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小儿积食?

如题所述

【如何判断小儿积食】

1、小儿口气臭(可能是酸臭或腐臭等);大便很臭(可能是酸臭),另外屁臭也是消化问题,可怀疑积食;

2、如果发烧是手心手背、肚子后背温差很大(嘴唇碰来检查),比如肚子很烫背不烫、并且手心很烫手背不烫;

3、想想是不是吃东西后引起,比如是否吃太多,是否呕吐过;

4、大便是否不正常(不顺畅或拉稀,但都偏臭);或刚开始拉稀臭,拉几天就不臭了;或放屁特别臭;积食大便颜色不正常,一般偏深如黑色;

5、积食几天后舌苔会偏厚,逐渐变黄腻;舌苔黄厚一般就是已经积食至少几天了;舌苔白厚腻或黄厚腻也必定是有积食;

6、有没出现脸蛋发红,一边(一般是右边)偏烫;可能还有手心脚心偏烫;

7、食欲不正常,可能是不想吃东西,也可能总是吃不饱的样子;

8、晚上睡觉不安,不停扳,这头翻那头,哭闹(积食必然会睡觉不安,所谓胃不和卧不安),还有磨牙的;

9、严重的嗓子、扁桃体、咽喉发炎,一般开始都是发红,有化脓了变白;

10、喊肚子痛,大便后就不痛了,可能还要痛。

程度不同病程不同表现不同,不是所有这些症状都有,只有前3条有一条就能判断是积食。

小儿积食症状

1、积食表现一――孩子胃口不好

当宝宝有积食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吃饭远没有以前多了,而且胃口还一直不好,吃几下就不愿意再吃了,可是明明好几次都这样了,为什么还是不能进食多多呢,再按一下孩子的肚子,也鼓鼓的,而且也发现孩子有段时间没有拉便便了,那么这就可以确定孩子确定出现积食的现象了。

2、积食表现二――孩子睡不好时

当宝宝有积食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在睡觉的时候,会不老实,而是经常不停地翻动,而且还会咬紧牙关,就好象要去打架似的。这个时候,也会是孩子积食的一个表现。因为中医上讲,食不好,而睡不安。所以,家长在不能确定胃白的时候,外加这一项,就可以看出孩子是否有积食的现象了。

3、积食表现三――孩子肚子胀或肚子疼时

当宝宝有积食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总是在喊自己的肚子涨,肚子疼,然后你去摸一下孩子的肚肚,的确是发现,鼓鼓胀胀的,其后再问孩子有没有大便,孩子会说,没有大便,那这个时候,孩子就是积食了。积食就是食物不能及时消化,一直存在胃里,而且大便不通畅所造成的。

4、积食表现四――孩子口臭或发现舌苔又厚又白时

当宝宝有积食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的鼻子两侧会发青,而且伸出舌头后也会发现舌苔又厚又白,当你鼻子凑近孩子的嘴巴的时候,会闻到从孩子的嘴巴里呼出来的带有酸腐味的气体。这个时候,就能确定孩子是积食了。大人积食的时候,也会有这股味儿。这是因为食物存于胃中,长期不消化,而导致了发酸造成的。

5、积食表现五――孩子的精神远没有前几天的好时

当宝宝有积食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的精神远没有前几天的好了,而且常常会伴有例如恶心,呕吐和手足发烧的症状,这个时候,最好是看看孩子是不是有积食的现象。例如,平时他爱吃的东西放在面前,只是少吃几口或者是看一眼不吃,那就证明孩子是有积食的现象了。

宝宝积食了该如何解决呢?

1.饭后散步

宝宝吃饭之后,带着孩子出去走一走,散散步,有助于宝宝消化。

2.饮食清淡

一旦发现宝宝积食了,这几天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不要食用太多难以消化的肉类,多吃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有助于宝宝肠胃蠕动,缓解积食。

3.食疗法

喝健脾汤:选用以下有助于健脾的食材和药材煲汤或者煲粥给宝宝食用:白术、土茯苓、太子参、元肉、红枣、虫草花等。

注意:以上药材、食材的使用分量均为10克,每次选用1-2种即可,加上鱼、鸡、排骨等其中一种肉食煲汤煲粥即可。

麦芽汤:选用谷芽、麦芽各10克,山楂5克煲水给宝宝喝。

注意:宝宝吃山楂水的那一两天,尽量少吃肉类。

4.按摩法

捏脊:让宝宝面孔朝下平卧,家长用两只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两侧,随捏随按,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按摩腹部:妈咪先搓热手掌,然后顺时针给宝慢慢按摩腹部30下左右。

