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面试者,如何回答挑战性话题?

如题所述

面试环节进行过程中,有时面试老师会提一些challenging questions(具有挑战性的话题),即一些比较难回答的问题,类似“If you fail to pass this examination, how would you do?”(如果你没考上怎么办?)问类似问题,并不意味着你真考不上,而是面试官想要考查一下你的心理素质,看一下你的反应。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前面表现的不好,千万不能出现慌乱的情绪,要take it easy. 也有的同学为了表决心,会这样回答,说:“不成功便成仁”。如果这样回答的话,其实没有哪个老师敢要你。因为做科研什么的,实验失败的概率太高了,动不动就成仁,这还了得,那该怎么答呢?

  其实面试老师更愿意听到这样的答案,“老师,我会再考一年,但失败后,我会主动去找各位老师谈一下,搞清楚与其他学生相比,我的弱势在哪儿,然后进行针对性查漏补缺,希望明年能考上”。接到类似具有挑战性的话题,一定要想好该如何回答。再比如,如果问你,Did you pass the CET-6 during the college time? (在大学期间,你过六级考试了吗?)如果没过,就一定要坦诚的说,“没过”。然后再加以补充说,“但我已经认识到了英语的重要性,我会努力过的”。可千万不要说,“我平时做实验很忙,没时间考”之类的话。这是很明显在为自己找借口,老师一听就听出来了,一定要坦诚些。

  总之,考研复试的面试场合并不是只有一位面试官,通常会有多位面试老师。这些面试老师其实是有分工的。所谓的分工就是有黑脸,白脸之分。有人唱白脸,有人唱黑脸,负责唱“黑脸”的老师总是在疯狂地找你的茬,挑你的刺儿。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你觉得自己说的确实有道理,一定要据理力争,但要有礼貌,切不可顶撞老师。如果认为老师挑刺儿挑的对,就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7

任何时候都要看上去非常“自信”,哪怕出现冷场。尽量不要表现出“抓耳挠腮”、“手足无措”的样子,直到自己找到打破僵局的话题位置。

及时总结。适当地对刚才的观点进行一个小结和回顾,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一来,可以有效地缓解“空白”时间;二来,这种回顾和总结非常有助于新的启发。

果断放弃。如果“冷场”出现在你回答问题的中后端,或者你的问题已经做了基本阐述,你可以在出现“冷场”后果断结束答题,采取“壮士断腕”的策略,宁可少说一部分内容,也要给导师留下“精炼”、“有条理”的印象。

快速衔接是另外一种处理方式,这时候,如果大家感觉衔接有困难,可以快速从脑海中搜集一个例子,采用例证的方式证明自己之前的观点。如果一时想不来具体的例子,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悟,说说自己的例子,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这样既能让答题过程显得流畅,又能够快速自然衔接,有一石二鸟之效。

第2个回答  2020-04-07
这个问题对考研者而言其实是很难回答的,因为接下来并不清楚主考官究竟是打算怎样深入,同时如果你并不清楚自己所申请的考研究竟属于“挑战性强”还是“相对挑战性少一点的”,因此,比较理想的回答方式是:“很难明确回答,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关键在于我的能力是否能承受这样的挑战”,这样的回答应该还是比较明智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