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大年30吃什么?

如题所述

北方过年风俗大观礼 大年三十吃饺子   “小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首老北京的民谣是否唤起了你儿时的记忆?  北京人过春节,从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就开始了,故有“送信的腊八粥”之说。腊八过后就要准备过年了,写春联、剪窗花、买挂钱……虽然这些过年的礼俗如今离我们越来越远,但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我们却不能忘记。  今年春节又恰逢西方的情人节,在这个中国人举家欢庆日子里,又增添了为爱人送上美好祝福的浪漫气息,可谓双喜临门。这不但可以为大家扫去过去一年落在身上的倦怠,也预示着虎年喜事连连的好年景。  过年的老礼儿  春节前奏曲 腊月  进入腊月,便标志着距离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只有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里,各种迎接新年的民间习俗悉数登场。  农历十二月为“腊月”,古时候也称“蜡月”。这种称谓与自然季候并没太多的关系,而主要是以岁时之祭祀有关。所谓“腊”,本为岁终的祭名。汉应劭《风俗通义》谓:“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因为接踵而来的祭祀活动,腊月又成为“祭祀之月”。  而一年当中,为什么只有农历一月被称为正月,十二月称为腊月?这要追溯到秦代。“秦人岁终祭神曰腊,故至今以十二月为腊。始皇当年御讳曰政,故至今读正月为征。”这段文字的意思是,之所以把十二月叫腊月,是因为古时候这个月是用腊肉祭拜祖先的日子;之所以把正月叫征月,是为了避讳秦始皇的名字嬴政的“正”音。  腊月是一年之岁尾,正值寒冬。民谚云:“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正是言其冷。这时冬季田事告竣,故有“冬闲”之说。农事上是“闲”了,但人们生活的节律并未因此而放慢,人们怀着愉悦而急切的心情加快了向春节迈进的步伐。  春节,是中国人传统的三大节中最为隆重的一节。而腊月,正是迎接春节的前奏曲,在这个前奏曲里有着丰富的内容。首先从喝腊八粥开始,然后人们要扫房、请香、祭灶、封印、写春联、办年货,直到除夕夜。广义地说过年,应该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甚至可以说从喝腊八粥就开始了,一直要过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结束。而过去一些官宦人家,甚至还有拖至二月二“龙抬头”那天过年才算结束。  饺子的历史  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此后,人们便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  春节进行曲 正月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  “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即改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时间。  如颛顼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使用殷历,殷历建丑,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使用周历,周历建子,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使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农历十月初一为元旦;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孙中山从上海到南京就职前一天,南京参议院决定改用阳历,并以中华民国纪年。但阴历相沿已久,且有利于安排农事,因此,民间仍偏重阴历。   第一乐章 拜年  正月初一这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里祝贺新春,这在旧时称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倘若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这个习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的《燕台月令》曾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大户人家还会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  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如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另外,古时还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则是平辈相互道贺。早在清朝时,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曾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这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团拜”。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第二乐章 聚财  为什么守岁,可能很多人不知其中“味”。大年三十,吃完年夜饭放炮仗,全家要团圆守岁、接神、包饺子,不到天明拜年不许睡觉。这在老家儿,有新旧交替之际珍惜光阴的意思,小孩儿则是为父母尊长延寿。  值得一提的是,北方人过年吃饺子,也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同时,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  吃完饺子,长辈就要给孩子们分“压岁钱”了。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曾写到:“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长辈给晚辈红包,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  早年间,送压岁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此外,每到过年,人们还会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清代顾禄《清嘉录》写到:“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正月初五也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俗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 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10
中国北方大年30吃饺子。
一: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
二:在除夕的交子时分,人吃了饺子会通身添力,然后,男女老幼齐鸣鞭炮,帮助天神除掉厉鬼,再虔诚地贴上新的灶王爷画像,并在财神爷和灶王爷的画像前供奉上以饺子为主的美食,取意来年平安吉祥财源滚滚之意。这就是“爆竹声声除旧岁(祟)”这一习俗的由来。
第2个回答  2013-12-20
我是山西人,我们大年30吃的没什么特别,除了山西经典的面食以外,就是鸡鸭鱼肉了
第3个回答  2013-12-20
饺子
第4个回答  2013-12-20
饺子、哨子面、菜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