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外貌描写作文200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7

1. 谁有关于描写李白外貌的句子

在中国古代诗人当中,我们也许最熟悉李白的诗,对李白似乎也最为了解,其实不然.比如,李白的相貌到底如何?他是胖是瘦?是高是矮?他的诗不错,字究竟写得怎么样呢? 与李白同时代有个年轻人叫魏颢,特别崇拜李白,算是李白的一个“追星族”.李白对他也很信任,把自己当时所做的诗文交给魏颢整理成集,魏颢在这个诗文集的前面写了一篇小序,即《李翰林集序》.在这篇序里,他对李白的相貌有一点描述,他说李白“眸子炯然,哆(chī)如饿虎”.就是说他这个人的眼睛炯炯有神,这里的“哆”是张大嘴巴的意思,就是说当李白张嘴的时候有猛虎下山的气势,这是动态的一面.还有一面是什么呢?再看后面这两句话,“或时束带,风流酝籍”,有的时候他穿得整整齐齐,腰扎玉带,头扎布巾,也显得风流倜傥.李白在诗文里常自称:“身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与韩荆州书》)“身不满七尺”,换算成今天的尺寸也就一米七左右,不算高,但是他的心气很高,藐视群雄. 李白二十岁左右的时候,曾去拜见当时著名的道教领袖人物司马承祯,司马承祯对李白有一个评价,说李白“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大鹏赋》),你的相貌颇有些仙风道骨,器宇不凡,可以一同遨游云天宇宙.李白回忆说,自己初到长安,著名诗人贺知章曾惊叹他像一个“谪仙人”,就是说像天上下凡的神仙.而且李白在写给别人的诗文里对自己也有很高的评价,说自己以“天为容,道为貌,不屈己,不干人”(《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自己以天地自然为容貌,不肯附庸权贵,也不肯为功名拜谒王公.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大体能够感受到李白那种飘逸孤高的气质. 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篇幅先说他的容貌、体形、气质呢?这是因为容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对于李白,我们有一个总的印象:他身材不高,目光炯炯有神,气质飘逸非凡,个性高傲张扬.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在一首诗里这样写李白:“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寻李白》)结合前面内容看来,这首诗确实写出了李白的个性气质,写得非常传神.。

2. 我最喜欢的诗人李白的作文200字左右

机晚点了,八点半才到首都机场,匆匆赶往酒店。明早还要接火车,一定要休息好,不能倒下。不过,在飞行中还是有了一个收获,看到了一抹夕阳,胭脂般鲜红。

身体还是不太舒服。喉咙还痛,好像还感冒了,坐在飞机上不住地出虚汗,有点头晕。一个小时四十分钟,只反复读了一首诗。

是李白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是李白诗歌中我最喜欢的一首。这首诗并非作于李白最得志的时候,而恰恰是他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之际。然而,这却是精品中的精品。沉醉之中,那种与生俱来的豪迈奔放与乐观好强展露无遗。这是对自我的张扬,也是对尊严的赞美。

上学的时候多次去过采石矶。采石矶在安徽马鞍山,是“长江三矶”之一,也是传说中李白捞月、失足溺水之处。那里有一座李白张开双臂、意欲扑月的雕塑,每次我看见,都不觉感叹诗人的傲岸不羁。天才往往郁郁不得志,然而只有在压力中他的所有才情才会喷薄而出,宛如冰雪中冬梅的怒然绽放。“愤怒出诗人”啊!

在微恙中读这样一首诗,只是想张扬有些低沉的心境。体味诗仙的那一份豪迈,仿佛会把病痛驱走。

豪迈不一定在醉意中。

李白赠我以诗篇,我将豪情御鬼魔

3. 怎样写李白 200 字作文

念他的名字,仿佛四壁间酒香满溢。

念他的名字,胸怀里仿佛擂动着豪气的鼓。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那么,就暂且放下琐事的缠绕,让我们一齐享受这个时刻,与天上的仙人———李白,共醉一场绝美的酒宴。

崇敬李白,为他的诗而醉。“李白斗酒诗百篇”,想起他迷迷糊糊吟诗的样子,陷入惊天地,泣鬼神的绝妙境地,一首又一首的佳作伴着酒香,溢满天地间,回荡,升华。

李白对大自然自是品尝到透骨透心,酿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美,酿出了“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秀美,酿出了“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俊美,酿出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澎湃,让人们无不为大自然而折服,更为李白的妙笔生花而啧啧赞叹。

之所以从小就开始背李白的诗,是因为他的诗无不给人幻想的美。坐时光机,穿越千年的历史,回到唐代,看大师提笔挥毫的如痴如醉;看大师饮酒作诗的惬意舒适。在李白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他的生活,似乎除了离别友人的惆怅,就再也没什么事可以洒泪痛彻心扉,也许这与所处的时代有关吧。像大多数人一样,生活在一个极盛的时代,无疑是幸福的。这同时给予了他极大的创作空间,流水般悦耳的诗句,鸟鸣般怡人的情感,使得多少人迷恋他那夸张而浪漫的诗句,与杜甫、白居易相比,我之所以更喜欢李白,是因为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无与伦比的绝唱。

