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春晚成为过年必做的事情,那么春晚最早是在哪一年开始的?

如题所述

春节联欢晚会始于1983年。

1983年,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出现,这台综艺节目第一次用现场直播,第一次用主持人串场,第一次用电话与观众互动,这在当时的国内电视节目中,是不可想象的。

而观众的反响又是出人意料的热烈,很多观众站在公共电话亭排着长队,只为体验一下“互动”的感觉。从此,春晚一发而不可收拾,成为每年必不可少的“年夜饭”。

扩展资料:

20时,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正式拉开帷幕。首先是赵忠祥致开幕词,公布晚会的热线电话和有奖猜谜活动细则。然后是四位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接着由晚会艺术顾问之一的相声大师侯宝林讲话,再由主持人代表所在的行业向全国人民拜年。走完了这一系列程序,晚会才真正开始。

1983 年,我国的电视业进入到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快速发展的阶段,电视业的快速发展,电视的普及,为春晚的产生提供了技术前提和保障。而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的物质生活逐渐改善,但文化生活始终较为匮乏,获得信息的渠道很少,娱乐方式较为单一。

基于此,1983 年中央电视台借助电视手段向全国人民演绎了春节这样一个隆重的文化事件,为全国人民奉上一道精美的文化盛宴。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名牌“春晚制造”的那些人那些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04

央视春晚起源于1979年,正式开办于1983年,2014年被定位为国家项目。央视春晚涵盖小品、歌曲、歌舞、杂技、魔术、戏曲、相声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把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带入到狂欢之中,打造“普天同庆,盛世欢歌”的节日景象。

广义上的春节联欢晚会可以追溯到1956年。当时由张骏祥任总执导,谢晋、林农、岑范、王映东任导演、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春节大联欢》。根据影片内容显示,当时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现场直播了当时的演出。

当时的很多大师都曾经出镜,如越剧大师徐玉兰、王文娟、评剧大师新凤霞、京剧大师梅兰芳、相声大师侯宝林、人民艺术家老舍、巴金、表演艺术家赵丹等人。没想到吧,这些曾经响彻大江南北,就算在如今也被人们所铭记的名字曾经都参加过春晚的演出。央视具有春晚性质的“迎新春文艺晚会”是自1979年除夕开始播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03
1983年,也就是大众认为的第一次春节晚会就是采用现场直播,其后的春晚都是直播。
在电视上看春节晚会最早始于1960年,可惜在20世纪60年代,许多中国老百姓还不知道电视机为何物。尤其重要的是,那时的春节晚会(当时叫做“除夕晚会”)采用录播的形式进行节目传输,到了除夕夜,人们欣赏这台晚会时的心理感受与平时基本上是一样的,即只是在“看一台节目”而已。但是到了1983年,春节晚会剧组采用了现场直播的节目传输形式,并用现场开辟的4部热线电话加强这种“共时性”与临场感。这样,人们在观看晚会节目时,就不再是简单的与己无关的“观看”,而是要“在春节晚会中过年三十”了———春节晚会把能够看到电视的中国观众都卷入到了这台晚会之中。这天晚上,电视节目的收视率骤然上升,人们普遍爱上了这种通过现场直播与亿万同胞在春节晚会中高高兴兴“过节”的新样式。于是,自从1983年起,传统的年俗文化又添置了一项新内容———喜看中央台春节联欢晚会,春节联欢晚会因而成为当代生活的“新年俗”。
第3个回答  2019-12-10
CCTV春节联欢晚会第一届是1983年。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简称为央视春晚或春晚,是中央电视台在每年除夕之夜为了庆祝新年而开办的综合性文艺晚会。起源于1979年,正式开办于1983年 ,2014年被定位为国家项目。
第4个回答  2019-09-21
1983年是第一届正式开始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