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上的独居人群中,青年的比例越来越大,社会上把这一群体叫做“空巢青年”,请问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空巢青年”作为广受讨论的热词,戳中了许多青年的生活痛点。但我认为,其与“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独居人群存在本质不同,应以平常心对待。既不必夸大其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也不应忽略其所折射出的青年生存困境。
在我看来,“空巢青年”是多方因素下产生的自然结果:
首先,“空巢”是青年的自主选择。他们远离家乡,放弃熟悉的社交圈,是对梦想的追寻,更是对奋斗人生的选择。
其次,“空巢”是成长的必经阶段。现在青年大多异地就业,父母不便或不愿来大城市与子女同住。从离开原生家庭到构建自己的“爱巢”,必然要经历“空巢”期,而这是青年成长、独立的必经阶段。
最后,“空巢”是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口和各方资源向大城市集聚,大城市能为青年带来的工作机遇、工资待遇、发展前景是小城市不可比拟的,其就业吸引力越来越不可抗拒。
因此,青年的“空巢”是自主性的,阶段性的,也是潮流性的,并非社会“顽疾”。但不可回避的是,“空巢”对于青年来说确实有着难以言表的艰辛。一方面,青年背井离乡,社交密度稀薄,导致其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另一方面,他们多受经济条件、外来政策等方面的限制,普遍面临居住条件差的问题。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帮助青年度过困难的“空巢”期呢?
第一,击退孤独,拥抱社会。青年自身可以通过读书学习、健身娱乐等方式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可以主动社交,增加与父母亲朋的交流破除“孤独感”;企业、社会中的青年组织可以通过开展交友、义工等活动,引导青年融入社会。
第二,改善条件,优化环境。政府可以通过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率,放宽公租房、廉租房限制条件等,向青年提供可负担的稳定住所。市场也可以根据需求,多提供一些设施完备的小户型住房,帮助青年改善生活环境。
第三,城乡一体,均衡发展。国家可以通过中小城市崛起、乡村振兴等政策,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地区资源均等化,也可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青年回乡创业,让青年在家乡也可获得同等的发展机遇,让大城市不再是青年的唯一选择。
总之,“空巢青年”是奋斗中的青年,唯有“空巢”不“冷巢”,“空巢”不“空心”,才能让他们在“独行”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人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