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分别表示哪两个东西?

如题所述

丝方尽: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蜡炬:蜡烛。
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无题》“春蚕”句则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异,联想也更为曲折。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同题)等皆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还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深微复杂得多,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得多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07
表示春蚕和蜡烛。
这句话的意思是,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常用来赞美教师的辛勤耕耘、诲人不倦、兢兢业业、呕心沥血。
第2个回答  2022-06-15
最初的含义最初的含义当然要从整首诗词出发了,首联就表明了这是一首爱情诗。两个人相见很困难,离别时也很困难,都只因心中记挂着对方,“东风无力”,就仿佛主人公离别时的心情一样。紧接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者将二人的爱情比做春蚕吐丝、蜡烛燃烧,至死不渝。而且“丝方尽”中的“丝”字又与“思”同音,一语双关,既道出了对爱情的忠贞,又道出了对爱人的思念。
第3个回答  2020-06-07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大意为,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蜡油才能滴干。表面看写的是春蚕和蜡烛,实际是用来形容教师等群体鞠躬尽瘁、敬岗爱业的奉献精神。
第4个回答  2020-06-07
据我说知这整句话一般都是来描写老师的。但是有的时候也可以用来描写一些默默付出鞠躬尽瘁的人。
是说,春天的蚕,一直吐丝,一直吐丝,一直到生命的尽头,丝才被吐完。蜡炬只要被点燃了,就会一直燃烧,一直燃烧,(泪,是蜡烛燃烧留下蜡油的美化比喻)直到燃烧完整个,蜡烛变成灰烬,泪才会停止流淌。
赠别
[ 唐 ]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首诗里边也是这个意思。蜡烛垂泪。也是属于奉献的一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