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赏析

字数在500-600字以内,内容要符合中学生的思路

赏析一:
  本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词上片写望月奇思,幻想游仙于月宫。下片写赏月后的体司与希望。词人视月为有生命、有情感之友伴,既可感客观存在自然之美,亦可领略人情之爱,达到物我交感,人月融一的境界,体现了极富人情味的美好愿望。从月亮的转移变化,盈亏圆缺,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从而得出不应事事都求完美无缺的结论。全词构思奇幻,豪放隽秀,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格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因其意境优美,富于哲理,情感动人,而绝唱至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5-18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句是本词的序言,交代其写作有关方面的情况。是在中秋夜欢饮赏月大醉时,即境生情,写下的怀念弟弟苏辙的一首词作。本词是最负盛誉的中秋词,《水浒》“血溅鸳鸯楼”一回歌妓中秋赏月饮酒即唱此词。词作于熙宁九年即丙辰(1076)中秋。当时,苏轼因不合于新政,第次出任地方官知密州,时其弟苏辙在济南,兄弟间已有六、七年未能见面。词的上片写中秋欢饮达旦。下片兼怀子由。开篇从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化出,面对皎月,饮酒对歌,浮想联翩,不甚感慨。由中秋圆月,勾起对亲人的想望。“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议论,脱口而出,是自古名言。“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直接是对子由而发的祝愿,它语出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也是代天下所有的牛郎织女立言的。它表达了一种通达的人生观:现实人生尽管有缺憾,却依然使人留恋,让我们以对亲爱者的良好祝愿来弥补这一缺憾吧。全词以咏月贯穿始终,词的上片抒情中带议论,下片中议论中有抒情,表现出词人富于憧憬而又直面现实、由把握现实而超越现实的自然观、人生观及人格美,给人以充分的审美享受和积极的思想影响。此词行文明白家常,清空一气,读之无任何语障,然措语多有出处,大觉有书卷气即文化氛围,只是作者信手拈来,得之不觉耳。
第2个回答  2020-05-21

水调歌头苏轼赏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