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是什么修辞手法

如题所述

一、“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诗句把露比作珍珠、把弯月比作弓。
三、此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全诗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四、诗作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俯身一看,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很像是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真珠。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诗人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从像弓一样的一弯新月,想起当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7-26
前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后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暮江吟》的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第2个回答  2016-07-23
1、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修辞手法及效果分析:
此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
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俯身一看,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很像是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真珠。
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诗人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从像弓一样的一弯新月,想起当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给诗歌造成了波澜。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评:“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微入画。”《唐宋诗醇》评:“写景奇丽,是一幅着色秋江图。”清代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丽绝韵绝,令人神往。”
3、诗句出处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全诗如下: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