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了强化皇权,他都做过些什么?

如题所述

朱元璋为了强化皇权,他都做过什么?

  明朝是我国倒数第二个封建王朝,在它之前已经有诸多封建王朝因为种种原因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中。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大明政权之后,吸取前人的教训,采取了诸多措施来强化皇权,以实现大明万世长存的政治理想。

一.诛戮权臣

  如何保证皇权的绝对权威性,首先要做的就是限制官员的权力。朱元璋的江山是一寸寸打下来的,他手下有一批德高望重的文臣和一批战功彪炳的武将。这些人实际管理者国家,掌管着国家的军队,权势极大。自己在世的时候还能镇得住,可一旦自己龙驭上宾之后很难保证没有人有谋反之心。唐朝的藩镇之祸还历历在目,五代的混乱局势也不是不可能再次重演。




  为了削弱官员手中的权力,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丞相胡惟庸,屠灭三族,连坐其党羽,诛戮了一万五千多人。以后又几兴大狱,使“胡惟庸狱”不断牵连扩大。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开国六功臣排在首位的李善长也以与胡惟庸“交通谋反”被赐死,家属七十余人全部被杀。

  著名儒臣宋濂只因受孙子连累,全家被贬到四川,他也病死于途中。此案延续了十年之久,前后被杀的几十家王公贵族,共三万多人。

  胡惟庸案后,朱元璋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而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被文官分出去的权力就重新回到了皇帝的手中。


  文官的权力被大大削弱,武将的日子也同样不好过。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锦衣卫指挥蒋 指控蓝玉谋反,由此引出洪武四大案的“蓝玉案”,蓝玉被凌迟处死,并诛三族。

  朱元璋同样以此大做文章,凡是和南玉有牵连的官员都遭牵连,而被诛杀者多达一万五千多人,军中的骁勇将校差不多都被屠戮殆尽。此后朱元璋又颁布《逆臣录》,诏示一公、十三侯、二伯。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太祖杀江夏侯周德兴以及颖国公傅友德,在捕鱼儿海战役中立功的定远侯王弼亦被赐死。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开国六公爵最后一位仅存者冯胜被杀。至此,开国时候的功臣所剩无几,不是病死,就是被杀。

  洪武十五年(1382年),由于前两年发生了胡惟庸案,朱元璋对臣下更加不信任,在这样的背景下,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其下有南北镇抚司,南镇抚司掌本卫刑名,北镇抚司专治诏狱,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直接取诏行事,不必经过外廷法司的法律手续,甚至本卫长官亦不得干预。

  锦衣卫设立之初,大兴冤狱,手段残忍,仅胡蓝两案便杀人数万,以至于他的创建者朱元璋都认为“非法凌虐,诛杀为多”,不可长期存在。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所押囚犯转交刑部审理。隔六年,胡南党羽都已杀完,朱元璋不再感觉到政治上的威胁了,于是解除锦衣卫的典诏狱权,同时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审理。

  而到了朱棣篡位成功后,为了压制臣民对他的不满,于是恢复锦衣卫的所有权力并有所加强,一直到亡国,锦衣卫才正式结束长达290多年的历史。

  外戚一般与后宫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后宫权力大了,外戚也就跟着水涨船高起来,而后宫也同样依赖外戚来铲除异己,培植私人。中国历史上,外戚干政最严重的朝代要数汉朝和唐朝。西汉的吕后,不顾汉高祖刘邦留下的“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白马之盟,大封诸吕为王。唐朝的武则天称帝以后,只相信自己的娘家人,不只是大封武氏诸人为王,甚至还曾想立侄子武三思为储君。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防止后宫、外戚干政,规定天子后妃及其亲王王妃,必须要选择普通的良家女子,而不能出自有声望的居家大族,当然范围没有限制到必须是普通老百姓,像普通的官、军之家也可以,只要家道清白,相貌不错就可以。这样一来,皇帝的后宫之中后、妃都是出自普通家庭,后族没有强大的势力,自然对于皇权形成不了威胁。




