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的那个小孩,长大后怎么没有音讯了呢?

如题所述

  凿壁偷光的孩子,长大后怎么没有消息了呢?其实并非没有消息,人家封侯了,只是不像凿壁偷光,这样故事这样被人广为人知罢了!

  凿壁偷光的故事是教育人们应该努力读书,长大才有前途。凿壁偷光的主人公匡衡,小时候家里穷,连油都买不起,靠打工赚钱,就这还追着老师学习,想千方设百计地读书学习。

  据《史记?张丞相列传》记载,他才能低下,多次参加朝廷选拔人才的考试,但是都没考中,等考到第九次时才凑合着考中了丙科。

  对于经书,由于他多次应考不中的缘故,加上勤奋刻苦,他非常谙熟。后来,他做了候补平原郡文学卒史。

  又过了好几年,御史才征调他进京,以候补百石官属的身份被荐举做郎官,补做博士,拜为太子少傅,侍奉元帝。

  元帝喜欢《诗经》,就升任匡衡为光禄勋,让他身居皇宫之中担任老师,教授皇帝的侍臣,而皇帝也坐在他的身边听讲,非常喜欢他,因此,他的地位也就一天比一天高贵起来。

  御史大夫郑弘因为犯法被免官,匡衡先生就继任为御史大夫。一年多之后,韦玄成丞相逝世,匡衡才继任为丞相,位极人臣。

  匡衡给太子和皇帝讲课,因为进谏得力,言辞博学,继续升任光禄勋、御史大夫。到建昭三年的时候,成为丞相,并被封为安乐侯。侯这个爵位,大家可能一下不太理解,但我们都知道这个人:

  言侯,以及谢侯。

  大家就大概能了解匡衡的地位。

  一个穷小子,靠读书获得了这样的地位,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么?一定要证明刻苦读书的人未来就能成器。

  当然也有人声称,匡衡成为侯以后开始结党营私,打压异己。

  这是看书不认真导致的,打压异己的是一个名叫石显的人,官居中书令,此人趁皇帝生病之机残害忠良,搞死了很多人。

  匡衡伸张正义,上疏弹劾石显,铲除了奸佞,你这是把忠奸给搞反了。最近总有文章说匡衡是奸臣,匡衡还真不是奸臣,他是多贪了封地,至多算有个“侵吞国家财产罪”。

  匡衡最终被人弹劾,是因为他的安乐侯封地划分有问题。国家划给他三千一百顷地,结果他明知早年间的勘探有误,把某地多划了四百顷,而不上报。

  匡衡这事,的确属于侵吞,相当于公司明明给你定的三千一百块钱的工资,结果因为财务计算错误每回都发给你三千五,你明知道却贪图这个便宜,于是你被开除。汉成帝将匡衡其免为庶人,就是这么个道理。

  总之,凿壁偷光的孩子,后来真的成了大器。即便晚年成了被贬为庶人的贪污犯,也完全不影响“刻苦学习远远强于不读书”这个道理的证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