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民间文学

如题所述

民间文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出现和流行的学术名词,是指民众在生活文化和生活世界里传承、传播、共享的口头传统和语辞艺术。从文类上来说,包括神话﹑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叙事、民间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曲艺等。

基本概念
民众在其生活文化和生活世界中传承、传播、共享的口头传统、语辞艺术。民间文学在口头性、传承性、集体性、变异性四个方面较为特殊。其文类包括神话、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叙事诗、民间小戏、说唱、谚语、谜语、曲艺、仪式诵辞。当然民间文学也包括书面文献、经卷、宝卷、唱本、戏文;图案造型艺术;音乐舞蹈;岁时节日;电子媒介与互联网等媒介载体。

折叠编辑本段社会功用
民间文学是深深植根于生活文化中的。它的社会功用﹐也和专业的书面文学颇有不同的地方。它更紧紧地黏贴著生活。像那恒河沙数的民间谚语﹐是农民﹑渔民﹑工匠等片断的而往往精当的生活经验总结和工作指南。这是他们生活和劳作的教科书。不少劳动歌﹐是他们在各种劳动进行中调整呼吸﹑动作和鼓舞情绪的不可缺少的东西。许多世代相传的古老神话和传说﹐不但传述了一定的历史知识﹐还培养著国家民族团结的感情。许多保卫乡土﹑保卫祖国的英雄传说﹐永远给予广大人民以鼓舞力量。许多描写卑贱者﹑受压迫受虐待者的反抗故事﹑歌谣和小戏﹐都长时期地广泛地教育着人民﹐培养着他们高尚的情操和品格。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特点
折叠口头性
由于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广大民众(包括专业艺人或半专业艺人)被排斥在文字使用之外。因此他们的文学创作一般只能用口头语言,甚至地方土语方言去构思、表现(包括演出)和传播。在新社会的人民,虽然大多数识字并使用,但不少场合仍需用口头语言歌咏或讲述。而且要取得民间文学(新民间文学)的资格,必须基本上采用广大人民熟悉的、千百年来民间传承的文学形式,如故事、歌谣等,并且能够使得群众在口头上流传。因此,口头性──用口头语言创作和传播是民间文学的一个主要特征。

折叠集体性
专业作家的书面创作﹐大都是个人的产物﹐民间文学作品﹐大体上可说是群众集体的创作。所谓集体的创作﹐在作品内容的思想﹑感情和想象﹐在形式和艺术表现以及作品的所有权等方面﹐比起专业作家的作品来﹐都存在著特有的集体性问题。但这种集体性的重要表现﹐更在于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有些作品﹐一开始就是集体参与的﹐但是更多的﹑也更经常的﹐却是在它已经成为"初坯"之后﹐在不断的传唱或讲述的过程中﹐受到无数的唱述者的加工﹑琢磨。在这种加工﹑琢磨中﹐不但渗入那些唱述者的思想﹑感情﹑想象和艺术才能﹐也包括那些听众所反应的意见和情趣在内。这一点﹐与那种主要属于个人的一般专业作家的作品﹐是很不同的。所以民间文学作品一般是无法署名的。民间文学作品﹐有一部分(可能还是相当优秀的部分)是群众中具有特殊优秀才能和丰富经验的歌唱者﹑说故事者的创作和加工的结果。它具有一定的个性。但是﹐由于生活经历和文艺教养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关系﹐其个性是能够与广大群众口头创作的集体性融和在一起的。集体性是民间文学的又一特征。

折叠变异性
民间文学作品的结构﹑形式﹑主题等在长期口头流传中﹐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但是﹐由于口头语言的不稳定性﹐作品在流传过程和具体的讲唱中﹐常常因时间﹑地域﹑民族的不同﹐以及传播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听众的情绪变化等因素﹐而有所变异。这种变异在语言方面是经常的﹑大量的(尤其是散文作品)﹐其他诸如作品的情节﹑结构﹑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生变异。特别是在社会发生大变动时﹐群众往往将传统作品加以变化来表现新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这也是某些新作品产生的一种原因。这种相当广泛存在的现象﹐在一般专业作家的书面文学中是很少见到的。作家作品中﹐虽也有前后版本文字不完全相同的情形﹐特别是古典作家的作品﹐往往有文字出入的现象(所以须有校勘)。但是﹐这毕竟是比较个别的情形﹐它除了由于本人的修订或别人的篡改外﹐大都是由于抄写﹑刻印﹑排字等技术失误所招致。它不像民间文学的变异现象那样经常和大量。民间文学的变异性蕴涵著所经过的历史﹑社会和传述者等的思想﹑才艺的因素﹐对于研究者来说﹐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这种特征与上文所述的口头性﹑集体性密切相联﹐或者说﹐是它们所产生的自然的果实。这是民间文学的又一个特征。

