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轨是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与地铁和高铁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轻轨”与“地铁”相对应,与有轨电车一起,同属于城市轨道交通。
轻轨运输:又称轻轨捷运、轻轨铁路,简称轻轨、轻铁。轻轨站间距一般在1公里左右,走向和车站设置较为灵活,在地下、地面、高架均有设站停车。列车一般只有2-3节车厢,时速在80公里以内。
地下铁道:简称地铁,亦简称为地下铁,狭义上专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铁路系统或捷运系统;但广义上,由于许多此类的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可能也会有地面化的路段存在,因此通常涵盖了都会地区各种地下与地面上的高密度交通运输系统。地铁是路权专有的,无平交,这也是地铁区别于轻轨交通系统的根本性的标志。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最高营运速率达到不小于每小时200公里的铁路系统,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至少250公里。高速铁路除了在营运上达到一定速度标准外,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
相对城市轨道交通,高铁有三大特点:(1)载客量高;(2)输送力强输送范围广;(3)速度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3
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轻轨”与“地铁”相对应,城市公交系统中的有轨电车、导轨胶轮列车与城市轨道交通轻轨列车在技术上完全不同,因此不属于轻轨系统。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轻轨指的是在轨距为1435毫米国际标准双轨上运行的列车,列车运行利用自动化信号系统。 具有以下特点:(1)列车运行使用自动化信号系统(2)列车运行使用专用轨道和车站(3)列车运行最高时速为每小时280公里(4)列车最大编组为4节(5)轻轨线路单向每小时运量小于2万人 地铁已经不局限于运行线在地下隧道中的这种形式,而是泛指采用高规格电客列车同时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在3万至7万人的大容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线路多样化,地下、地面、高架三者有机结合。国内外众多城市已用“轨道交通”代替“地铁”这一传统称呼,例如上海就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统一命名为“轨道交通XX号线”。 根据UIC(国际铁路联盟)的 定义 , 高速铁路 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早在20世初前期,当时火车“最高速率”超过时速200公里者寥寥无几。直到1964年日本的新干线系统开通,是史上第一个实现“营运速率”高于时速200公里的高速铁路系统。高速铁路除了在列车在营运达到速度一定标准外,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广义的高速铁路包含使用磁悬浮技术的高速轨道运输系统。
第2个回答  2021-03-02
你好,轻轨是在有轨电车的基础上改造并发展起来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最初轻轨铁路的线路所使用的钢轨比重型地铁所使用的钢轨轻,其整体的技术标准也低于地铁,因而轻轨的运输能力也远远小于地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轻轨已采用与地铁相同质量的钢轨,定义也变为客运量或车辆轴重稍小于地铁的快速轨道交通。是介于有轨电车与轻轨之间的产物。而与高铁的差别在于,一个是铁路体系,一个是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希望我回答可以帮助到你,望采纳,谢谢。
第3个回答  2014-04-23
轻轨是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一种,他和地铁是一样的,都叫轨道交通工具,它们的区别在于地铁是建在地下的,而轻轨是建在地面上的。而高铁就完全不同了,它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高速”铁路长途交通工具。如京津塘城际铁路、武广高铁等,时速都在300公里以上,大大提高了输送旅客的速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