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余华完整版结局

如题所述

到了书的结尾,李光头发达了,宋钢放弃了尊严,甚至作了隆胸手术之类的荒唐事,林红背叛了宋钢,跟了李光头。很多人都觉得无法理解,仿佛这是对宋李兄弟情的否认。

但是回过头来想,李光头的性格是自我,他的性格造就了他无法考虑到别人的感情,他以前为了林红甚至结扎了自己,好吧,到了后来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他为何不能自私的求追求自己一生都想要的东西。

这里不能说他背叛了宋钢,站在李光头的思想和角度,这件事的开头就是宋钢错了,是李光头先喜欢上了林红,在他心里,他的哥哥应该才是插足着,抢走他爱人的叛徒,只是他对哥哥的感情和宽容,才让他接受这样的打击后没有宋钢那番的表现,自杀或者是大闹。

接下来说宋钢,这个没有主见,只能忍气吞声的老好人,他的性格就是如此,软弱。曾经甚至被老婆的淫威迫使,跟兄弟一刀两断,如此软软的人,在一个女人的面前都能卑躬屈膝,更何况把他放在一个时代的压力下。

他不想忍受为了赚钱,李光头给他带来的屈辱,于是选择了逃避,他又觉得自己背负着对妻子的责任,所以又像往常以前拼命挣钱,这次他甚至抛弃了尊严,卖丰胸膏,做隆胸手术。

对于这个情商太低的人,这世上只有两样东西对他最重要,林红,还有他的兄弟李光头。当然,他把李红看的更重要。这个浮躁的时代让这么一个规矩的人变成了这个样子,我觉得更能体现这个时代有多轻狂浮躁。

直到最后,宋钢,无法忍受两个重要的人同时背叛自己,有一次选择了逃避,这次他真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是想要逃避这个世界。他的兄弟李光头抱着他的骨灰,说我的兄弟是外星人了。他了解的宋钢的感情,他希望宋钢在另一个地方能逃离这个时代,外星,或者天国。

至于很多人所纠结的,李光头发达以后肯定知道自己兄弟宋钢的境况,没有理由不帮他。我觉得是有原因的。宋钢离开李光头,错在宋钢,李光头一直在等着宋能主动找他,那么一切恩怨都化解了,结果也是如此。

那个时代的种种原因把他们分开了,他们没办法再像以前那样相依为命,就如李光头落难时,宋钢在妻子的迫使后也有一年没去帮过李光头。

扩展资料

人物介绍

李光头:李光头的父亲是个并不光彩的流氓,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李光头自己也是一个“流氓”——小的时候是个偷看女人屁股、讲黄色故事的小流氓,长大了是一个投机倒把、四处钻营,凭着几个钱乱搞男女关系的大流氓。

他费尽心思,动用自己不多的资源和小聪明,在一个匮乏的时代里面千方百计用专板车拉着母亲上坟,让一直觉得颜面扫地的母亲觉得无比骄傲、感动。第一次事业失败,他毫不气馁,心甘情愿地风餐露宿,仍旧豪情满怀地向别人都不愿涉足的行业领域开拓。  

宋钢:宋钢是小说中一个老好人形象,对父母好,对兄弟好,对妻子好,完全的利他主义。他善良、正直,却善无善报,最后落得个凄惨命运。宋钢在母亲去世之后遵守母亲的意愿,无微不至地照顾李光头,为李光头做饭、织毛衣,并且他为了家庭背井离乡做生意,一生劳累。

但是,在他临死的时候,他都要摘下眼镜,怕把眼镜弄坏,并戴上口罩,怕自己的肺病传染给别人。宋钢太过内向,一直被视作别人的影子。 

宋凡平:宋钢父亲,普通知识分子。他坦荡、正直,比赛中成功扣篮后,不顾众人的眼光,跑到球场边抱起李兰。结婚时发喜糖,在家门口为李兰洗头,带着全家吃冷饮、拍全家福,宋凡平用自己的爱与勇敢在那个闭塞保守的年代给了李兰和两个孩子充分的温情。