折叠传承性
人民在过去﹐由于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不能使用文字等工具去记录﹑保存他们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所创造的各种文化﹐一般都靠行动﹑语言传播和继承。风俗习惯如此﹐民间文学也是如此。这种群众集体所传承的文化﹐也许没有文献或古物那样能够经久保存﹐但是﹐它的生命力也不可低估。有些故事或谚语,已经在两千年前就被文人记录下来了﹐但是﹐直到今天﹐它还能够以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形式活在人民口头上。至于产生已有千年的这类作品至今还流传在人民中间的﹐就更不用说了。自然﹐这种靠口头世代传承下来的故事或歌谣﹐在形态上或内容上多少不免会有些变化。但总算是在生存著﹐成为我们现代活文化的一部分。

由于时代和社会的重大变化﹐在历史上曾经作为广大劳动人民唯一的文学形式的口头传承文学﹐它的某些体裁可能会逐渐消失﹐某些体裁的内容和形式不能不起一定的变化﹐也还会有我们所不熟悉的新的体裁出现。这些都是可能的﹐乃至于必然的。但是﹐整个民间文学决不会消失。因为它的表现媒介是应用最普通和最生动并富于活力的口头语言。只要语言存在﹐用它作媒介去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经验的口头文学﹐人们所熟悉的﹑方便的表达形式﹐就要继续产生﹑存在和传承下去。在中﹑苏等国的广大民众中间﹐除了传统的民间文学作品以外﹐还不断有新的民间文学﹐即革命传说﹑新笑话﹑新民歌及新谚语等的产生和流传。再从历史的往事看﹐过去那些能使用文字的上层社会的文人学者﹐在他们的书面著述之外﹐也仍然在口头上产生和传播著那些轶事﹑笑话和品评人物的韵语﹐如《世说新语》里的某些故事和唐人笔记里关于某些名人的笑谈﹐都是这种例子。

以上四种特征﹐不是各自孤立的﹐正相反﹐是彼此互相关联的(前面已经提到一些)。这些特征﹐主要是从民间文学与专业作家的书面文学分歧的地方提出的。它们在相当的程度上可以使我们认识这种文学的特征﹐但这并不是它的全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5
记得有一位大师说过;“民间文学是广大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在流传中不断加工完成的一种具有特殊性的文学。”民间文学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对社会、对大众有一种不可估量的价值和影响。

   它的特殊性是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它的知识含量不亚于创意文学。它虽然名不见经传,但也不是一般人都能掌握的。要成为一个出色的乡党应酬者必须博古晓今,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一个笑话,一个故事,在每个人的口中都有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力。例如修屋《贺梁》、娶亲嫁女《讲席》,农闲时,三五十人聚在一起唱起最受欢迎的《山歌》,这些都要精通很多古典,熟都唐诗,还要有对答如流的口才。

   民间故事大多是虚幻的,但并非是空穴来风,都是根据某人某事有意夸大或缩小 。《鬼母国》是说一个大山里放排汉经历,身陷异乡的人对回家的欲望,通过这个故事也清楚知道山里人放排心酸和艰辛。《大破罐洲城》是说不同身份的人吹牛方式;《阳鹊李桂阳》是说后母的偏心虐待前母生的孩子,这些现象不是大有人在吗?《天不算高》、《匀消鬼》都是说人贪心不足。有的故事委婉;有的彰显;有的辛辣;有的含蓄,它是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民间故事多数都带着唯心色彩,大概是为了增加故事的神秘性。明明说的是某人,讲述者偏偏用鬼来代替,这就是一种讲述技巧。《不如屎》其实就是骂人的,讲述者就是不带脏字。茅山法术不足信,偏偏现在还有很多人说自己会一点。尤其我们家乡一直没有改变的民俗《新郎的伞》,一直流传钟玉到茅山学法术,带着自己的爱人回家,成就一段神秘的姻缘,也就有了民间千年不变习俗。

   我搜集整理民间故事,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就当这些故事都是真的。即不违背讲述者初衷,又不失去文学宗旨。每篇故事都有搜集地点、讲述人、流传范围、讲述者简介。如果,没有这些就是我自己创作的,不能成为民间故事。既然《聊斋》、《太平广记》、《搜神记》都是好著作,我的民间故事同样可以成为名著。总的一句话就是这样,“说人不是人,说鬼不是鬼。人比鬼可恨,鬼比人可敬”。这也许就是创作者的技巧罢了。

   民间流传着很多优美的故事、小调、小曲、笑话、寓言、 史诗等,急需挖掘、搜集、整理。如果失传了那真是太可惜了,对每位民间文学爱好者将是一种遗憾。
第2个回答  2021-01-1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