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百林寺简介:北京百林寺历史简介

如题所述


北京百林寺已有近700年的历史。这是一座建于元代的大型寺庙,至今保存完好。这里的香火供奉一直比较旺盛,成为古代香客和人文知识分子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北京百林寺。


林思天王殿


一、柏林寺历史简介



始建于元朝。据说当年庙前柏树成林,方圆十里。我们从未见过它。


明清时期,北京八大寺庙之一,紧邻雍和宫,清代雍正、乾隆重修。我能想到它的荣耀和地位。


清末民国时期,我做过佛学院和陆军医院,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随后,一度废弃,建筑倒塌,佛像被毁;经过文化部的多次修缮,寺庙建筑逐渐恢复,它获得了新生。


虽然没有林中翠柏,空气中熏香,没有‘龙藏经版’,但规整庄严的寺庙矗立在这里。这里有康熙皇帝题写的“历代柏林”的牌匾,乾隆皇帝为重建柏林寺庙而题写的碑文,一些300岁的柏树,以及乾隆时期种植的一棵著名的古代七叶槐树。目前北京只有三家。


所有的过往和故事都不曾被揭开,给百林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们充满了好奇和想象。


林思大雄宝殿


当前位置从1998年开始,我在这个院子里工作了将近十年,我熟悉这里的每一株植物。


想搬到这个寺庙工作的时候,院子里单元不多,显得有些陈旧和安静。寺庙本身是一个没有多少房子的大院子。有时候加班是必要的。晚上,院子里很安静,只有树木沙沙作响。有些年轻人要一起去院子里上厕所。


那些年,雍和宫街很热闹,通往百林寺的胡同里停着很多车辆。好不容易到了百林寺,但是一进百林寺,你的心立刻就平静下来了,就像这里的一些来访的顾客说的那样:“闹哄哄的,安静一点”。的确,在这里你可以静下心来做很多事情。我自己不信教,只是觉得自己修行不够,但是我喜欢佛教所有的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思想。


这几年,我没事就经常在院子里转悠,基本上逛遍了寺庙的每个角落。有时候和这里的管理人员聊天,得知这里以前破旧不堪,庙里的佛像已经被烧毁破坏。现在基本都是后期建的,老物件不多。我仔细看了院子后发现,虽然是后建的,但基本能保持原来的风格和特色,没有违和感。


二、柏林寺生活



与普通寺庙相比,百林寺的规制很高,尤其是寺庙的西院有一座四合院式的宫殿,一直让我很疑惑。


查了一下百林寺的历史,知道百林寺和清朝雍正关系密切。雍正本人信佛,他的府邸旁边就有这样一座寺庙,雍正对它的尊重可想而知。


雍正登基前,经常去百林寺打坐、念经、拜佛。同时,他安排寺庙接待为自己出家的“身双”。他在年羹尧杀了江夏镇之后也安排在这里,这里其实是雍正商议大事的地方。我觉得殿西侧的宫殿可能是雍正来此议事、年羹尧在此思想的居所。由此可见,这座百林寺对雍正来说意义重大。


尤其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在当时雍正亲王的主持下,进行了建成以来最大规模的修缮工作。修缮完成后,康熙皇帝亲笔题写了“历代柏林”的匾额,赠给了百林寺,而这块匾额一直挂在寺内的大雄宝殿。我们在大雄宝殿驻防时,在安保人员的监督下,将牌匾密封完好。


因为这座寺庙毗邻


白万斯佛宝阁


三、清雍正、乾隆与柏林寺



我们在寺庙工作的时候,有过两次整修,2003年到2004年进行了一次大整修。当时整体工程很大。在此期间,一些公司陆续搬出,我们也在2006年搬出。也就是那一年,作为清代古建筑,百林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来听说寺里的单位都搬出了百林寺。


2015年,因为电视台要录一个胡同庙会节目,我就进去拍了。下面详细讲解一下百灵寺。这次参观的百林寺已经升级为全国文保单位,整个院落都进行了整修。真的感觉进了庙,让人肃然起敬!


坐北朝南的寺庙,所有建筑都建在高大的砖石基座上,气势磅礴。寺庙的主要建筑都建在南北轴线上。从南到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巨源行觉殿、大雄殿、无量殿、莫畏阁。东西两侧是侧厅。大雄宝殿是全寺的主殿,宽五间,单檐歇山顶。屋檐下正中挂着一块巨大的横匾,上面有康熙帝亲题的‘历代柏林’。莫歌阁又称藏经阁,共两层,宽五间,东西两侧各有辅助建筑。(为方便查看,凭记忆画一张简单的百林寺平面图。可能会有错误。请原谅我。)


柏林寺自制平面图


中华民国地图


1.寺庙的大门已被城墙所筑,形成影壁,大门开向寺庙第一殿的西面。


这张图是门道往里看。


2.天王殿:进门第一个殿。


林思天王殿


3.东西屋前:这个地方以前有一些民房,现在都空了,干净了。


4.巨源行觉厅:这是第二个厅。这棵古柏已经有300多年了。


5.大雄宝殿:第三殿,是庭院中的正殿。


释迦牟尼殿


大雄宝殿前乾隆年间碑刻


6.东寺:内部很宽敞。


7.无极堂:庭院中的第四个大厅。


8、走廊两侧第四厅禅室。


9.藏经阁:这里曾经有一部‘龙藏经版’,内容极其丰富,收藏了中国古代高僧的佛教著作。此藏文版从雍正十一年刻至乾隆三年,耗时六年。七万多经,七千多经。这项工程非常艰巨。雕刻版是由最好的梨木制成的。刀洗练,字体端秀。由于此版画印刷较少,所以保存完好如新。这部刻本藏经是中国佛教界的珍贵文物。1982年移至智化寺保存,是智化寺之宝。


藏经阁是寺庙后面的一个独立小院。在庭院的中间,庭院的北、东、西三面是两层楼阁‘维摩阁’。亭前西侧立着一棵非常珍贵的‘七叶槐树’。七叶槐花是槐树的一个变种,因为叶子丛生成一束七片叶子,看起来像蝴蝶,所以也被称为‘蝴蝶槐花’。柏林寺的这棵七叶槐树高15米,干周长1.8米。它是清乾隆二十三年重建百林寺时种植的。它已有250年的历史,是北京“古蝴蝶塔之最”。北京只有两棵古老的七叶槐树,另一棵在广济寺。景山公园东门有一株五叶‘蝴蝶花’,又名‘五叶槐’。树下有个牌子,标明是珍贵树种。北京只有三棵古蝴蝶树。


10.西侧门道:通过门道进入西侧庭院。


11.西通道:右边是宫院,左边是西禅室。


12.宫廷庭院:这个庭院是一个独立的庭院。正门在南面,但东面还有几个其他房间和小门。


13.西禅室:一个独立的庭院,有门廊和凳子。


14.藏经阁后面:t


600多年了,有多少历史建筑能走到今天?其实只是不断翻新的历史记忆。我们看到了很多有价值的历史记忆消失,感到难过和无奈,但也看到了很多东西正在被还原和传承。就是历史在前进,我们应该感到欣慰!


愿百林寺早日续佛香,传承百年佛教梵音,重现往昔香火,为这个古老的雍和宫市场增添一份清净之地,祈愿中华昌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