属品。那时候,是他们有资本、他们可以这么做。但他们也必须付出代价:必须养活她们。

再看现代的社会,女人一样靠自己的双手外出赚钱养家,并不比男人轻松多少。各行各业里都有女人的身影,她们很多人的成就比男人高。她们不再依赖男人生存,自给自足。也许是因为这样,给了男人危机感,让他们觉得自己数千来的崇高地位被动摇了。于是,很多男人即使已经失去了养活女人的资本,却还以自己骨子里残存着的古老的意愿来要求女人做他们心目中理想的淑女。对于这种男人,我想问一句:您配吗?

淑女,什么叫淑女?

淑女的温婉、柔顺招男人喜欢,因为那实际就是“伺候”男人的角色,是好奴才和低一等的的角色。古代真正的淑女,还会被要求明所谓的“大义”,这跟封建王朝里对“忠臣”的要求是一样的。他们都会要求奴才顺从、忠实、偶尔无伤大雅的忠告,辅佐一下主子,没有谁愿意看到一个奴才放荡不羁。整个封建社会,权力核心要求臣民顺服,是出于对既得利益的保障要求。而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要求,也是出于对既得利益的保障要求

女人要有女人的样子——这话跟“奴才要有奴才的样子”差不多一个意思。古代讲究君尊臣卑,君要有君的样子,臣要有臣的样子,夫要有夫纲,妇要有妇德妇容。这个妇德妇容,也就是现在一言蔽之的:淑女。

女子无才便是德,从资源的角度来说,多一个人多一个“才”,理应是社会发展的促进力才对,为何会被如此忌讳?很简单,做奴才的,你只有死忠死谏的权力,没有篡位的权力。皇帝避免大臣篡位,有国家政权做保障。而一个家庭,却并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有这个威武暴力,能避免“篡位”风险的,所以他们就教育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你才都没有,怎么跟我争?)

现代社会,很难再完全禁止女人才干的发挥了,所以男性只能苦苦死抱最后一个阵地,说“淑女嘛……说女人的样子嘛……”你再想想所谓的温婉、柔顺,男人强调这个温婉、柔顺,无非是想要保障自己的“主人”身份,害怕丧失优越感和既得利益。

对于男人而言,一直被赋予的强者、主宰者身份,固然优越感强大,但为此牺牲的,也很多。而女人,也未必一定是要去剥夺男人的权力,只是希望说,你们男人,真正平等的看待女人,不要因为要保有特权和优越感,去限制女人天性的表达和发展。

如果能有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对于一些天性柔软的男子,和天性刚强的女子,并不以“性别”为强制定义,而是在私人范畴内,尊重他们的个性,更宽容的鼓励他们,各自发挥长处、避免短处,长远来看不是更好吗?毕竟,身为男子和身为女子,不是我们自己能选择的,但我们有平等的心灵、思想、灵魂。

“去***淑女”这几个字,实际,是希望打破一个惯性的禁锢,只有打破了这个禁锢,自己、人们才能更客观的看待自身特点,从而回归理性选择,而不是模式化的“性别”选择。

再问问小男人们:人不做淑女,您就能断定人不善良?没有温柔的一面?女人做本色自己有什么不好?难道您喜欢装腔作势、矫揉造作的人整天在您面前摇来晃去?至于其他的,各花入各眼。比如:我在某些男人眼中,是个粗鲁、野蛮的飞女,但在另一些男人眼中,却是个美丽、温柔可人儿。

PS:HELLOKITTY之所以遭人喜爱,是因为它只是个静物,没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永远都是一副温婉的模样,可以任由人对它做尽自己想做的事而无任何不悦、反抗,让人的权利欲望得到满足。
第5个回答  2006-12-31
跟我相反的就叫淑女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