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如题所述

《琐记》记叙作者家道衰落后,饱受世人的冷眼而终于走上了与封建主义决绝的道路。《琐记》记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

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雷电学校)和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扩展资料:

琐记作品部分原文:作者——鲁迅

衍太太现在是早已经做了祖母,也许竟做了曾祖母了;那时却还年轻,只有一个儿子比我大三四岁。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四近玩。

举一个例说罢,冬天,水缸里结了薄冰的时候,我们大清早起一看见,便吃冰。有一回给沈四太太看到了,大声说道:“莫吃呀,要肚子疼的呢!”这声音又给我母亲听到了,跑出来我们都挨了一顿骂,并且有大半天不准玩。我们推论祸首,认定是沈四太太,于是提起她就不用尊称了,给她另外起了一个绰号,叫作“肚子疼”。

衍太太却决不如此。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7

表达了作者冲破要封建束缚,为追求新知识,新思想的迫切愿望。

《琐记》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一书中第八篇文章,作者是鲁迅先生。本文记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以及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作品介绍了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为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至出国留学的一段生活经历。文章从作者切身感受出发,写出了进化论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对进步青年的影响。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待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 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10

《琐记》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一书中第八篇文章,作者是鲁迅先生。 作品介绍了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为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至出国留学的一段生活经历。文章从作者切身感受出发,写出了进化论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对进步青年的影响。 表现出作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表达了作者冲破要封建束缚,为追求新知识,新思想的迫切愿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8-30
《琐记》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一书中第八篇文章,作者是鲁迅先生。 作品介绍了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为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至出国留学的一段生活经历。文章从作者切身感受出发,写出了进化论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对进步青年的影响。 表现出作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表达了作者冲破要封建束缚,为追求新知识,新思想的迫切愿望。
第4个回答  2019-09-10
《琐记》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是《朝花夕拾》一书中第八篇文章。
《琐记》表达了作者冲破要封建束缚,为追求新知识,新思想的迫切愿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