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近视手术怎么样

如题所述

很多人都说激光手术好,但我觉得激光手术治疗近视眼的安全性虽然是得到了一定的肯定,可是绝大多数人还是很顾虑激光治疗近视眼的副作用,激光治疗近视眼的副作用有哪些呢?
解析近视眼手术副作用有以下几点:
1.术后24-48小时内,都有不同程度的眼痛、异物感。

2.矫正不足或过度矫正:手术后仍残留近视,或是超过预期的矫正度数变成远视,是最常见的副作用
3.畏光:在手术后3至6个月内,对光线的mingan度增加,但多会在6个月后逐渐消失,极少病例会持续下去。

4.眩光或复视:手术初期较常见,尤其夜间瞳孔变大较会产生
6.表皮愈合不良:多见于PRK,可用治疗xing隐形眼镜及人工泪水帮助复原。
7.角膜混浊:仅PRK术后会发生,与个人体质及矫正度数愈高有正相关,术后1-3个月最明显,须点类固醇眼药水控制,之后大多数会慢慢褪去。

8.角膜瓣皱折或移位:仅见于LASIK,可能因外伤引起,会造成不规则散光影响视力,可再手术铺平。

9.角膜瓣下杂质或表皮入侵:轻微者不影响视力,严重者须翻开角膜瓣将其去除。

10.感染:因手术或术后不洁,使伤口受到病菌感染,机率很低
近视手术这项手术的确存在一定风险,我认为若无特别需要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请不要做。做近视手术这个矫正的视力只是稳定在你当初的时候,如果你不注意用眼的话,你的度数还会继续加深,会出现视力回退。这后面加深的度数,就不能跟术前给你检测的度数一致,这个变化是无法预测的。所以,做近视手术一定要慎重!!!

光明博士汉方理疗:具有发明专利,是非手术治疗的,是通过高磁疏通筋络,结合汉方专利能量膏,分解筋络瘀堵,补充营养,达到气血通畅,让睫状肌调节功能恢复,眼球自然复位,眼轴恢复正常,从而达到视力的恢复,最终解决了根本问题,做到了彻底根除近视,且不易反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1-12
所谓LASIK手术,全称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手术对象是人的角膜。过程说起来并不复杂:先在角膜中心区表面切削一个大约100-180微米厚的带蒂皮瓣并翻起,暴露皮瓣下角膜基质,然后利用高能准分子脉冲激光烧灼一定厚度的角膜基质,最后将皮瓣盖回原来的位置,无需缝合,手术结束。角膜提供整个眼睛屈光力的2/3,LASIK手术正是通过改变角膜屈光率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我国乃至全世界近视发生率都非常高,有强烈摘掉眼镜意愿的人不在少数。早在1995年,美国FDA即批准了将准分子激光用于近视眼矫治。据估计,只在 2003年一年,全美就有110万人接受了激光近视矫治手术——可见,如果这种手术是一个基于追逐利益的骗局,那么受害者将遍布全世界,整个全球眼科医学界都将是“昧着良心将患者当做小白鼠的恶魔”。事实果真如此触目惊心吗?

如同所有其他手术一样,LASIK手术也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网络文章中对LASIK手术的质疑,主要集中在该手术对角膜结构的影响以及后续发生圆锥角膜甚至失明的风险之上。事实证明,LASIK手术矫正视力的短期和长期效果都令人满意,术后晚期屈光不稳定的发生率低于1%,并非网文所称会在短期内恶化。不过,术前近视度数越高,术后发生视觉障碍并发症的几率也越高。而术后发生角膜持续变薄(膨胀恶化为所谓圆锥角膜)的几率也在1%以下(参考文献4-6报告发生率分别为0.04%,0.2%和0.6%),并非网文所称的那样成为身体里的“定时炸弹”。

实验证明,LASIK术后剩余角膜厚度是影响角膜强度的主要因素。剩余角膜基质越厚,发生圆锥角膜的风险也越小。在一项以猫眼为对象的动物实验中,研究者将猫眼分为4组分别进行LASIK和PRK(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术后对角膜后表面的前突量进行测量,证实与角膜皮瓣相比,剩余角膜基质过薄是术后角膜后表面前突形成圆锥角膜的主要原因。目前国际上以250微米为限,但低于此限是否一定会发生圆锥角膜,或高于此限就一定不会发生圆锥角膜,尚无实验数据证实。有学者对LASIK术后残留角膜基质床厚度的安全值及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的稳定时间进行研究,结果发现LASI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中央均有不同程度向前膨隆,角膜基质床越薄者前膨趋势越明显,角膜基质床越厚者1年内角膜后表面曲率稳定或回复越明显。所有病例角膜后表面曲率在术后2年与1年的比较中差异均无显著意义。可见,只要术前准备充分,术中保留足够的角膜基质,角膜后表面曲率会随时间趋向稳定甚至回复,并不会发生角膜越来越薄以致失明的问题。

如此看来,尽管LASIK手术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和风险,却也并非一无是处。在实施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往往手术本身只需要十分钟,而术前检查则要花费数小时甚至数天。只有符合手术条件的眼睛才能在LASIK术中获益,同时将风险降至最低。接受手术的患者近视情况应已保持稳定2年以上,600度近视以下矫治效果较高度近视更理想。一般来说,年龄最好不要低于21岁。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病患者不适宜进行LASIK。怀孕和哺乳期妇女也不能接受这项手术。术前要进行角膜厚度测定,正常角膜厚度应在490微米至650微米之间。瞳孔直径不宜过大,否则术后易发生眩光等问题。另外,还要排除其他眼部疾患如感染,青光眼等情况。总之,审慎地评估,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手术安全的前提。

至于“为什么医生自己不去做LASIK,却还要戴着眼镜?”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奇怪。就好比整形科大夫并不是个个都要割双眼皮垫鼻子隆胸削下巴,卖坚果的小贩一日三餐并不都拿糖炒栗子当饭吃一样,需求才是第一位的。何况,据我所知,爱美的医生们去做LASIK的并不少见。
第2个回答  2014-11-12
不这么样,除了要冒手术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外,其效果和戴眼镜差不多。没有特别需要,最好不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