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镇的经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小布镇经济上布以生产优质大米、茶叶、蚕桑、花茹、笋干、木材、毛竹、木竹制品、氧化稀土、花岗岩等名优产品,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木竹、茶叶、旅游业、养殖业、粮食是小布的五大支柱产业。
小布岩茶被评为江西五大名茶之一和赣州市创新名茶,并荣获国际茶文化节优质名茶奖;1993年,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饮料博览会”上获得优质新产品奖;1994年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国际商工贸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小布镇党委,政府把茶叶和蚕桑生产作为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来抓,2003年来新开发的优质菇--花菇也市场见好,并迅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小布镇以小布岩茶、宁都黄鸡两大支柱产业为主,兼有黄花梨、金桔、板栗、温柑等,有果茶面积8000余亩,其中茶叶面积5000余亩,果树面积3000余亩,年产值约1600万元;全镇共有黄鸡养殖户500多户,占小布镇总户数的17%,其中肉鸡养殖户400余户,种鸡养殖户100余户,年出笼黄鸡200余万羽,产值达3500万元;生猪规模养殖户(30头以上)20余户,生猪存栏2100余头,养鹅专业户5户,年出笼5万余羽。
2012年全镇生产总值达14400万元,同比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98元,同比增长10.1%;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00万元,同比增长8.2%;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预计1200万元,同比增长15.6%。
2、重点项目强力推进。我们立足于苏区振兴发展为目标,依托项目建设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随着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黄陂至小布公路改造、小布至永丰中村公路改造、35KV变电站建设、“万人千吨”人饮工程管网延伸、规划三路建设、敬老院建设、中小学建设、政府办公大楼建设等项目的开工兴建,全年镇项目建设投入资金达预计达1800多万元,争资立项工作创历史最好水平。
3、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我们紧紧抓住全县招商引资工作“上半年会战50天、下半年决战50天”部署,依托花岗岩资源优势,大力开展项目招商,针对各花岗岩生产企业废渣、废料处理难的现状,引进磊金公司投资1500万元建设了专门处理各石材企业生产剩余的废石、石粉、石渣、石边的回收企业,确保各石材加工厂不产生环境污染。
4、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我镇将稳定粮食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坚持走规模农业、精品农业、效益农业的路子,以苏区振兴发展和扶贫开发为契机,大力发展茶叶、油茶、三黄鸡和毛竹为主导的山地特色农业。一是优质稻种植面积达13000多亩,总产量达600万公斤;二是支持和扶助小布岩茶叶公司、小布金叶茶叶专业合作社进步扩大生产规模,今年小布岩茶叶通过流转小布垦殖场的山场,新开发茶园1000亩,金叶茶叶合作社流转群众山地开发茶园300亩;三是大力发展油茶产业,通过组建铭恩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规划发展油茶3300亩。四是通过昌福公司毛竹林改造的示范带动,引导好群众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和毛竹产业,毛竹林低改面积近6000亩;五是积极发展金桔产业,今年在小布村试点种植100亩,目前已流转好了土地,整好了带;六是抓好黄鸡生态养殖示范点建设,先在陂下村进行试点养殖,引导黄鸡产业健康发展,目前全镇有黄鸡展业合作社2个,有种鸡存笼4万羽,孵化房2只,肉鸡存笼50万羽,年出笼黄鸡200万羽以上。
(二)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1、大手笔开展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积极建设和谐秀美乡村。全镇危旧土坯房共1516户,2012年县安排改造任务279户,实际总开工458户,大土楼点、老街、茶山咀3集中建设点更是以高标准规划起步、严要求建设推进,建设秀美和谐乡村的小区正在逐渐成型。
2、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在巩固教育强镇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教育质量提升年”活动,全镇学校教学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小学和初中学生入学率均达到100%;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织了小布镇2012年“十大优秀教师”评选活动,进一步营造了教师队伍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积极改善办学环境,启动了建设一所高标准的九年一贯制中小学校,规划容纳学生1200人,占地45亩,总投资1800多万元。
3、水利建设稳步推进。“万人千吨”人饮工程投入使用,圩镇、陂下、横照、木坑等沿线群众1211户率先用上了洁净、安全的生活用水,编制完成了“万人千吨”管网延伸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保障800户群众安全用水;用浆砌石修复了赤坎150米水毁河堤,新建了1座拦水坝;确定了老街段河堤的维修方案;进行了生态河堤段的规划。
4、圩镇道路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完成茶山咀、规划三路、规划八路的路基改造和扩宽;完成了粮管所至茶山咀路段的路面扩宽硬化3006平方米,形成了11米的路面;完成了粮管所路段的下水道设施500米,实施了该路段供电线杆的改造;用花岗岩铺设人行道,总面积2238平方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