推脾土:脾土穴在大拇指的螺纹面,妈咪可用拇指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每天1次,每次200下

宝宝出现积食妈妈不要慌张,我们可以先采用食疗的方法,然后配合使用按摩,多散步走动,一定可以缓解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4

宝宝积食在三岁之前发生频率确实很高。

俗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这是很有道理的。孩子的脾胃相对虚弱,一次吃太多就会积食。积食其实是一种中医说法,是指食物在胃中,积聚起来不能消化,是由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脾胃病。

而真正现实生活中宝妈判断积食,一般都是凭经验,那有没有可以参照的一些特点和症状,方便宝妈可以判断,有章可循呢?

1、 宝宝口气重(可能是酸臭或腐臭等)。

2、宝宝大便很臭、放屁特别臭、大便颜色、性状忽然和以前不同。

3、宝宝脸蛋发红,半边脸偏烫(一般是右边),如果有发烧情况,用手摸是不是胸口和腹部比其他地方热,胸口、手心、脚心温度比较高,这在中医上叫五心烦热,是内积化热的症状。

4、想想是不是吃东西后引起,有没有吃一些不太消化的食物,有没有呕吐过 ?

5、一副完全不想吃东西的样子。

6、睡觉不安稳,不停翻来翻去,还可能哭闹,所谓胃不和卧不安,还有磨牙的 。

7、宝宝喊肚子痛,大便后就不痛了,过后可能反复还要痛。

8、观察宝宝舌苔,如果舌苔忽然变厚,或者一块红一块白,还有黄苔,也是脾胃出问题了。

9、看鼻梁是不是有青筋,如果平时没有,忽然出现,那离食积也很近了。

10、咳嗽。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积食过久,脾胃虚弱,日久就容易生痰,导致咳嗽不止。

11、反复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发炎。积食的时候容易“化火”,而火的特性是向上的,所以就会上攻到扁桃体,小孩子就容易反复扁桃体发炎,呼吸道感染。

第2个回答  2019-03-20

积食时中医里的一个病症名称,对应西医里的消化不良,是指宝宝乳食或饮食过量,损伤脾胃,使食物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宝宝积食日久,不思饮食,会造成营养不良,进而影响生长生育,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宝宝积食时溺爱惹的祸

对于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宝宝往往没有自制力,会使劲地吃,本来妈妈应该担起阻拦的责任,但不少妈妈会把宝宝喜欢吃的食物让他吃个够。殊不知,这不是爱,而是害了宝宝。

宝宝每天吃的食物应该多样化,同一种食物摄入过量,超出肠胃的消化能力,食物就会堆积在肠胃里,导致宝宝积食。

这些症状说明宝宝积食了

口气有异味

妈妈如果感觉宝宝口气最近变化较大,可能是积食了

大便次数增多、有臭鸡蛋味

如果宝宝大便次数增多,且每次黏腻不爽,甚至腹泻,大便有腐败的臭鸡蛋味道,这种情况应考虑是否积食。

舌苔变厚

宝宝的舌苔中间变厚,有的是整个舌苔变厚变腻,有的是舌体中间出现一块硬币大的厚舌苔,则要考虑是否积食了(需注意,0~3个月的宝宝舌苔厚、发白,多见于奶渍残留)

嘴唇突然变得很红

妈妈发现这几天宝宝的嘴唇突然变得很红,像涂了口红,这时应怀疑是积食化热了

脸容易发红 宝宝右侧的颧骨不容易发红,是积食导致的。

食欲紊乱

开始时宝宝吃不下食物,胃口不佳,经过一段时间,宝宝会觉得肚子饿,但吃完又胀肚,很快又排泄出去了,也可能是出现积食了。

晚上睡觉不踏实

宝宝晚上睡觉翻来滚去,身体乱动,比较小的宝宝在睡觉时还会哭闹,这就是中医说的“胃不和则卧不安”,很可能是积食引起的。

第3个回答  2019-08-16
题主想问的是小儿积食吧。

很简单,就是家长喂多了,通俗讲叫积食,在中医书里叫积滞。当我们吃下过多的食物,食物就会绕在肠道里,不能被很好的消化吸收,中医看来就是没有经过很好的运化,输送不出去,停滞在中焦,进而拥堵形成的病,就是积食。打个比方,我们体内的消化系统好比一个加工厂,用来加工我们吃下去的食物,这个加工厂的容量和工作能力是有限度的,超出这个限度运作,就会出问题。

