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颗数12颗代表什么

如题所述

12颗表示十二因缘。

《大毘婆沙论》将《发智论》所确立的时分缘起,按三世二重因果释义为分位缘起,此十二因缘学说为《俱舍论》所继承:

1、无明:过去世烦恼带来的惑,蒙蔽了真如本性,所以叫无明。

2、行:过去世身口意造作的一切善业或者不善业,其中包括身行、口行、心行。

3、识:其中包括六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2]。

4、名色:名即是心,指心只有名相而无形质;色指身体,指托胎后至第五个七日,身体各部分如手脚等都已形成。

5、六入:指在名色之后,各种感觉器官和思维功能都已产生,叫做六入,即六根。

6、触:出胎以后,至三四岁时,六根虽能接触六尘,但是未有苦或乐的想法,叫作触。

7、受:从五六岁至十二三岁时,六根能分别六尘中的好恶境界,但是未能起贪淫之心,叫作受。

8、爱:从十四五岁至十八九岁时,贪图享乐等境界,但是未能广遍追求,是名为爱。舍受的本性是宁静的,而这也能成为爱的目标。

9、取:从二十岁后,贪欲转盛,到处追求五尘境,叫作取。

10、有:因为追求诸境而引起善恶业,积集牵引,产生三有的结果,叫作有。

11、生:指因为现世的善恶之业,未来世还在六道四生中受生,叫作生。

12、老死:指在未来世受生之后,五蕴之身,成熟后又开始败坏,叫作老死。

扩展资料:

在不同佛经中,记有不同数量的佛珠,各有不同的表法意义。数量愈多者,则结构愈多样、复杂。

1、14颗:表示观世音菩萨十四种无畏功德。

2、18颗:表示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3、21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以及佛果,共二十一个次地。

4、27颗:表示二十七贤圣,即十八有学与九无学。

5、36颗:表示息灭烦恼,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计十八种,六根之中又有好、恶、平合计十八种,共为三十六种烦恼。与108颗意义相同。

6、42颗:表示菩萨修行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7、108颗:此数量最为常见。表示息灭烦恼,三十六种烦恼又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8、1080颗:表示息灭烦恼,十法界之一百零八种烦恼,合为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以上略举常见之数目,仍有其他数目存在,但不论数目多寡,佛珠作为表法用具,能因手持、配戴时提醒修行人的身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十二因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4
如果算佛头十二颗的话佛珠就是十一颗代表了十一力,谓阿弥陀佛加持念佛行者之十一种力用。即大慈悲力、大誓愿力、大智慧力、大三昧力、大威神力、大摧邪力、大降魔力、天眼远见力、天耳遥闻力、他心彻鉴力、光明遍照摄取众生力等,以此十一力故,尽除一切魔事。此中,大慈悲力与大誓愿力二者,乃弥陀之因力。如果不算佛头十二颗,那就代表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就是从无明到生死彼此成为条件或因果联系的12个环节:①无明,即无知;②行,由无明而产生的善与不善等行为(意志);③识,相当于托胎时的心识;④名色,相当于胎中的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形体;⑤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心)等6种感觉器官;⑥触,相当于出胎后开始接触外界事物;⑦受,即对苦乐等的感受;⑧爱,即生起贪爱等欲望;⑨取,指追求色、香、味、触等;⑩有,即生存的环境;⑾生,即来世之再生;⑿老死,是人生的终结。其中,①②是过去因,感现在果;③~⑦是现在果;⑧~⑩是现在因,感未来果;⑾⑿是未来果。十二个环节前后之间互成因果,互为生灭条件,是涉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的总的因果循环链条。原始佛教在分析苦难和造成苦难的原因时,提出此说,认为众生之所以有生死轮回种种痛苦烦恼,根源在于无明,只要破除无明,就可以灭除生死轮回的痛苦而获得解脱。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8-25
  佛珠12代表《“十二因缘”。》