文革爆发后,宋凡平因着地主的身份被游街、戴高帽。在抄家后,他苦中作乐,用树枝做筷子与孩子们一起吃饭;被监禁的宋凡平左手被打到脱臼,却与孩子们玩游戏,说胳膊累了,让他休息几天,他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乐观。

作品主题

余华的《兄弟》讲述了文革前后刘镇上一个重组的四口之家所经历的事情。普通民众和简单小事展现的是文革时期的历史情景,即表现出的是历史强权的存在和普通人的无助与无望。

《兄弟》的上半部分解释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性的泯灭,下半部分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人性在社会中的扭曲与抗争。作者借用苏妈之口说出“人怎么会这样狠毒啊!”表达了作者对六七十年代各种残酷现实的抨击。 

《兄弟》主要围绕两个事件展开:一是李光头和宋钢的兄弟情;一是李光头、宋钢和林红的三角恋。两个事件互相纠缠、交叉,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小说整体。

小说中的兄弟情是在共同的亲情、共同的生活、共同的受苦受难、共同的扶持相帮中逐渐建立、慢慢发展,终至血肉相连、牢不可破的。这种兄弟情是食人间烟火的,是从地上长出来的,它为小说的故事及其发展提供了富于包容度的叙事框架和有力的逻辑支撑。

《兄弟》的下部则着重叙述李光头、宋钢和林红的情感纠葛。在商业浪潮和物质利益面前,人显得脆弱至极,亲情至上的宋钢而因此自杀。小说结尾,宋钢在遗书中原谅李光头,嘱咐他安排好林红,并说“就算生死分离,我们还是兄弟”。这一句点明小说主旨,就算对爱执着,他也愿意放下自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兄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22
对呀,很烦恼
我打算忘了这一章,简直是垃圾呀。

而且以光头和宋刚的感情,光头绝对不会上林红的,最后一章简直就是出自别人的伪结尾吧。。。

以下是某个跟我们一样纠结的人的回复。

看过的进来八一下。我觉得《兄弟》结局硬伤太明显,草草收场,作者有点想快快结束的倾向。宋岗丰胸的桥段有点差强人意,刚看到我眼睛都大了,感觉跟通篇的笔感有点偏离。最后只剩下风光的李光头,还有他和林红的结果不太让人信服,李和宋的感情来说是绝不会做这种事情的。要说这是想表达现实的残酷,我反而觉得是余华天马行空,意淫过度。有句话是这样的:理想很丰满,现在很骨感,可再怎么骨感也不用皮包骨啊,太牵强。《平凡的世界》和《人生》这两部作品结局得比较好,最起码达到了某种层次的和谐。所以余华跟路遥的差别就是,一个太现实,一个现实。不过《兄弟》确实是一个文学巅峰了,特别是写林红屁股和李母亲的病,描写得真叫好,还有捉人上街批斗,头顶纸高帽颈挂木牌子的场景,举着拳头喊:打到我自己!实在是让人忍俊不禁。可惜的是,这样的好作品太少了。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2
宋刚下岗后为了生计到处去干体力活,把身子搞坏了,但是他一直不肯去求李光头,最后连林红也背叛他,离他而去,宋钢最后贫病交加,精神绝望在夕阳下卧轨自杀,林红由于这件事情也一撅不振,最后做了老鸨。李光头生意越做越大,有钱到可以去太空去旅行,他带着宋钢的骨灰去了太空
《兄弟》分上、下两部,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重新组合成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这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说,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四百年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了四十年之中,这是弥足珍贵的经历。连接这两个时代的纽带就是这兄弟两人,他们的生活在裂变中裂变,他们的悲喜在爆发中爆发,他们的命运和这两个时代一样地天翻地覆,最终他们必须恩怨交集地自食其果。
第3个回答  2014-08-21
宋刚下岗后为了生计到处去干体力活,把身子搞坏了,但是他一直不肯去求李光头,最后连林红也背叛他,离他而去,宋钢最后贫病交加,精神绝望在夕阳下卧轨自杀,林红由于这件事情也一撅不振,最后做了老鸨。李光头生意越做越大,有钱到可以去太空去旅行,他带着宋钢的骨灰去了太空。一个荒诞的悲剧,宋刚的个性和我自己的个性很像,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