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孝 感受 心得。300字。有答必采

如题所述

二十四孝 心得体会
溪口中学 七( 1)班 杨徐
“孝”可以这样解释:儿子背着老母亲或母亲。就构成了一个汉字——“孝”。
没错,一个有学识的人必定会写这个简单的“孝”,会写还不行,还得更深层意义的去理解。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回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这是二十四孝中第二十三孝《尝粪忧心》。看到这个题目。不得不吸引我去读读,究竟是谁能够为做这样情何以堪的事。
我长这么大,从来都不知道从古至今,会有这样孝顺的人。他的孝心打动了我,令我震撼不已。为了清楚自己父亲的病情,不惜一切去尝父亲的粪便,这是常人所不能为的事,他却做到了。
对自己的父母尽孝,这是人人都应做到的,借用一句话说,即就是:“父母背起我们的童年,我们要背起他们的晚年。”这个“孝”字,不是几笔就可以草草写出来,而是应该在生活的细节中体现出来。 无论前面是崎岖小路,还是平坦大道,我们都要蹲下去,背起他
1/2
们的晚年,背着他们走过。让他们的体温溶入我们的心田。
树欲静而风不止,于欲养而亲不待。时光真的很无情,我们在父母背上的日子至今还记忆犹新,父母却已经白发丛生了。所以,我们不要再让那美好时光悄悄逝去,让我们背起他们,一切写下一个漂漂亮亮的“孝”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9-02
让英雄走下神坛——读鲁迅《二十四孝图》有感
鲁迅所有的文章里面,我最喜欢的是《二十四孝图》。而其中记得最深刻的便是有关“郭巨埋儿”的一段。
“郭巨埋儿”的故事是说一个孝子郭巨,家里贫穷,生了儿子之后怕养不起老母,就要把亲生儿子埋掉。我想,那些把这个故事改编润色、一代代传下去奉为典范的人们,本来是要赞扬郭巨的孝顺吧。可年幼的鲁迅读了后,竟然“从此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的”,竟然对这些孝子们产生了抵触心理,“不仅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父亲去做孝子了”。这是何等的悲哀!
其实,《二十四孝图》中那些孝子们的故事,原本该是很感人的。只可惜,一代代人们给它披绫挂彩,涂脂抹粉,将感人的真实涂抹成了让人反感的矫情。就如同一个女子,任凭她再怎么美丽,若是脸上抹了过于厚重的脂粉,也唯有让人反胃而已。
那些煞费苦心“修饰”出来的完美的、让人们去膜拜敬仰的神像,是不能打动人心的。真正能让我们这些在柴米油盐间折腾着的普通人感动的,永远是那些平凡的英雄,那些有过懦弱、有过自私、有过犹豫,然而最后选择了勇敢、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坚定的人。
那些自愿前往偏远地区的志愿者们,难道没有过后悔吗?难道从没有在静夜里独自流下过泪吗?难道没有抱怨过当地不可想象的艰苦条件吗?难道没有在遇到挫折遇到困难时,萌生回家的念头吗?我想,这些都是有过的。然而他们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温暖着那块贫瘠的土地。
那些坚守操节,廉洁奉公的干部们,难道没有羡慕过别人富足的生活?难道没有在贿赂面前感到一丝的犹豫?面对着清苦的生活,难道没有过委屈与不甘?面对妻儿亲友的抱怨,难道没有过歉疚、没有过哑口无言?我想,这些都是有过的。然而他们最后还是选择了清廉,守着自己的良心,不图那个“廉洁”的虚名,只求仰不愧天,俯不愧地。
那些为人们所称颂的英雄们之所以崇高,不是因为他们的“完美”,而恰恰是因为他们的缺陷,以及与缺陷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正是他们的缺陷,使他们离我们是那么近,我们不用仰视就可以看到他们的面容;而他们对自身缺陷的战胜,成就了他们的崇高。
为什么总是要把人“神化”呢?那些高高在上的神像,真的比混迹于芸芸众生的“人”更有感染力吗?恐怕不见得吧。失去了真实失去了亲切的典范和偶像,立刻便敛去了那温和的笑容,换上一副拒人千里的面孔。
让我们的英雄走下神坛吧,还他们各自的本来面目,那些不见得多么完美、然而充满了人情味的面容,那些褪去了“神”的光环、然而闪耀着“人”的光辉的面容。
让我们唱起普通人的赞歌吧,歌唱那些软弱、怯懦、犹豫背后的高贵与坚强,赞美那些挺立于平凡身躯中的铮铮傲骨。
第2个回答  2014-09-02
读《二十四孝》有感
