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古诗词

如题所述

关于雨水节气的古诗《春夜喜雨》、《颂古一百首其一》、《绝句》、《渔歌子》、《送元二使安西》。

1、《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在杜甫的笔下,春雨就像善解人意的田螺姑娘,趁着夜色悄悄降临,默默地滋润世间万物。在黑云密布的掩映下,远处江船的灯火独自通明,杜甫深感这场春雨雨意正浓。待到明朝醒来,春色满城,雨水润泽过的鲜花枝头,将更显娇艳欲滴。这就是杜甫眼里的春夜喜雨,有细密无声觉的听觉享受,有黑夜红花的视觉冲击,更有好雨知时节的欣喜和润物细无声的深情。

2、《颂古一百首其一》—宋·释智愚

烟暖土膏民气动,一犁新雨破春耕。

效原眇眇青无际,野草闲花次第生。

春雨润万物,破土为新生。雨水降临,土地回暖,农民伯伯也开始忙碌起来,纷纷下田犁地。宋代名僧释智愚看到这一繁忙景象,心中的欢喜不亚于杜甫的“春夜喜雨”。但最欢喜的,当属于在田野里春耕的农民伯伯,春种才有秋收,春耕还有美景。

3、《绝句》—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雨水最懂春天,给万物以萌动,赠游人以诗意。志南和尚就感受到了这种诗意,冒着濛濛细雨去欣赏无边春色。他驾着一叶小舟而去,就在那棵古树下停泊靠岸。他独自拄着拐杖走上小桥,一路向东,走进那“万紫千红总是春”里。即使细雨沾衣,他也感受不到湿意,反而觉得烟雨笼罩的杏花,更显浓烈明艳。

4、《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一蓑烟雨,一竿风月,可以说是春雨里垂钓者的闲情逸致。张志和就为我们勾勒了这样一幅春雨垂钓图,充满了诗情画意。这里有西塞山前的白鹭翱翔,有江边岸上的桃花盛开,有春江流水里的鳜鱼肥美。但这里面的点睛之笔,却是一个头戴青色箬笠、身披绿色蓑衣的渔父。

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多情的春雨,可能在某个夜晚如期而至,就像杜甫盼望了许久的及时雨。它还可能在某个清晨不期而至,为将要远行的人洗去尘土,轻装前行。王维送别故人的那个春日清晨,就下了这样一场濛濛细雨。朝雨洗去了路面的纤尘,旅店两旁的柳树愈发青翠欲滴。

可是王维送别友人的不舍之意,却愈发缠绵不绝。酒喝了一杯又一杯,祝福说了一遍又一遍,还是不愿让故友离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21
1. 梅花雨,梨花雨,何日更风刀霜剑愁!——唐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宋代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3.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

4. 放眼临清晓,万物复始明。轻风拂柳絮,微雨润桃英。——宋代蔡襄《临清集·早春雨中初游池上》

5. 真个佳期如梦里,红裙翠袖,新年画里,相逢一笑泯恩仇。——宋代杨万里《晚春初游曲江池》

6.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遥知兰叶发,不见数枝分。——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

7.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代张九龄《登高》

8. 见说峨眉山,时时雨露一何多!盖因天远景难明,欲得近人心共和。——元代郑光祖《题西林壁》

9.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代杜甫《春望》

10.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宋代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