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的生平(曹雪芹的一生概括)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6-16

曹雪芹的生平
一、曹雪芹:
,我国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汉人。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是为旗人。中国长篇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二、家族;
1、曹雪芹的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
2、康熙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曹寅病故,其子曹_、曹_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
3、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_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曹_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4、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
三、自身晚年经历:
1、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
2、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
3、到了这一年的除夕,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而《红楼梦》一书也未能完成。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1764年两种说法。
四、主要功绩:
1、曹雪芹是一位人。他的诗,立意新奇,风格近于唐代诗人李贺。他的友人敦诚曾称赞说:“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又说:“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但他的诗仅存题敦诚《琵琶行传奇》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
2、曹雪芹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兀奇峭的石头。敦敏《题芹圃画石》说:“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磊时。”可见他画石头时寄托了胸中郁积着的不平之气。曹雪芹的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小说的创作。他的小说《红楼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最高峰,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可惜,在他生前,全书没有完稿。今传《红楼梦》120回本,其中前80回的绝大部分出于他的手笔,后40回则为他人所续。80回以后他已写出一部分初稿,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流传下来。
4、曹雪芹另著有《废艺斋集稿》。共分八册,论述问题包括印刻、编织、园林、风筝、烹调、脱胎手艺、印染等。
扩展资料:
对曹雪芹的评价:
一、周汝昌:
1、曹雪芹的一生,是不寻常的,坎坷困顿而又光辉灿烂。他讨人喜欢,受人爱恭倾赏,也大遭世俗的误解诽谤、排挤不容。
2、他有老、庄的哲思,有屈原的《骚》愤,有司马迁的史才,有顾恺之的画艺和“痴绝”,有李义山、杜牧之风流才调,还有李龟年、黄_绰的音乐、剧曲的天才功力他一身兼有贵贱、荣辱、兴衰、离合、悲欢的人生阅历,又具备满族与汉族、江南与江北各种文化特色的融会综合之奇辉异彩。所以我说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代表形象。
二、胡德平:
英国人讲,宁愿失去英伦三岛,不愿失去莎士比亚。曹雪芹和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一样,用文学的火把给人以真情,给人以温暖,给人以诀别旧制度的勇气。
三、蔡义江:
曹雪芹是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成就,比之于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普希金、托尔斯泰都毫不逊色。
参考资料来源:曹雪芹-百度百科
曹雪芹的一生概括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1]
,生于南京,约十四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_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至雍正六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关于曹雪芹的介绍
曹雪芹,中国清代伟大的文学家,名沾,字梦阮,号雪芹,曹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河北丰润,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曹雪芹在富贵荣华中长大。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曹雪芹的高祖因随清兵入关有功得受官职。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的曹_和曹_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余年之久,颇受康熙帝宠信。曹家也因此成为当时财势熏天的“百年望族”。康熙六次南巡,其中四次由曹寅接驾,并以织造府为行宫。《红楼梦》中提到江南的甄家“独他们家接驾四次”暗示的正是这一宠信。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多次打击,曹_被革职入狱,家产抄没,举家迁回北京,家道从此日渐衰微。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更清醒地认识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实质。从此他生活一贫如洗,但他能诗会画,擅长写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乾隆二十七年,幼子夭亡,曹雪芹陷于过度忧伤和悲痛,到这一年的除夕,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和二十九年两种说法),入葬费用由好友资助。由于至今尚末清楚的原因,曹雪芹的红楼梦只留下前八十回,也有人说,曹雪芹也写了后二十八,但是高庙不让它出世,所以,就把曹雪芹写的后二十八毁了,让高鹗代写并把全书定位一百二十回。现存最早手抄本是乾隆甲戌年的,但只有不连续的16回。后来又发现了若干手抄本,较重要的如乾隆庚辰年抄本,今存78回。这些手抄本都题名《石头记》,并且有署名“脂砚斋”等人的许多评语,所以又被称为“脂评本”,简称脂本。脂本何以出现并流传,尚有争议。
曹雪芹后代子孙现状
正史记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任江宁织造,是康熙皇帝的宠臣。康熙六次南巡到南京,有四次住在曹寅的府第,所以《红楼梦》里提到“四次接驾”,渲染为无上荣耀的盛事。至于当时曹家的“织造府”地址,就在现今南京城区利济巷大街一带,这是有史籍和地方志明确记载,并经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红学家吴新雷查考核实过的。试想,如果曹家住在离南京城区40公里的偏僻农村怎能接待皇帝,怎能“银子花的淌海水似的”?!再说,曹雪芹仅有一个年幼的儿子,而且死在曹雪芹之前。他的至交好友敦诚《挽曹雪芹》诗中有句云:“孤儿渺漠魂应逐”,并有注云:“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因此,有专家认为“曹雪芹后代”,真是痴人说梦话,可笑之极。但是,关于“曹雪芹后代之谜”的说法很多:1、有人称“毛猴曹”的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曹仪简老先生是曹雪芹第十九代族人;2、离南京城区40公里处的江宁陆郎镇花塘村,有一个地名叫曹上村,村里有一位86岁的老人曹宏德,自称:“我爷爷对我说过,我的祖先是曹雪芹”——曾被大肆宣传。
详情
    官方服务
      预约搬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