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通济桥的历史文化

如题所述

与通济桥北端相衔接的古建筑舜江楼及城墙,也是余姚城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舜江楼高8米,广5间,深3间,四周有走廊,重檐两层歇山顶,檐角上翘,如鸟展翅,正脊两端鸱吻高耸,中央嵌有一面金光灿灿的大铜镜。明代陶安有诗说:“与客闲片时,登楼爱奇观。凭栏出树杪,振衣在天半。诸峰绕城邑,万室夹江岸。”写出了舜江楼的风光。舜江楼初建于元至元年间,由当时余姚州判叶恒设计。楼上置有用水滴漏来记时刻的刻漏。到了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多次侵扰余姚,舜江楼就成为控倭西进的制高点。现存舜江楼建筑是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重建,楼上置铜钟作火灾报警和报时之用。1985年又大修一次,由书法家沙孟海题了“舜江楼”匾额。通济桥和舜江楼构成了一个“长虹腾空,跃阁镇流”的古建筑群,庄严典雅气势不凡,似乎与奔腾不息的姚江水共同诉说着古城余姚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是余姚城的象征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