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如题所述

圣诞的真义:纪念道成肉身的耶稣:「耶稣」这名字在希伯来文中是「拯救者」或「神的帮助」之意。他的门徒称他为「弥赛亚」或「神的受膏者」。「基督」是「受膏的那一位」之意。早在耶稣降生之前七百多年,先知以赛亚已预言:「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赛七:14)「以马内利」就是神与我们同在之意,说明神临到人间。

由於耶稣的诞生是由圣灵降临在童贞女马利亚身上而怀胎,所以耶稣即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他的降生应验了旧约圣经中许多的预言。有关基督从童女而生,降生的时间地点,降生前的先锋预备和预取的名,降世后成人子所受的待遇,以及降生的目的,都不迟不早地按父神旨意成全,一一应验了众先知的预言。

一般以为「公元」是以耶稣降生那年为始计算的,公元本身是历史上记载耶稣降生的划时代标帜。「基督耶稣降世」应该是圣诞节的头条新闻,因为这是天使向惧怕的牧羊人所报的大喜消息,这信息是关乎万民的。唯有耶稣基督才是唯一的「救主」,他是「神子」为把人类从罪恶里拯救出来,才降生成「人子」,这就是「道成肉身」的耶稣。

纪念为人舍命的救主:「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若没有主耶稣的降生,也就没有舍命赎罪这回事了。救恩的中心是主在十字架上的流血救赎,而十字架的中心是神的爱。关於十字架的救恩,在圣经中有很多预言和预表,从亚伯献祭起,直到主耶稣和门徒最后一次晚餐,都直接或间接地预言和预表,一致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各各他的十字架。主耶稣的舍命救人,「这一切的事成就了,为要应验先知书上的话。」(太廿六:56)。他虽是至高者,却为人类的罪,降生在最卑贱的马槽里,生长於平凡的木匠家,为传福音给心灵贫穷的人,谦卑顺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因他受的刑罚,使信他者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使凡接受者得医治,只有藉著神的羔羊——无罪的耶稣,才能除去世人罪孽,成全神的救恩,因此在纪念圣诞同时,切勿忘记他降世的目的。

纪念复活升天的基督:主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他甘心为罪人受死,并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复活之后曾先后十次显现给抹大拉的马利亚、十一个使徒和一些门徒看,甚至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复活后四十日之久,在使徒们众目睽睽之际,忽然有一朵云彩把他接去,他升天了,他在天上为众圣徒代祷和预备将来的住处。主耶稣的降生既是一个神迹,主基督复活又是另个神迹,因他不但有复活事实的铁证,也应验了旧约圣经的预言,「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腓二:9-11)复活的基督,是我们信仰的中心,只有相信从死里复活的救主,才能得救。当我们庆祝圣婴之降生,更重要是相信他是复活之主,他也把复活的生命赏赐给属他的儿女。

纪念必定再来的君王:主耶稣再来是一个肯定的事实,这个真理是新约圣经的一个重要主题,平均新约圣经每二十五节就有一节论及主再来的事。主耶稣在他死前和复活后,曾超过二十次以上用预言、应许、比喻等不同方式宣告他还要再回来,这个真理可以说是他一切教训的骨和肉,也是所有基督徒有福的盼望。

圣经说:「看哪!我必快来,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启廿二:12)他第一次降生,是义者代替不义者,无罪者代替有罪者,也就是替死换生,救人灵魂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但是救主降生到今日已快两千年,主再来的日子确实近了,审判的时候已经快到了,这对全世界应当敲起警钟。升天的时候,他怎样往天上去,他还要怎麽样来,但这次降临的耶稣要做万王之王,万主之主,他还要来接凡属於他的人到他现在预备的地方去。主耶稣亲自说:「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约十四:2-3)同时基督再来还要审判罪人,他现在还没有回来,这并非耽延,乃是宽容,不愿一人沉沦,乃愿人人悔改。

耶稣基督降生在这个世界,并非一乐园,当你鸟瞰这人世时,你会发现它充满著罪恶、黑暗、和痛苦的人间,这都是因为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犯罪所致。但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赐给我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神差他的儿子第一次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叫人因他得救。所以耶稣降世的那夜晚,是神圣、至善、安详、喜乐、它蕴含著温暖和光明,为那些沉溺在黑暗、不幸中的人们带来了安适、慰藉及力量,也带来了永恒的祝福。未知你是否已经完全脱离了罪恶的捆绑?有否清扫你的心房迎接这位救主呢?只有耶稣基督的权力才能使人类的心灵得真正的自由,所以圣诞是一个自由的生日,也是奇妙伟大的诞生。

今天,只要你悔改自己的罪,相信他,接受他做你个人的救主,你的罪就被赦免了,你与上帝就恢复了那起初和睦的关系,你就得了永远的生命。今天你接受耶稣在你的心里,今天就是你的圣诞节,愿上帝今年赐给你一个特别的圣诞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6
圣诞节的影响