积食的临床表现很多,最常见的比如便秘,在一岁以内、甚至七、八岁的小孩中都非常普遍。还有腹泻,这个在一、二岁的小孩身上比较常见;还有一些大便粘、臭,或者有口臭的;再有肚子疼、肚子胀,摸上去肚子偏硬。这类孩子一般舌苔偏厚、白,甚至发黑。有的小孩会烦躁、呼喊,这些都是由于脏腑无法消化食物使得经络拥堵造成的。

积食,病在消化系统,也就是脾胃。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家长缺乏传统育儿理念,不会喂孩子造成的。

如何正确地喂养孩子?

关于这个问题,我国古代有一句至理名言: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在养育孩子的时候,饭不要喂太饱,要留三分,衣不要穿太厚,要稍微薄一点。

喂太多,增加脾胃负担,脾胃运化不了,就容易积滞,损害肠胃功能,导致体质弱,易感冒。穿太多也一样,衣服穿多了,过于保暖,不需要调动人体正气,人的抵抗力就弱了,另外,穿得多,活动起来易出汗,这时候再脱衣服,就极易被寒风吹着,引发感冒。

类似的说法《千金方》里也有,说小孩要多经历风雨,有事没事多出去见见风见见太阳,这样才能茁壮成长,不然孩子就会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脆弱。
第4个回答  2019-12-25
1、呕吐
小儿积食呕吐是最常见的症状,宝宝吃得太多就会以呕吐来减少胃部的不适。吐出来的是没有消化的食物,并且还有酸臭味,宝宝的精神状态不受影响。
有得宝宝吐完之后反而有胃口了,姐姐家的宝宝之前就是莫名其妙的呕吐了,但是吐完之后反而状态更好了。
2、看舌苔
正常的舌苔应该干净红润,但是积食的时候舌苔厚,地图舌。
3、口臭
上不通则下臭,下不通则上臭,食物在肠胃中待的时间长了就会发酵,宝宝有口臭。
4、腹胀
宝宝积食的时候,食物在肠胃里发酵后会出现气体导致腹胀,敲敲肚子会有声音。

5、睡不好
吃多了消化不良就容易导致积食,晚上就会睡不好。
6、看大便
积食的时候,大便会干燥,不容易排出。
7、头发结穗
小儿积食吸收会受到影响,导致气血供应不足,导致头发结穗甚至脱发。
8、看面色
小儿长时间的积食会影响消化吸收,营养不良甚至贫血,贫血就会面色苍白发黄。
小儿积食怎么办

1.捏脊
让宝宝面朝下平躺,家长用手指捏其脊柱两侧,大拇指与其它手指相对,向上捏起皮肤,两手交替,沿脊柱自下向上、自上向下操作,每天晚上睡前可反复进行10-15分钟。

2.揉腹
宝宝平卧,面部朝上,用掌腹或四指腹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按摩时需有一定的渗透力,每天早晚二次,每次10-15分钟。

3.揉中脘穴
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以上五指四寸的位置,即中脘穴位。用手食指和中指指腹按揉此穴,每日早晚两次,每次10分钟。(五指最好是宝宝的五指宽)

6.宝宝积食可以食用益生菌。益生菌是活性微生物,对身体益处大,能在人体的肠道、生殖系统等部位存活,因此能抑制有害细菌进入,增强消化道的免疫能力。所以很适合让积食的宝宝食用,调理肠道,促进宝宝肠道消化吸收,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情况。

人体服用益生菌后,能够改善宿主肠道菌群平衡,提高宿主的免疫能力,保护宿主健康。而且,益生菌能够通过各种代谢作用,保证肠道菌群活性,抑制肠道内腐败物质产生,保证肠道机能正常运作。而且,益生菌能够解决人体对乳糖的不耐受,促进人体产生乳酸。
适用人群:小儿积食、小儿肠道问题
注意事项:益生菌不是药物,需要服用两周左右才能够看到效果。如果是免疫力低下的宝宝,需要调理肠道健康,那么需要服用2个月。另外,建议给宝宝食用益生菌是在饭后,这样胃酸不会破坏益生菌,益生菌能够顺利到达肠道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