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为什么被合称为“小李杜”?

如题所述

“小李杜”即诗人李商隐和杜牧。他们都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小李杜”这是人们对他们的爱称。

李商隐(约812~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属河南)。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人排挤,潦倒终身。擅长律、绝,富于文采,具独特风格,著有《李义山诗集》。代表作有《锦瑟》、《夜雨寄北》等。无题诗是李商隐诗歌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

那么人们为什么要称他们为“小李杜”呢?我想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为了区别大家记忆。李商隐是唐代有较大影响的诗人。可以说他与杜牧齐名,并在一起称为李杜,但为了与同时代的李白、杜甫区别开来,所以又称小李杜。

二是从文学成来看。“大李杜”的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杜甫则是现实主义诗人,他们都是我国文学史上绝对的大家,他人难以逾越。而李商隐和杜牧就只能排在他们之后,所以用“小李杜”来和“大李杜”来分开。

三悬以长为尊。李白、杜甫在前,他们年长于李商隐和杜牧。不管怎么来说,也不可能把前面李白、杜甫称小李杜而把后来的李商隐和杜牧称大李杜。所以,按中国人的习惯只能把李商隐和杜牧称“小李杜”。

杜牧和李商隐,为什么合称为小李杜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分别代表了盛唐和晚唐的最高成就[renwugushi.com]。李白杜甫双峰并峙,各有千秋,代表了盛唐精神,所达到的高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到了晚唐,文学之风已经衰微,到了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境地。小李杜算是大唐气象的回光返照,有一些光彩,但与盛唐相比,已差远了。所以一个“小”字,不仅指他们的年龄,时代的差别,还在于成就的差别。

其二,历史就是如此的神奇,如此的巧合曾,如此的有趣。李白杜甫是朋友,互相有诗赠送,杜工部写给太白的诗要多一些,可见杜甫情深。而小李杜也是朋友,也一样互赠诗歌。李商隐有两首诗赠杜牧,未见杜牧赠义山,可见,李商隐更真挚。义山赠给杜牧的其中一首为: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前两句很客气,写自己羽翼短,不能振翅高飞,和杜牧相比,差远了,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杜牧的极力推崇之情。

其三,小李杜的诗风和李白,杜甫也颇有相似之处。李商隐近于杜甫,写诗工整,严密,有力。不过,李商隐陷于牛党,李党的争执之中,一生穷困潦倒,只有躲进爱情的苦吟中,他的诗多用象征手法,意象神秘。代表诗作有:《无题》《锦瑟》《贾生》《安定城楼》。他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向晚意不适,只是近黄昏,脍炙人口,不仅是对自己精神历程的写照,更是对一个时代的总结。

杜牧近于太白,才气绝伦,豪放飘逸。杜牧生自宰相世家,胸怀济世抱负,研究,注释了《孙子》,写了很多策论,想改变地方的割据,然而,终不见用,愤然写下《遣怀》一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他的《山行》《江南春》《赤壁》《过华清宫》都是众人耳熟能祥的诗作。顾遂老人独欣赏杜牧的《登乐游原》: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诗人感觉何其敏锐?由孤鸟消失于长空,想到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多少帝王将相,如今,坟上连树也没有一棵,只剩下,空荡荡的秋风悲鸣不已,一股悲情,便喷薄而出。

可见,小李杜为大唐余音,虽比不上李白,杜甫,但也绝对在唐诗色彩斑斓的百花园中占有一席之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26
这是因为李商隐和杜牧的影响力是比较大的,但为了和杜甫区分开来,所以才会被合称为“小李杜”。
第2个回答  2022-06-26
因为他们的成就只能排在李白和杜甫之后,而他们的文学造诣又代表了盛唐和晚唐的最高成就,所以才会有此称谓。
第3个回答  2022-06-26
他们在诗的历史上有突出贡献,他人的诗风受杜甫影响比较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