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好的作品为题的满分作文

如题所述

薄暮的黄昏,一弯新月挂在树梢,抬起头,将它放回去,眼眸里仿佛又见你专注的神情,微蹙的眉头,炯炯有神的眼睛,喃喃细语的嘴唇,斑白的缕缕发丝在风中摇曳旧时光悄然走过我的心湖,微微漾起一点一点的涟漪。
外婆与桂花糕相伴了一生。幼时,外婆常带着我去院里摘桂花,轻飘飘的,香甜温软的桂花沁润了心脾,氤氲了朝夕过往。待摘满竹篮,便用水浸一段时间然后日光晾晒,待这些准备工作都处理完成后,还需一道道工序,才能做出香甜的桂花糖。而这些,虽然听起来复杂又繁琐,但外婆都能有条不紊地做好。
俗话说得好:“工序七十二道半,搬进搬出不肖算。”做每一块桂花糕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人力和物力,繁琐的工序格外考验耐心,而外婆却不嫌疲累,反倒乐在其中。每每说起桂花糕,外婆总是侃侃而淡,仿佛那抹灵动的桂花香早已融入外婆的内心之中。
做桂花糕最需要专注的一个环节就是面。外婆总是提前准备好最好的糯米和粘米,否则做出来桂花糕也不尽人意。而桂花也一定要选那全树最香,开得最盛的那几朵花。外婆也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去的六寸盘子里面是摆得满满的桂花,而那带着雨珠的桂花最让我心动,不是怀人,不是思乡,是那洁白,那晶莹,让我感受到了灵魂的香气。
我常惊叹于外婆的细致与耐心,这都源于她发自内心的热爱,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才造就了这一块块香甜软糯的桂花糕。从小耳濡目染,我对桂花糕也情有独钟。十三年来,外婆对桂花糕的全情投入和热爱,我都悉数看在眼里,记住心上。在一块块桂花糕的制作过程中,她教会了我成长。十三岁我的未来有无限可能,但我也愿意将外婆毕生所爱,古人的智慧结晶,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传承下来。漫漫长路能有桂花糕作陪,甚是幸运。世事浮沉,我自悠然,撑着油纸伞,尝着桂花糕,做一个心怀馨香的人,在喧嚣的红尘,存“留待残荷听雨声”的诗意,细思,轻品,慢渡。
每一块外婆亲力亲为制做的桂花糕,都是好作品,她不负初心的匠人精神,是我眼中最好的作品。我接过桂花糕,糕里有人世的芬馨,走在青石小巷的屋檐下,我告诉自己,最好的作品,永远不会随岁月变迁而消失,尽管困难重重,我也要让它继续在我的手上传承下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