而为了避免后妃受宠后其家族的声望大涨,对外戚的赏赐大都是一些有职无权的虚职,以万历的外祖家族为例,李伟家境贫寒,直到女儿被封为皇妃,他才得到了伯爵的封号。但所谓伯爵,不过是军队中的一个名誉军官,除了朝廷举行各项礼仪时位居前列以外,并没有任何特殊的权利,而且俸给甚低,甚至不敷家用。

  这种情况下,后宫和外戚根本不具备干涉政事的条件,故史书评价“故有明一代,外戚最为孱弱”。

二.禁止宦官干政

  明朝宦官干政问题,大概是继东汉、唐朝之后最为严重的朝代。正统年间有王振,正德年间有刘瑾,天启年间有魏忠贤,天顺年间的曹吉祥更是公然带兵反叛。而在帝国建立之初,朱元璋是明令宦官不得干政的。

  洪武十年(1377年),有一名老太监,完全是出于一番好意,指出公文中有明显的错漏。朱元璋明知太监说得对,仍然立刻下旨将他逐出皇宫,遣送回原籍,理由是这名太监“干政”了。





  洪武十七年,朱元璋特意铸了一块铁牌,悬挂在宫门上。铁牌上写道:“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这时候,宦官的权力跌入了历史的低谷,不仅不允许干预朝政,更严禁宦官识文断字,甚至连置办产业的权力也没有。

  而到了明成祖时期,情况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朱棣靖难的成功有赖于宦官,他不但不再警惕宦官,而且开始把宦官视为心腹,当作控制外廷大臣的一股重要力量。“内臣不得干预政事”被悄悄地改为内臣不得擅自做主。

  朱元璋的这些措施虽然在短期内确实实现了皇权集于一身的作用,但从长期来看,并非所有的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朱元璋限制武将,却又需要人来保卫明朝的边疆,于是将元朝的分封制度稍加修改而予以保留洪武三年(1370年)正式施行分封。

  这次分封,除了长子朱标外,共封了年长的九个儿子和一个从孙(朱文正之子),藩王拥有极高的政治地位,可以在其境内自行选任官员,王府的相、傅还兼任所在行省或都司卫所的官职,从而对地方行政和军事事务进行干预或施加影响。此外,藩王还拥有自己的护卫军,俨然成为皇帝派往地方的政治代表。

  朱元璋小农家庭出身,家庭观念重,他认为,只要军队掌握在朱家人手中,才能保证大明江山不落入他人手中,丝毫没有考虑地方藩王对中央权力的威胁。但实际上,仅在他去世几年后,他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就带兵推翻了他选定的继承人。终明一朝,即使朱棣篡位后对藩王进行了限制,仍出现四次藩王叛乱的情况。而朱棣靖难之所以能成功,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朱元璋对功臣的残酷屠杀,导致中央政权没有能力超群的文臣出谋划策,也没有能征善战的武将带兵打仗。




  朱元璋在胡惟庸案后,废除丞相制度,使皇权可以集中于皇帝一身。而这样的做法太过理想主义,皇帝说到底也只是个普通人,繁琐复杂的政务工作全凭一人是无论如何也处理不完的,所以明成祖时期,朱棣设内阁置大学士作为秘书兼顾问组织代之。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而到了后来,新登基的皇帝早已习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繁琐冗杂的政务让他们伤透了脑筋.

  于是,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黄宗羲对明朝内阁作出如此评价:“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

  而随着文官的权力越来越大,为了避免皇权旁落的危险,本着制衡的原则,后世的帝王们都不约而同地将宦官扶上了权力的舞台。而在这两方之间,有为的君主可以做到互相平衡,毋宁使一方压过另一方,而一旦君主昏庸无能,权力必将失衡。而明朝的灭亡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权力失衡所引起的党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5
朱元璋为强化皇权,一是通过胡蓝两案诛杀权臣、功臣;二是禁止后宫及外戚干政,规定天子后妃及亲王王妃只能是民间的良家女子,不能出自名门望族;三是禁止宦官干政;四是废除丞相制度,实行内阁制;五是分封朱家子孙,让兵权都掌握在自家手里。
第2个回答  2021-01-25
朱元璋上位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所以大肆屠杀功臣,并且分封同姓的诸侯王,保持皇位在朱家的人手中。
第3个回答  2021-01-25
设立锦衣卫,诛戮权臣,开国功臣不是被杀,就是病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