  一.无明(梵语avidya)-无始烦恼。谓无始以来,妄识于事理迷暗愚痴,无所明了,故名无明。无明有二:根本无明和枝末无明,根本无明乃菩萨所断;枝末无明乃凡夫所修。
  二.行(梵语samskara)-造作之义,即指所造作之善恶诸业。由于两种无明为缘,遂引起造作种种善恶之事业。若起无贪、无嗔、无痴等善心,则造善业;若起贪、嗔、痴等烦恼之心,则造恶业。吾人无始以来造业无边,故八识田中之种子亦无量无边。
  以上两支,属过去因缘,无明是缘,业力是因。因缘和合,遂感生现在苦果,即是吾人五蕴报身。
  三.识(梵语vijnana)-本识揽渧。即第八识揽父精母血二渧,名三和合,此为一期生死之开端。
  四.名色(梵语nama-rupa)-识暖胚团。名指心识(初投胎之神识),色指形体(父精母血凝成之胚团)。是说明一念爱染,投入母体为名,揽父母赤白二渧,外托暖气成胎为色,此是胎相初成之位。
  因六根未成,识心未能显发了别之功德,但有心之名,无心之用,故不称为心,而只称名,且初投胎之时,形体未全,五官未具,不便称身,故只称色。
  五.六入(梵语sad-ayatana)-扶尘具形,指眼等六根而言。在母胎十个月中,由名色逐渐六根成长完备,于出胎后,对六尘境界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从名色,而六入,至出胎,中间总共有三十八个七日,皆属胎中位所摄,此为吾人一期生命受用之自体。
  六.触(梵语sparsa)-根摄境界,接触之义。根尘和合而成触,此即出胎之位。谓十月圆满出胎,六根遂于外境相接触。当婴孩自出生到二三岁时,天真纯洁,六根对境,但起单纯知觉,当无憎爱分别。
  七.受(梵语vedana)-苦乐舍感,即是领受之义。领纳接触六尘境界,内心所感受的违顺等境,生起苦乐感受。当四五岁到十岁左右,年纪稍长,知识渐开,对于饮食衣服玩具等,皆有所求,且能分别好丑,当未生贪爱之心,这是对境所生的一种情绪。
  以上五支,总为五蕴报身,即过去因缘(无明与行)所引生之现在苦果。既有此五蕴假身,则炽然起惑造业,随之又成现在因缘,将引生未来之苦果,详情如下:
  八.爱(梵语trsna)-因受生著,即是贪爱。因感受引起之执著。当十一、二岁到十八、九岁之时,已将成年,欲望既开,对于五欲六尘,自然心生贪爱,对于乐受顺境,则起贪爱之心;于苦受逆境,则生憎恶之念。
  藏经云:“贪爱如水,能润生死。”
  楞严经云:“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
  高僧大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
  此为对境所起的一种贪染心。
  九.取(梵语upadana)-因执追求,即妄取也。约二十岁后,血气方刚,贪欲转盛,于一切境,广为追求,是名为取。此为贪污欲境的一种强烈趋求。
  十.有(梵语bhava)-业牵后有。由爱取二支惑,遂发种种善恶之业,感生未来有生有死之果报。以上三支,爱取又为缘,有支又为因支,因缘和合,又生未来之果。如是有因有果,故名为有。
  十一.生(梵语jati)-倒识投胎。此身寿命终时,第八识在一切有情中,依其业力牵引,再去投胎受生,此为未来受报之一种活动。
  十二.老死(梵语jara-marana)-生后苦死,即衰老死亡。万法无常,有生必有死,身坏命终名死。众生莫不皆有死,却未必皆历衰老(夭折与横死),故合老死为一支。自生至死,其间不免种种忧悲苦恼,此为未来受报之一种结果。
  如以上所说,十二因缘包括过去因缘(无明与行二支),现在苦果(识、名色、六入、触、受等五支),现在因缘(爱、取、有等三支),未来苦果(生、老死等二支)。是为双重因果,此为佛陀说明吾人生死相续的一种铁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