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四首观沧海.的考题有哪些

如题所述

1、《观沧海》作者诗歌,其诗以
见长,代表作有

等。他与其子

合称“三曹”。
答案:曹操;气魄雄伟,慷慨悲壮;《步出夏门行》《蒿里行》
曹丕
曹植
2、《观沧海》一诗表现诗人想象力的诗句是
。表达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答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观沧海》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答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
答案: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5、写出下列诗句的含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答案:表现诗人博大的胸怀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6、该诗观察景物的观察点是(

A
、碣石
B
、沧海
C
、山岛
D
、星汉
答案:A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1
观沧海(曹操) 译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行到达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挺立在海边。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日月的运行,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出发的。 (互文修辞手法)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庆幸得很,好极了!那我就作歌来吟诵我的志向吧。

【诗歌理解】
1、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通过描写茫茫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襟,表现了诗人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写的是俯瞰沧海的全景;“树木”、“百草”二句写的是静景,是近看所见之景,是特写;“秋风”、“洪波”二句写的是动景,是远观所见之景,描写先总后分,由近及远,一静一动,有力地刻画了大海的壮阔,为下文展开想像打下了伏笔。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星汉:指银河。这四句是虚写,写的是诗人看到海水汹涌浩荡所想像出的景象。
4、这首诗写景由近及远,由实到虚,动静结合,虚实并用,层次分明,状尽大海浩淼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实际上是极写诗人那如“沧海”般的情怀,抒发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5、全诗句句写景,实则句句抒情,诗词人把自己远眺大海时涌上心头的那种豪情壮志寄寓在景物的描写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语),这种方法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练习】
1、本诗以 字统领全篇, 诗人把 的形象比为自己的形象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
2、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3、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虚写的句子是 。
写景时,先写岛上的 ,次写海面上的 ,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本诗的情感基调是 。
4、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 ”写的是动景,“ ”写的是静景。
5、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答案】
1、观 ;把大海的广阔比作自己;宏伟的政治抱负、宽广的胸襟和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实写句子:234句 ;虚写句子56句;树木百草;秋风洪波;苍凉慷慨,悲壮激昂
4、动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静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5、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