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主要内容概括

如题所述

第一段:1——3 (写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交代去仙台的原因。)

第二段:4——35又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层:4——5(初到仙台)

第二层:6——10(与藤野先生相识)

第三层:11——23(与藤野先生相处)

第四层:24——31(弃医从文原因)

第五层:32——35(与藤野先生惜别)

第三段:36——38(写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和行动)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1902年4月,鲁迅22岁,他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理想,去日本留学,在东京的弘文学院补习日文。1904年9月,转赴仙台,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毕业于爱知县立医学校(现名古屋大学)的藤野先生,在鲁迅入学的两个月前,升格为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解剖学教授。鲁迅在此认识了这位日本学者,并且同他建立了深厚的师生友谊。在日本军国主义影响下,当时的日本人对中国人民抱有狭隘的民族偏见。


但藤野先生并不如此,他对来自弱国的鲁迅毫不歧视,倍加爱护,并以自己的高尚品质给鲁迅以极大的影响。


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当时作者鲁迅正遭受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从北京南下,来到厦门大学任教,作者作此文予以怀念藤野先生,此文最初发表于同年十二月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3期,后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