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相到底是按立春算的还是春节算算的?万年历上怎么是按春节算的

如题所述

关于生肖和年首的不同说词
立春 - 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明清官方历书中被归入正月节气;到达时间点在公历每年2月3-5日(农历正月初一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15°时。
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从立春交节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天。
认为生肖不以新年为界而以立春为界的说词
立春过去的确是叫'春节’,只是在民初时期,立春被农历新年夺走了“春节”的称谓而已,并不表示立春才是新年,看过史书的人都知道这个常识,只是有些不懂的人以讹传讹,又反变成立春才是新年,真正的新年一直就是大年初一。但是,生肖却不是以新年为界的,而是以立春为界,因立春是农历天干地支纪年里每年的第一天,是每年干支进入下一年干支的一天,而动物生肖只是十二个地支的代称而已。
新年没立春之前,属相仍然是前一年的属物。按前一前属相算。只有立春后才是新一年的开始。生肖所反映的其实是一个时间概念,每一个生肖所管的时间是平均的,就是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十二年一个轮回。

正确的生肖时间计算应是从交立春的那一刻开始至次年交立春前结束。例如在阳历2009年2月4日零时52分(交09年立春)后-2010年2月4日6时42分(交2010年立春)前这个时间段出生的小孩,其生肖属牛。

生肖的划分既不是按阳历来划分,也不是以农历来划分,而是以节令来划分的。按节令划分是最精确的,因每月的节气交令点都会根据地球所处的位置及时作出调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0
庚子年即将过去,辛丑年就要到来,你是否分的清鼠年和牛年交替的准确时间点,是大年初一还是立春呢?
先说答案,对于日常生活来说,属相的交替时间点是大年初一。
日常我们往往把阴历、农历、二十四节气混淆在一起,所以产生了类似的问题和困惑。要准确地谈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需要把几个简单概念澄清区分开来。
太阳历(Solar Calendar)是基于对太阳的天文观测而产生的历法,例如公历一年365天。
太阴历(Lunar Calendar)是基于对月亮的天文观测而产生的历法。
伊斯兰世界往往采用这种历法,例如斋月和开斋节即是由对月亮的观测决定的,这种历法并不是现代中国人口头表达里的“农历”、“阴历”。
阴阳历(Lunisolar Calendar)是基于以上两种观测,产生的对二者的差异兼顾协调的历法。
这种历法才是中国人常讲的“夏历”,“旧历”,“农历”,“阴历”。为了避免误会,下文将把中国传统纪年方法称作“夏历”。
太阳历太阴历具体有哪些差异,如何协调兼顾,如何制作等问题,陈述起来会相对繁琐,对回答这个问题的意义也不大,这里就不赘述。
正月,或称作一月,这里的“一”和三月、九月、冬月、腊月等词汇里所呈现的一样,仅有数字上的意义,并不代表一年里初始的、开头的的意思。
岁首,或称作正朔,是指新年的第一天,一年初始的第一天。
虽然我们现今看到的日历本上,既有公历,又有夏历,还标注着二十四节气,但这三者其实各自有着相互比较独立的系统:
公历(Gregorian Calendar,格里历),亦称阳历,西历,新历等,是太阳历。我们常说的一年365天,是指地球经历一个回归年(太阳年),即地球绕行太阳一周的时间。准确的值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所以每四年里要在二月多设置一天,来弥补这个误差。
夏历,是传统中国以阴阳历的方式对年、月、日的记载。像正月初一是哪天,二月二龙抬头是哪天,腊八,小年(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是哪天,但凡有明确的月份数和日期数,往往是依据夏历而定。值得一提的是,夏历里的“月”,是依据月亮的圆缺周期来制定的。所以夏历八月十五总会是月圆之日,非常准确可靠,但反过来,公历每个月的第十五日则不然。
二十四节气,是基于对太阳的天文观察所形成的,循环规律是符合太阳历的。把太阳在黄经(黄道上的一种坐标值)上的360度等分成24份,每份15度就是一个节气。例如:
太阳位于黄经0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