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自强不息的典故或成语

有关自强不息的典故或成语

1、卧薪尝胆

成语卧薪尝胆的故事主要讲述了越王勾践立志报仇。吴国和越国是邻国,吴王阖闾发兵攻打越国,结果吴国战败,阖闾受重伤,最后死去。

吴王阖闾嘱咐儿子夫差不要忘记替他报仇,夫差为了报父仇,每日操练兵马,最后战胜了越国,越王勾践被擒,被抓后勾践受尽吴王的羞辱,尽做一些奴才做的事,越王虽然心里不服气,但是极力装出忠心顺从的样子。勾践得到吴王夫差的信任,夫差允许他返回越国。

勾践返回越国后,立志报仇雪恨。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问自己:“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

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这就是后来人传诵的“卧薪尝胆”。后来勾践就是凭借着卧薪尝胆的磨砺,励精图治,与百姓同甘共苦,越国国力与日俱强,最后灭掉了吴国,越王勾践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2、华罗庚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华罗庚正确地回答出来,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

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我国杰出数学家。

3、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

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4、任伯年,清朝后期著名画家,上海人。他能成为一个大画家,完全是靠他幼刻苦勤奋得来。任伯年的父亲也是一位画家,在父亲影响下,他从两三岁开始读书时,就喜欢看父亲作画。十二岁时,父亲不幸过世,家中也随之贫寒,任伯年因此也失学了,到一家扇子店当学徒。

一天干活下来很累,但不管多累,他每天仍坚持画上几笔;没有钱买纸,他就用废纸作画。店中老板知道后,看他的画也的确不凡,让他专门为扇面作画。从此,任伯年学有所用,画画的积极性更高了。最后终于成了一位著名画家。

5、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海伦•凯勒,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高烧而引致失明及失聪。后来通过她的导师波土顿柏金斯盲人学校老师安•沙利文的努力,使她学会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

1898年,海伦•凯勒考入了哈佛大学附属剑桥女子学校。1900年秋,再考进哈佛大学的雷地克里夫学院,这对于一个失明和失聪的人而言,可说是教人难以置信。最后于1904年,海伦•凯勒成功取得文学学士学位,而且成绩优异。

而这么多年来沙利文老师则一直留在海伦凯勒身边,并将教科书与上课内容写在海伦凯勒的手掌上,让凯勒能了解其内容,可说是对海伦凯勒不离不弃,因此海伦凯勒一生均十分感激她。

从1902年4月开始,她又在莎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开始在美国的一家杂志上连载她的自传《我的一生》(又译《我生活的故事》)(The Story of My Life)。第二年结集出版后轰动了美国文坛,甚至被誉为1902年世界文学上最重要的两大贡献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5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经常打仗,有次吴王领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浮砍中了右脚,最后伤重而亡。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三年以后,夫差带兵前去攻打越国,以报杀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两国在夫椒交战,吴国大获全胜,越王勾践被迫退居到会稽。吴王派兵追击,把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情况非常危急。此时,勾践听从了大夫文种的计策,准备了一些金银财宝和几个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给吴国太宰,并通过太宰向吴王求情,吴王最后答应了越王勾践的求和。

可是吴国的伍子胥觉得不能跟越国讲和,否则就走投无路了。但是吴王不听。越王勾践投降后,带着他的妻子去了吴国。这对夫妇住在夫差父亲墓旁的一座石屋里。他们照管坟墓,养马。夫差每次外出,勾践总是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手里拿着鞭子。

后来,吴王夫差生病了,勾践为了表示对他的忠诚,就亲自尝了尝大便,以确定他什么时候能痊愈。夫差生病的日期正好是勾践预言的日期。夫差相信勾践对他忠心耿耿,就把这对勾践夫妇送回了越国。越王勾践回到中国后,决定复仇。

为了不忘记国耻,他睡在柴火上,坐在挂胆的地方,说不要忘记国耻,不要忘记苦难。经过十年的积累,越国由弱变强,最终打败了吴国。吴王羞愧地自杀了。

扩展资料:

成语典故

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汉学硕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张岱年教授将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作为中国研究的大师,他一生勤奋工作,为祖国的文化和学术事业做出了贡献,被誉为一代学者的典范。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它来自《易经》中的两句话。一个是“天行健,君子奋发”(钱卦)。有句话叫“地坤,君子携物以德”(坤卦)。

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教书时,给当时的学生做了一次关于绅士的演讲。在演讲中,他希望清华的学生能够继承中国的传统美德,并引用了《周易》中的“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来激励清华的学生。从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被写入清华大学校规,并逐渐演变为清华大学的校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2-21
自强不息最早出自于《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自己不休息,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自强:自己努力向上 息:停止 近义词:发愤图强、励精图治、卧薪尝胆、自力更生、自食其力 反义词:自暴自弃、自轻自贱、心灰意懒、心灰意冷 成语故事:自强不息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12-21
卧薪尝胆 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
第4个回答  2019-12-23
卧薪尝胆
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