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赏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10-14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句是本词的序言,交代其写作有关方面的情况。是在
中秋夜
欢饮赏月大醉时,即境生情,写下的怀念弟弟苏辙的一首词作。本词是最负盛誉的
中秋词
,《
水浒
》“
血溅鸳鸯楼
”一回
歌妓
中秋赏月
饮酒即唱此词。词作于熙宁九年即丙辰(1076)中秋。当时,苏轼因不合于新政,第次出任地方官知
密州
,时其弟苏辙在济南,兄弟间已有六、七年未能见面。
词的上片写中秋欢饮达旦。下片兼怀子由。开篇从李白《
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化出,面对皎月,饮酒对歌,浮想联翩,不甚感慨。由中秋圆月,勾起对亲人的想望。“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议论,脱口而出,是自古名言。“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直接是对子由而发的祝愿,它语出
谢庄

月赋
》“隔千里兮共明月”,也是代天下所有的牛郎织女立言的。它表达了一种通达的人生观:现实人生尽管有缺憾,却依然使人留恋,让我们以对亲爱者的良好祝愿来弥补这一缺憾吧。
全词以
咏月
贯穿始终,词的上片抒情中带议论,下片中议论中有抒情,表现出词人富于憧憬而又直面现实、由把握现实而超越现实的
自然观
、人生观及人格美,给人以充分的审美享受和积极的思想影响。此词行文明白家常,清空一气,读之无任何语障,然措语多有出处,大觉有书卷气即文化氛围,只是作者信手拈来,得之不觉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