北欧

德国和荷兰在12月6日庆祝类似英语国家的圣尼古拉斯日.荷兰语称作Sinterklaasavond(圣尼古拉斯事件)的日子要比圣诞节重要的多,虽然近年来,一些荷兰人也开始庆祝平安夜和圣诞老人。

Sinterklaas这一形象是由真实的圣尼古拉斯和英国以及美洲的圣诞老人综合演化而来,Sinterklaas会在12月5日给企求礼物的小朋友带来礼物。他的装束是红色的主教外套和主教发冠,骑着一匹白色骏马在房顶间穿梭,Sinterklaas有一群被称为'zwarte Pieten'(黑彼得)的喜爱恶作剧的助手。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部分地区,令人小朋友感到恐惧的Knecht Ruprecht也会出现在传说中。

在德国,圣诞节的庆祝在大部分地区仍然是传统之一。德国於12月25日时,有点类似中国的新年,一家人会一起吃晚餐,饭后一起听音乐和谈谈这一年的生活情况,且小孩会於学校美劳课或是闲於时间自行制作手工艺品,或者利用自己的零用钱,买礼物送给父母亲,来渡过圣诞节。然后12月26日时,会有亲戚到你家作客或者是你父母带你拜访亲戚家,有点像中国的初二回娘家。在圣尼古拉斯日后,圣诞节基本是属于儿童们的节日,一般真正的圣诞礼物送出日期是发生在圣诞前夜,在简单的晚餐后圣诞礼物会被放置在圣诞树下。而圣诞大餐传统上要在12月25日享用,主菜一般是家禽(典型的例子是一只烤鹅)。圣诞礼物是与圣尼古拉斯长的很像的Weihnachtsmann(直译圣诞老人)带来的,或者有时候由Christkind带来-一位可能是或可能不是代表婴儿时期耶稣的顽皮的小朋友。商业上,Striezelmarkt绝对是一个全世界的圣诞礼物制作中心,这也是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地区的骄傲,巧妙制作和印刷的产品被销往世界各地。不过近年来随着中国玩具的大量涌入,给德累斯顿当地的企业带来了不少的压力。甚至有些公司开始打算把车间转移到东欧、土耳其甚至亚洲地区,以提高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力。

在瑞典,传统上公司会在圣诞节前一星期邀请员工参加一个圣诞sm?rg?sbord午餐(julbord或jullunch)。为了防止圣诞节期间可能导致的食物中毒,瑞典报纸传统上每年都要不遗余力的作一些实验室试验有关的报道,警告市民冷肉和蛋黄酱这些东西不要放在室温条件下以防变质。圣诞节在瑞典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享受美食时节,圣诞节盛宴上的重点还是以烘烤火腿为主,但是哪一天享用它在不同的地方却也不同。不过在瑞典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那就是圣诞前夜这一天也就是12月24日下午3点准时收看迪士尼的特别节目。

挪威的圣诞大餐会在12月24日举行,然后"Julenissen"会带礼物给表现好的小朋友。经过安静的与家人团聚的12月25日,节礼日后会有另一场大型庆祝,儿童们会在此时在邻居中挨家挨户接受款待。Joulupukki(或圣诞山羊)是芬兰版的圣诞老人。他坐在驯鹿拉的雪橇里给表现好的小朋友发送礼物。

南欧

意大利人的圣诞节柔合了现代传统及罗马祖先遗留下、庆祝Natale(译者注: 圣诞节的意大利文)的习俗。圣诞的降临节同日从古罗马的神农节(Saturnalia) 中的异教徒庆典由来的可能性,而她们的假期就从这天开始一直到显现节。食物、宗教仪式、圣诞摆设和送礼都是重点项目。在某些地区,礼物是由La Befana (译者注:意大利传说送礼物给小朋友的老妇)于显现节时送出的,其他的地区则 由小耶稣于圣诞节或平安夜送出。而近年,他们的位置渐渐被Babbo Natale- 一个像圣诞老人的人物-取代。

在希腊,纵然树木是要进口的,但船是圣诞的传统象征。

中欧

在捷克共和国人们主要是在12月24号或圣诞夜(?tědry den意思为慷慨的一天)庆祝圣诞节,这天晚上大家会相互赠送礼物.虽在12月25号和26号也可以.根据传统,礼物是由Je?í?ek("小耶稣")或带来的.为了使节日更丰富有趣,很多古老的圣诞传统保存了下来.人们被告诫在正式的晚宴准备好前,圣诞夜里不能吃任何东西,为了能看见闪闪发亮的烤猪.礼物被安置在圣诞树下(通常是云杉或松树).人们将会在晚餐后开启自己的礼物.

另外捷克的圣诞传统习俗还包括对来年的预测.他们将苹果切开,如果第一下能看见苹果核就预示来年具有好运气,如果没有就表示来年的不顺.女孩们将她们的鞋子从肩头抛过,如果鞋尖指向门的方向,就预示着女孩来年将会出嫁.另一个传统是将一点熔铅倒入水中,根据铅在水中形成的形状来猜测来年的运式.