一边读他的诗,便看见李白一边捋着胡子,美滋滋地眯着眼,然后将身子轻轻地飘过去,嘴里念念叨叨,或是举起酒杯,对月起舞。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字字句句,如山间飞落的瀑布,如沙漠里挺立的胡杨,就这样流传千古。他回味着出口成章的诗句,想必他也不无自豪吧?而我呢,就彻底被他的诗句所迷惑,崇敬他的才华,崇敬他的人格。低声念他的名字,我看见水月轻晃,连死亡也因为他而柔美浪漫。李白在中国人心中,已不仅仅是个诗人而已,他变成一则如风的传奇,睁开不得现实的眼睛。

好一个诗仙———李白,让我崇敬得五体投地。

4. 赞扬李白的文章200左右

一滴在浩瀚如烟的诗海里奔腾的江水,一个在千古纷扬的史册上永垂的名字。把酒赏月,畅饮盛唐背后的阴霾,采景喻怀,慨叹人生之路的坎坷。

眺望黄河,远游四海

醉卧长安,酒香宫阙

落寞古道今犹在,李白已成为过客。李白者,青莲居士也。生于甘肃天水,卒于安徽当涂,曾供奉翰林,隐居庐山。性嗜酒,擅诗文。为人豪放不句一格。

恨时光不曾轮回到一千三百年的大唐,感悟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傲性情;倾听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张扬呐喊;分享他“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的浪漫生活;慰藉他“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销愁愁更愁”的命运惆怅。

恨缘分不曾倒退到长安街头,去得一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友谊赞歌;去感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真情关怀;去满足“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的手足知己;去伤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凄凄别离。

在李白笔下一切都是情节,一切都是诗。从“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的殿堂贵妃到“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的寂寞宫女;从“当君怀旧日,是妾断肠时”的 *** 春思到“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的心底怨情。时光如水,流年似梭,他为世间感叹:叹息“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华年沧桑,用沉默诗歌抒发内心的荒凉。他的语言粉饰了李家天下富丽堂皇后面的黑暗凄惨,写尽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仕途和情感。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天剑外,挂弓扶桑”李白永垂不朽;“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李白千秋唯他;“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流芳百世。

举一杯陈年的酒,洒向那轮照耀东方的月亮,祭奠诗仙,表达我最崇高的敬慕和缅怀!

5. 赞美李白的文章200子字

于丹老师问:“李白这一生真的在乎故乡吗?”言外之意由于李白出生在碎叶,所以他不在乎故乡,因而“他没有那么深的离愁别绪沉浸其中。”很难想像,一个没有故乡情结的诗人,能够写出感天动地的怀乡之作。

“真正的天地英雄是没有君王的,也没有主子的,李白这一生,因为他不科举,他不想当太大的官,他也不附庸,他依赖的就是他的才情,所以他就成为了一个无所羁绊的天地英雄。”古往今来,各为其主,才演绎了众多的天地英雄。无君无主,是为弃儿。科举类似今天高考。唐代的科举,诗赋并重,李白诗歌写的好,但赋一般,即便科举,亦未必成功,犹今之偏科考生。当官需要理智,诗人以情感见长,一般来说,性情中人,很难在官场立足。想不想当大官,不取决于李白的主观意愿。换句话说,不是他想不想当的问题,而是他能不能当的问题。

孟子云:知人论世。仅靠李白的诗句,解读李白的诗歌,未免盲人摸象,以偏概全。

6. 200字作文片断

上帝给了你一双眼睛

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你视而不见;蓬莱文章,古今佳作,你望而生厌;巍巍泰山,绵绵长城,你忘而却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你嗤之以鼻……

于是,上帝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为你的无知而悲,为美的埋没而叹。

朋友,快醒醒吧!睁开你的双眼――那是上帝赐予你的、本应充满灵气的双眼。大千世界有太多美好的东西,在等待着你去发现、去欣赏、去享受。

你被上帝的叹息惊醒了,伸手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看了看眼前的世界,你吁了口气,有几分愧疚,又有几分高兴。你似乎明白了些什么,站起来,想用心去感知美的境界。

登上泰山,领略“一览众山小”的愉悦,燃起你心中久熄的斗志;拥抱大海,感知“海纳百川”的胸襟,摒弃你心中久藏的郁闷;走进深山,融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静,找回你心中久违的宁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的豪放洒脱,势不可挡;“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李清照的似水柔情,委婉细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的浪漫飘逸,天马行空;“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杜甫的“人间寂苦,笔底波澜”……

放下诗书,步入田园,你用心倾听着乡村的音符。良田美池,溪水潺潺;鸡鸣狗吠,牛羊相伴;蓝天白云,炊烟袅袅……先前的轻鄙荡然无存,你意识到了美的存在,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畅快淋漓;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欢天喜地;有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乐……

你感觉到了美的无处不在,你开始为自己拥有一双眼睛而庆幸、自豪;开始为大千世界的美所陶醉、感化。你将双手贴在胸口上,嘴里虔诚地默念着,你在感谢上帝的恩赐。

上帝笑了,笑得那么甜;

你也在笑,笑得那么满足!

亲爱的朋友,永远不要忘记,上帝给了你一双眼睛――这是摄取美的窗口。

7. 描写李白外貌的句子有哪些

1. “眸子炯然,哆如饿虎”。——魏颢 《李翰林集序》

2. “或时束带,风流酝籍来”。——魏颢 《李翰林集序》

3. 身不自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李白《与韩荆州书》

4. 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司马承祯《大鹏赋》

5. “天百为容,道为貌,不屈己,不干人”——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6. 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度——余光中《寻李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