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宏观笔记05:菲利普斯曲线

如题所述

本文我将通过失业、通胀和菲利普斯曲线去进行讲解

1. 失业的概念

失业: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

失业率: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即失业者人数对劳动力人数的比率。

劳动力: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人。

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与人口的比率。

自然失业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种稳定状态被认为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造成通货紧缩。

经济处于自然失业率状态意味着找到工作的人数必定等于失去工作的人数,即fU=lE

自然失业率的估算公式为:U/N=l/(l+f)

N:劳动力人数

E:就业者人数

U:失业者人数

l:离职率

f:就职率

公式含义:自然失业率取决于离职率(和就职率)。离职率越高,自然失业率越高;就职率越高,自然失业率越低。

2. 失业的原因

摩擦性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合适,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周期性失业:又称为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AD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

失业原因的经济学解释:

在竞争性、市场出清的均衡状态下,只存在自愿失业

工资具有刚性,劳动市场非出清,因而存在非自愿失业

3. 奥肯定律

奥肯定律:实际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 2个百分点。

奥肯定律公式:(y -Yf)/yf=-a(u -u*)

y :实际产出

Yf:潜在产出

u:实际失业率

u*:自然失业率

a:大于0的参数

实际GDP必须保持与潜在GDP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如果政府想让失业率下降,那么,该经济社会实际GDP的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的增长。

4. 通货膨胀的描述

通货膨胀: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衡量通货膨胀的工具是价格指数,主要包括: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表示在普通家庭的支出中,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现在要比过去多花费多少

CPI = 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 / 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CPI = 现期价格指数/基期价格指数×100%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衡量生产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等平均价格水平的价格指数,是对给定的一组商品的成本的度量,是经济周期的指示性指标之一。

GDP折算指数。GDP折算指数 = 名义GDP/实际GDP,用来反映物价变动程度。

通货膨胀率: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即 πt=Pt/Pt−1−1

通货膨胀的分类:

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分类:

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

奔腾的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100%之间。

超级通货膨胀:指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经济处于失控状态,多见于战乱或大的政治动荡之后。

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

平衡的通货膨胀: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例上升。

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按照人们的预期分类: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价格上升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或者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价格会上涨。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物价有规律地变动,又叫惯性通货膨胀。π=dPP=dMM−dyy+dVV=m¯−y¯+v¯

5. 通货膨胀的原因

5.1 货币供给过量

每次通货膨胀背后都有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货币供给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

交易方程式: MV=Py

根据这一方程式可导出通货膨胀率公式:

π=dPP=dMM−dyy+dVV=m¯−y¯+v¯

即通货膨胀率=货币增长率-产出增长率+流通速度变化率。

5.2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具体表现:供给曲线既定,总需求曲线受冲击不断右移。在凯恩斯区域,总需求增加导致产量增加,物价不变;在常规区域,由于存在供给瓶颈,总需求增加在导致产量增加的同时,也导致价格水平上涨;在古典区域时,达到充分就业,产量不增加,总需求扩张只会引起物价上涨,形成通货膨胀。

瓶颈现象:由于劳动、原材料、生产设备等的不足而使成本提高,从而引起物价上涨的现象。这时的物价上涨被称为瓶颈式通货膨胀。

5.3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工会组织)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工资-价格螺旋:工资提高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引起工资提高

工资提高和价格上涨形成了螺旋式的上升运动

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5.4 结构性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出现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具体表现:经济中存在两大部门

需求扩大部门和需求衰减部门

生产率提高较快部门和生产率提高较慢部门

新兴部门和衰退部门

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

前一个部门预示着较好的经济前景,因而工资、物价会较快上升,但劳动市场的特殊性要求两个部门的工资应以同一比例上升,因而后一个部门会向前一个部门看齐,结果引起通货膨胀。

5.5 通货膨胀的持续

如果经济中大多数人都预期到同样的通货膨胀率,他们就会对自己的未来名义收益(工资、利息、租金等)有更高的要求,这就会使得这种通货膨胀预期变成经济现实。

6. 通货膨胀的成本

一,预期到的通货膨张的成本。

a,菜单成本:调整价格的成本。

b,鞋底成本:为了使手头保留的现金不少于没有通货膨胀时的数量,人们必须牺牲的时间与便利。

c,税收扭曲:由于税率未变,通货膨胀扩大了资本收益的规模,增加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d,资源配置不当:通货膨胀扭曲了产品与服务在不同时点的实际价格,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e,混乱与不方便:通货膨胀使得货币作为计价单位的标准发生了变化。

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成本。

a,不确定性增加: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导致许多有代价的决策,包括储蓄、投资、就业等,这会导致经济效率降低。

b,不合意的财富再分配: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以既与才能无关又与需求无关的方式在经济中重新分配财富。

c,相对价格变动性的增加: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可能在更大程度上导致资源的不当配置。

7. 菲利普斯曲线

一,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

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替换关系的曲线。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为负数。

二,新古典综合派菲利普斯曲线

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替换关系的曲线。公式表示为: π=−ε(u−u∗) ,其中, π 代表通货膨胀率, u 代表失业率, u∗ 代表自然失业率,参数 ε 衡量价格对于失业率的反应程度。

a,曲线含义:失业率高,则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则通货膨胀率高。

b,政策含义:政策制定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组合,可以用一定的通货膨胀率的增加来换取一定的失业率的减少,或者用后者的增加来减少前者。

三,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又称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指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公式表示为: π=πe−ε(u−u∗) 。 πe 表示预期通货膨胀率。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性质:

当实际通货膨胀等于预期通货膨胀时,失业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因此可以定义自然失业率为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

在预期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通货膨胀率的短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仍存在着替换关系。

政策含义:

在短期中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可以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的,即调节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是有效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