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好点的诗?

经典点的```

南唐李后主的 《 又》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离别诗
不愿你走,时间为我停留;思绪如依依拂柳,荡漾我心头。不愿你走,爱恨亦悠悠,情如梦镜般神游。别离,往事依旧,别离,故人挥手,别离,夕阳映映,别离,落红亦悲愁。

相约黄昏后,心要走,人难留。挥泪饮苦酒,豪情溢觥筹,泪洗眼,何须问原由?

送别诗【隋】隋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孤雁儿
李清照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里三
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
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
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忺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
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点绛唇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浣溪沙
李清照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西施
曹雪芹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凤求凰·琴歌
  有美人兮, 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旁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水龙吟

【宋】 苏 轼

似花还似非花,
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
思量却是,
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
困酣娇眼,
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
寻郎去处,
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
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
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
二分尘土,
一分流水。
细看来,
不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

钗头凤

【南宋】 陆 游

唐琬,原是陆游的妻子,夫妻本来也
是情投意合,后因陆母反对而分开。
陆游独游沈园,无意中遇到唐琬和其
丈夫赵士程,不由感慨万分,写下了
著名的《钗头凤》一词。唐琬看后,
失声痛哭,归回家中也写下了后一首
《钗头凤》,不久就郁郁而终。他们
二人大概是“有缘无分”最典型的例
子了。

红酥手,
黄藤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莫、莫!

【附】

钗头凤 唐琬

世情薄,
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
泪痕残。
欲笺心事,
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
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
夜阑珊。
怕人寻问,
咽泪妆欢。
瞒!瞒!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02
有意境的诗均可成为好诗!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和《清平调》三首
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曾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表面上看清平调文采比静夜思好的多,这点已经是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但是静夜思的意境却比清平调高得多,因此静夜思在艺术成就上要高。诚然两首都是好诗,但是静夜思更好!
床前明月光(写得是月光,请注意,什么是月光。同样参照当时帝王的腐败,也有引申含义,“床前明月光”有讽刺皇上贪图美色,朝政一片黑暗,“光”也有“丧尽”的意思。这个从古人的“明镜高悬”可以得知)。

疑是地上霜(另外的一层意思讽刺当局的糜烂,导致学子的心皆成了寒霜,“地”有野的意思,满地都是寒霜,到处都是埋没的人才。还有就是讽刺当局的黑暗,“光”成了“霜”,一比就知道黑到什么程度,其它的意思就不赘述了)。

这里要注意是两种景色,月光和月亮是两种概念。比如说你的人和你的人影是两种含义。

举头望明月(“举”在古代,有科举制度的含义,“头”音同“投”,举头望明月,第一层意思是看月亮,第二层意思呢,自己想想看,结合当时科举腐败看看。)

低头思故乡(低头思故乡当然更加简单了,结合李白受挫折和离乡背井来看,你觉得这种感情真挚么。低头另外有一种对腐败无奈的感觉,所以说李白含蓄,就算讽刺人也不露痕迹的。同样低头也表达诗人原本高昂的斗志已经消磨尽了)。
而清平调的赏析是
  第一首,一起七字:“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想”字有正反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若非”、“会向”,诗人故作选择,意实肯定: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象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第二首,起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不但写色,而且写香;不但写天然的美,而且写含露的美,比上首的“露华浓”更进一层。“云雨巫山枉断肠”用楚襄王的故事,把上句的花,加以人化,指出楚王为神女而断肠,其实梦中的神女,那里及得到当前的花容人面!再算下来,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可算得绝代美人了,可是赵飞燕还得倚仗新妆,那里及得眼前花容月貌般的杨妃,不须脂粉,便是天然绝色。这一首以压低神女和飞燕,来抬高杨妃,借古喻今,亦是尊题之法。相传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宫人手托的水晶盘中歌舞,而杨妃则比较丰肥,固有“环肥燕瘦”之语(杨贵妃名玉环)。后人据此就编造事实,说杨妃极喜此三诗,时常吟哦,高力士因李白曾命之脱靴,认为大辱,就向杨妃进谗,说李白以飞燕之瘦,讥杨妃之肥,以飞燕之私通赤凤,讥杨妃之宫闱不检。李白诗中果有此意,首先就瞒不过博学能文的玄宗,而且杨妃也不是毫无文化修养的人。据原诗来看,很明显是抑古尊今,好事之徒,强加曲解,其实是不可通的。

  第三首从仙境古人返回到现实。起首二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倾国”美人,当然指杨妃,诗到此处才正面点出,并用“两相欢”把牡丹和“倾国”合为一提,“带笑看”三字再来一统,使牡丹、杨妃、玄宗三位一体,融合在一起了。由于第二句的“笑”,逗起了第三句的“解释春风无限恨”,春风两字即君王之代词,这一句,把牡丹美人动人的姿色写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带笑,当然无恨,恨都为之消释了。末句点明玄宗杨妃赏花地点──“沉香亭北”。花在阑外,人倚阑干,多么优雅风流。

  这三首诗,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而最突出的是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如“云想衣裳花想容”,又似在写花光,又似在写人面。“一枝红艳露凝香”,也都是人、物交溶,言在此而意在彼。读这三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不待什么刻画,而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这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无怪这三首诗当时就深为唐玄宗所赞赏。
第2个回答  2013-12-02
凝华串露命何微 风动迸溅草上飞
树志宁为孔夫子 枯身依然羡腊梅
愁心点点皆傲骨 繁若秋叶落纷纷
桃花突绽如地火 燃我心头四万年
引得北雁南飞过 会把豪情寄九天
我本无心归四海 只作浅水戏龙差
余之不存日月碎 凤鸟亦会落九天
海之仙山谓蓬莱 其之青碧甚于蓝
山之巨石皆怪状 欺我落魄之魂灵
惭感有僧渡东海 愿为尔等平波涛
风将止 心未老
十年寒暑鱼共舞 八千里路水迢迢
十月闻林有鬼哭 我自问之相搀扶
百只妖物栏我道 吾之拔剑亦逍遥
又有鬼火相随 身敢为我等作后尘
英豪只为当时录 唯有仙界纳古今
粱园虽好犹不恋 只要天上人间布公道 开诚心
时如飞箭潇潇然 念吾失志何感叹
八千愁字满天飞 弥空乱舞坠星辰
天地伦常无意乱 难得人间有鬼神
定有血史满山河 只今惟作痴儿空明志 (红先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12-02
楼上的你复制的太恶心了!!!

个人认为这首真的很不错!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第4个回答  2013-12-02
李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