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写了哪几首诗?

如题所述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1、《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唐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这首诗描写诗人在淮上(今江苏淮阴一带)喜遇梁州故人的情况和感慨。诗题曰“喜会”故人,诗中表现的却是“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那样一种悲喜交集的感情。

2、《寄李儋元锡》


唐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此诗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之后的思念。感情细腻动人,章法严密,对仗工整,用语婉转。

3、《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此诗题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会吐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

4、《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唐 韦应物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


日夕逢归客,那能忘归游!

诗诗中所突出的,是居于客位的李主簿的形象与感受,而将诗人主观的感受融化在客体之中。

5、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此诗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6、简卢陟

唐•韦应物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天涯孤旅中的所感所想,表达出诗人在人生旅途中岁月蹉跎知音难觅的苦闷,最后只好瓢浊酒,自慰平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26
任洛阳丞
广德元年(763年)秋冬间,韦应物任洛阳丞。同年,作《广德中洛阳作》诗。永泰元年(765年),仍为洛阳丞,后为河南兵曹。永泰中,韦应物因惩办不法军士而被讼,后弃官闲居洛阳同德寺。在此期间,作了《饯雍聿之潞州谒李中丞》《赋得暮雨送李胄》《同德精舍养疾,寄河南兵曹东厅掾》《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同德阁期元侍御、李博士不至,各投赠二首》等诗。大历四年(769年),该年前后,韦应物从洛阳回到长安,作了《送冯著受李广州署为录事》诗。任职长安
大历九年(774年),韦应物任京兆府功曹,此后又任高陵宰。大历十一年(776年),韦应物转任朝清郎。同年,作《高陵书情,寄三原卢少府》诗。大历十二年(777年)夏秋,秦中大水成灾,韦应物出使云阳视察灾情,有《使云阳寄府曹》诗记其事。该年前后还作了《赠冯著》《答冯鲁秀才》等诗。大历十三年(778年)秋,此时韦应物已为鄠县县令。大历十四年(779年)六月,韦应物改任栎阳县令。七月,韦应物以疾辞官,闲居于长安西郊沣上之善福寺。建中元年(780年),韦应物在长安闲居。[3] 同年,作《答畅校书当》诗。该年前后还作了《春日郊居寄万年吉少府中孚三原少府伟夏侯校书审》《寄令狐侍郎》等诗。[5]
建中二年(781年)四月,韦应物担任尚书比部员外郎。[3]
约在建中三年(782年)四月间,韦应物作《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诗。[5]
地方为官
建中四年(783年)夏,韦应物改任为滁州刺史,由长安赴滁州时途经洛阳,作《寄大梁诸友》诗。同年秋,韦应物到任滁州。秋冬之际,作《寄畅当》诗。[6]
兴元元年(784年),作《寄诸弟》《京师叛乱寄诸弟》《寄李儋元锡》《寄全椒山中道士》等诗。同年夏,作《寄杨协律》诗。同年冬末,被免去滁州刺史之职。[6]
贞元元年(785年)正月,作《岁日寄京师诸季端武等》诗。同年春夏,韦应物闲居于滁州西涧。期间,作了《观田家》《滁州西涧》等诗。同年秋,加朝散大夫,任江州刺史。[6] [3]
贞元二年(786年),作《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登蒲塘驿沿路见泉谷村墅忽想京师旧居追怀昔》《自蒲塘驿回驾经历山水》《郡内闲居》等诗。[6]
贞元三年(787年),韦应物被封为扶风县男,食邑300户。[3] 入朝为左司郎中。[6]
贞元四年(788年)七月以后,韦应物由左司郎中改任苏州刺史。[6]
贞元五年(789年),作《答令狐侍郎》诗。同年,顾况被贬为饶州司户,途经苏州,韦应物作《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6]
客死他乡
贞元六年(790年),作《送云阳邹儒立少府侍奉还京师》诗。[7] 该年春,韦应物被免去苏州刺史之职。因家贫无法立即返回长安,所以寄居于苏州永定寺。[3]
约贞元六年(790年)冬至贞元七年(791年)初,韦应物在苏州去世。后运回长安,十一月归葬少陵原祖茔。[3]
贞元十二年(796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韦应物与夫人合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