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一掷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把所有的钱一次押上去,决一输赢,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

孤注一掷,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宋史·寇凖传》和《晋书·何无忌传》。其本身结构为主谓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出处:

1、“孤注”,语出《宋史·寇凖传》:“博者输钱欲尽,乃罄所有出之,谓之孤注”。

2、“一掷”,语出《晋书·何无忌传》:“刘毅家无担石之储,樗蒲一掷百万”。

后人根据上述内容把“孤注”和“一掷”合成为“孤注一掷”这个成语。

寓意:“孤注一掷”这个成语揭示了赌徒输急了会把全部赌本一次性都押上去以定最后输赢的道理,但这个典故里的寇凖的“孤注一掷”不是在没有任何准备和条件下的行为,盲目的冒险的孤注一掷,就是愚人匹夫的行为,就是在“自灭”。只有“面对事情不惊慌,对谋略成竹在胸”的人,才有把握做“孤注一掷”的条件。

成语故事

北宋真宗时,有一个精明能干的宰相,名叫寇凖。有一次,北方的辽国突然发兵侵犯中原,剽悍的骑兵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河北州。宋真宗得到边境的报告,马上召集全体文武大臣商议对策。宰相寇凖“陛下,敌兵声势十分浩大,只有陆下亲自前往灌州督战,才能振奋将土的士气、打败敌兵”。

真宗昕了寇凖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便采纳了他的建议,亲自统率三军前在液州。宋军由真宗亲自督战,士气十分高昂,果然一举就把辽兵打得落花流水。辽国兵败以后,不得不向宋朝称臣求和。宋真宗班师回京以后,对寇凖更为信任和重用了。

不料,奸臣王饮若对准十分妨忌,他想方设法寻找机会中伤寇凖。有一次,王饮若陪真宗赌钱,故意接连输了好几次,然后把所有的钱都下了注,真宗觉得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便对真宗说:“陛下敬重寇凖,是因为他有社稷功劳吗”?皇帝说:“是”,王钦若说:“澶渊那场战役,陛下不以它为耻辱,而认为寇凖有社稷功劳,为什么呢”。

皇帝惊讶地说:“什么原因”,王钦若说:“城下的盟约,《春秋》认为是耻辱。澶渊的举动,也是城下的盟约。皇上你凭大国国君的尊贵身份同别国签订屈辱性的条约,还有什么比它更羞耻的”,皇帝听后感到不高兴,脸色也变了。

王钦若又说:“陛下,我们在澶州和辽兵作战,你不是也曾孤注一掷吗?那时寇宰相坚持要你御驾亲征,便是拿你的性命当做赌注一样地孤注一掷呀!要是当时我方军事失利,那你不就有生命危险吗”?真宗听了这个拿自己的生命当做赌注的比喻,不觉大怒起来,立刻就托急准贬了职,从宰相降为陕州知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孤注一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