暑假我阅读一本《二十四孝》 ,这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妈妈告诉我这本书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但其中有些地方是不值得学习的。比如说那个郭巨埋儿吧。说是晋代有个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对母极孝。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夫妻遂把儿子抱出,挖坑要埋。兴好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 郭巨虽有孝心,但杀儿之举,却有违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本观念。看似大孝,其实是残忍。妈妈说古时候有求神为父母治病舍身的,也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之念的,今有为父母治病献五脏的,极少有为父母去杀人的。为了节约粮食,就想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杀了,一则有违老母爱孙之心,二则陷老母于不仁。所以后来有人把这种孝举,称为“愚孝。” 听完妈妈的话我对“孝”字有了新的认识.。
第3个回答  2014-09-02
怀橘遗亲
X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也许是这种既大又甜美多汁的橘子以前没有吃过。陆绩吃了几个后又往怀里藏了两个。该回家时临行前父亲带着他向袁术拜别时,不想橘子从怀里滚落地上,袁术先是吓了一跳,在看清不是“特别武器”后,嘲笑道:“陆家小鬼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神色自若,一点也不感到难堪。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心得:这个故事的本意肯定不是鼓励小孩到别人家作客时“又吃又拿”,这点相信不难理解。至于陆绩是否是自己贪嘴,被人识破后却拿母亲来搪塞说事,我不得而知,但既然这个故事是按正面来叙述的,我们就也这样来确信吧(不过好象后来诸葛亮还是拿这事来涮了陆绩一把)。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的一切。凡事多想想父母。不要只管自己,忘了父母。孝心并不需要你大量的金钱投资。不需要无尽的物质补贴。父母在乎的正是你那一个小小的橘子,一把小小的扇子,一句简短的问候。这个“孝行”显然是不难做到的。——“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阔人大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鲁迅 语)
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母亲每次吃饭时都偷偷从自己碗里拨一部分饭给小孙孙吃。小孩子自然不会懂得要会谦让而说出“奶奶没吃,我当然也不能吃”的话来的,饿了有吃的哪里会客气。郭巨看见非常痛心,遂和妻子商议:“家里太穷,本来就没法供养好母亲,儿子还不懂事,分吃母亲的饭食,长此下去母亲怎么支撑得了?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妻子当然不同意,但无奈拗不过,只好忍痛答应。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倒是皆大欢喜,真为那天真无邪,手中还欢快摇着拨浪鼓的孩儿捏把汗。
心得:如若其他故事只是稍显些过分的话,这个故事就完全叫不可理喻和令人只感到阵阵寒意了。简直可以说是”反人性“了。很明显,他是还有更多办法可想、许多条路可走的,但他却选择了这种最不为人接受却也最为打动人心的办法。实际上却是及逃避责任又缺少人性——实在怀疑其是否是为了博得孝名而下的狠心。否则,就只可能是编者臆造出来的一则”故事“。可以想象,如若真是将儿埋掉,母亲在知道事情后,将会何等的悲痛,其”孝“又何谈起?“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能为了说明孝能感动上苍,才有了天赐黄金,让其不至于陷入悖论的境地。而这一故事也一直为人所不值,恐怕也是编者所没能想见的。更为关键的是,《二十四孝》可是用来作为儿童教材的,实在难以想象,这样的故事,小朋友看后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至于玩着“摇咕咚”的郭巨的儿子,却实在值得同情。他被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高高兴兴地笑着;他的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将他埋掉了。……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境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不过彼一时,此一时,彼时我委实有点害怕:掘好深坑,不见黄金,连“摇咕咚”一同埋下去,盖上土,踏得实实的,又有什么法子可想呢。我想,事情虽然未必实现,但我从此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的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后来这印象日见其淡了,但总有一些留遗,一直到她去世。’——《鲁迅 <二十四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