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感激不尽啊,有什么方法吗?考试文言文的分都不高! 看什么书好,有经验的来啊

文言文的阅读,课标和高考大纲都需要“浅易”,就是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学生通过学习文言文,了解汉语表达的言简意丰、遣词造句的考究、思想内容的深刻、组织构思的严谨等特点,从而热爱民族语言,学习并发展民族语言的表现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呢?
一、 指导学生背诵课文中若干重要篇章,积累词语
学习文言文,重在积累。而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背诵,把文言文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就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事,通过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那么,需要背诵多少篇章呢?课程标准关于诵读篇目有明确规定:先秦散文,如荀子《劝学》、庄子的《逍遥游》等;唐宋散文,如韩愈《师说》、杜牧《阿房宫赋》、苏轼《赤壁赋》等;古典诗歌:《诗经》,如《氓》等;楚辞,如《离骚》等;唐诗:李白《蜀道难》、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隐《锦瑟》等;唐宋词,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等。
二、 让学生掌握足量的实词
1.古今异义
着重掌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如“人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做“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这是词义演变。
2.一词多用
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如“发”字,在“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中作“发射”;在“倾之,未发,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中作“出发”;在“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中作“点燃”;在“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中作“打开”;在“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军后援“(《赤壁之战》)中作“派遣”;在“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中作“征发,征调”等,这些都是课内所见的。平时不断积累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掌握得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阅读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
三、 引导学生了解虚词的用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归类整理,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如:而、河、乎、乃、其、且、若、所、委、焉、也、以、因、于、则、者、之。
示例:其
1. 用作代词
用作代词的时,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次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剧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秦王恐破其璧(《廉颇蔺相如列传》),“破其璧”作宾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此皆言其可目者业(《芙蕖》,“其可目”作宾语)。(3)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4)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 用作副词
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实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 用作连词
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资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四、 文言文的教学要突出“实”字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突出文言文的教学特点。
在江苏名校启东中学,一位女老师赏《项脊轩志》。没用多媒体,没有客套话。教师布置任务:自读第一自然段,划出不理解的地方,找出常见实词与常见虚词,找出特殊的文言句式。接下来就是学生自学。这是新授课,如此大胆处理!不到几分钟,坐在第三排的一个同学站起来指出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竟有九处之多。教师也不慌乱,知识性的稍讲一下,留下几个问题让两个学生给他解答。然后,教师点名叫了一个学生,让他说出所画的常见实词与虚词,教师挑选了几个写在黑板上,一同与大家回顾此实词与虚词的含义,在本文的含义。对于句式,指出翻译的方式。然后是第二自然断。 然后是第三自然段。同样的办法,依次进行。
这样的文言文课,才真正把实词、虚词、句式落到了实处。
一位高考语文优秀的学生,考入了清华大学,有人问他学习文言文有什么经验,他说:“我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就是学完了一篇课文之后,就把本课的实词、虚词、句式、重点句子的翻译整理出来,高中文言文篇篇如此。我的高考文言文一分没丢。”
从这位学生的经验可见,要把文言文教学落到实处,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归类总结。
五、 文言文教学要渗透中国古代精英文化内涵
要引导学生学习古文经典的精神结晶,领会极为丰赡的精神内涵。要通过这些优秀的作品,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促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
学了《苏武传》,学生就深深懂得了什么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的浩然正气。学生也会被《陈情表》和《脊项轩志》中的挚爱亲情深深打动。多和这些杰出的人物“对话”,感受他们非同一般的情感和智慧,直接体味他们不同凡响的忧患意识、生命意识、家国意识,这样就会使学生形成最高层次的生死观、荣辱观、忧乐观,在精神上走向丰润圆满。
文言文的学习,一种很好的方法就是背诵。在新课改试验区,很多学校都提倡学生全文背诵文言文课文,目的就是让学生落实古人的那句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新课改使用的教材文言文所占分量比较大,每一册中文言文平均五到六篇,这些文言文又分为必读、选读。要引领学生学会背诵、吟诵,诵读中疏通文义,理解字词,把握文章的气韵。
望采纳 谢谢
. .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19
这个东西 主要是 靠积累 多看 看的多了就会有语感的 我们高中的时候 老师上课也不讲课了 一人发一本 《史记》 我那时候就是硬把 《史记》 看完了 看史记好处也很多 因为考试卷子总会出史记上的文章~~~~当然如果水平差的话 先把三国演义看一遍 就行了 不要急于求成 每天看一节 看一篇 就行 我感觉很沾光 反正我语文一般都是第一 作文也是 经常最高分
第2个回答  2010-08-19
只能是多看文言文的文章,最好是看那种有详细注释的,不是只有整段或者全文翻译的那种,是要有针对一些文言字或词的使用相对白话文的不同的注释,多看看就好了,汉语言文学是一种厚积薄发的学科,急不来的,也没有捷径可走的~!本人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希望回答对你的提问有作用~!
第3个回答  2010-08-21
先看些容易懂的啊,三国,水浒,红楼梦,再慢慢往深入的看,可以看史记,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最主要是培养兴趣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08-19
看古文观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