在波兰,圣诞夜是宴会的第一天.宴会是从圣诞夜第一颗星星出现时开始的,然后大家开始互赠礼物.在第二天人们会走访亲戚朋友们.

在斯洛伐克,圣诞节是一个大型的家庭,食物,宗教庆典.2001年,一个大型的耶稣诞生场景在布拉迪斯拉发造建并展出,还计划将它封装以在其他城市展出.

东欧和俄国

在东欧,斯拉夫的乡村有个传统称为「森林爷爷」(Ded Moroz).根据传说,他乘著神奇的"三驾马车"(一种装饰华丽由三只马拉动的雪橇)旅行,并且分送礼物给小孩子们。他被认为是圣诞老人更胜於是圣尼古拉斯的后代。

经过数十年共产党政权的打压后,从1992年开始,圣诞节庆祝在俄国重新复苏。圣诞夜的「神圣晚餐」包含十二道菜肴,每一道都是为了纪念耶稣的门徒。虽然俄国的传统有些被转移到新年,但大多数仍被保留至今日,例如:拜访并给「森林爷爷」和他的「雪女」的礼物。许多现存的俄国圣诞节习俗,包括圣诞树或是「yolka」,都在彼得大帝十八世纪末期的西游之后流传开。

在波兰,圣诞夜是斋戒的第一天,然后,在第一颗星星出现,交换礼物之后人们便开始享受。而接下来的日子通常是用来拜访朋友的。

英国

为了庆祝圣诞节所装饰的房子(英国西南部)圣诞拉炮(Christmas cracker)是一种庆祝圣诞节不可或缺的形式,而圣诞童话闹剧(pantomime)更是风行於年轻的家庭中。节庆Nine Lessons and Carols在剑桥是一个很流行的宗教活动。自从西元1947年开始每年挪威首都奥斯陆都会赠送一棵云杉树给英国人民作为表示英国於二战支援挪威的感谢之意。这棵树立於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鸽子广场, Trafalgar Square)而且是全英国最知名的圣诞树, 象征着英国和挪威人民之间的友谊。

北美

除了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出现法国式的圣诞老人Pere Noel之外,在美国和加拿大,圣诞老人的习俗基本上是相同的。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摆放圣诞树和滑冰场的盛大溜冰活动、华盛顿的给白宫上圣诞装饰的的活动,是美国圣诞节中最亮丽的风景线。北美防空联合司令部在每年都会跟踪圣诞老人在全球的行程,这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在墨西哥,posada是诸多非宗教式的圣诞节庆祝活动中的最亮点。在九天中,一群群城镇市民挨家挨户地走访,象征着刚出生的耶稣的拜访者。人们还在特定时间在家中玩从pi?ata中打出圣诞礼物的小游戏。

南美

在天主教盛行的南美,圣诞节的庆祝活动充满着宗教主题。在这些国家,世俗的风俗和互赠礼物是欧洲和美洲土著人传统的混合体,并且正越来越多的受到了美国文化的影响。 在哥伦比亚赠送礼物的传统中有一个为孩子们带来礼物的"El Ni?o Jesus" (小基督),在智利成了"Viejo Pasquero"(圣诞老人),在巴西有被称为"Papai Noel",后两者与通常意义上的圣诞老人有很大联系。南美洲的圣诞老人穿的更加凉快,这或许与南美温暖的圣诞节有关。圣诞老人可以通过很多方法在晚上进入孩子们的房间,从梯子到跳跃床,应有尽有。在阿根廷,人们在一月六日,当地的“三圣节”("Three Kings Day")赠送圣诞礼物,那时是孩子们在去伯利恒朝圣的路上遇见的圣者用点心和小礼物装满了孩子们放在床下的鞋子。

无论在人们的家中还是在公共场合,耶稣形象在南美的圣诞庆祝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像秘鲁这样有着大量南美原住民后裔的地区,耶稣形象会使用历史悠久的技法手工雕刻。在墨西哥,乡村居民一起参与一场围绕耶稣基督诞生的故事表演也是常见的。全家一起享用圣诞大餐是非常重要的,饭菜内容各有不同。但圣诞烛光却几乎是夏夜中都有的一景,特别在巴西城市中还常常可以在这天观赏烟火表演。
圣诞小知识:

12月25日这一天,不论是否礼拜天,各教会都要分别举行崇拜仪式。天主教与东正教举行圣诞弥撤,新教举行圣诞礼拜。

圣诞夜指12月24日晚至25日晨。教会组织一些圣诗班(或由信徒自发地组成)挨门挨户地在门口或窗下唱圣诞颂歌,叫作“报佳音”,意思是再现当年天使向伯利恒郊外的牧羊人报告耶稣降生的喜讯。“报佳音”的人称为Christmas Waits,这项活动往往要进行到天亮,人数越来越多,歌声越来越大,大街小巷满城尽是歌声。

圣诞节时唱的赞美诗称为“圣诞颂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