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兰大学是华盛顿地域唯一一所大型综合公立高等院校。华盛顿地区人才济济,精英荟萃,临近的马里兰州政府亦享有各种资源。凭借其地利优势,马大学校师生,访问学者及培训人员得以广泛接触联邦、州、地方各级政府、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跨国机构、非政府组织及行业协会。
马里兰大学校园环境优美, 建筑基本为砖木结构, 教学楼建筑多为红色, 使得整个校园浑然一体。校园靠近College Park市区中心, 基本为大学城结构。
就整体学术水平而言,马大属于公立大学里的二流。如果说像UCB, UCLA, UIUC这样属于公立大学的一流,那么UMD的整体学术水平跟这些学校比还是差了一个档次,算的上是二流,跟很多其他公立大学处于一个档次(比如Big Ten的一些学校,当然马大现在也是Big Ten了)。
好在美国大学之间的不均衡不像国内那么严重,这些二流公立虽然整体不如那几个一流公立巨无霸,但每个学校也各有所长,某些专业也是牛人辈出,马大也是这样。马大理科中实力很强的是物理,天文和气象,数学,地质,地理(尤其以地理信息系统)也不错,较冷门的农学和食品科学也还可以,比较弱的是生物和化学。工科中实力最强的是CS, EE和AE,另外ME和 Civil Engineering 也不错,ChemE和MSE实力较弱。文科和商科里据说犯罪学全美第一。马大一些学科实力强跟附近的政府部门有很大关系,比如理科院系多跟NIH, NIST, FDA, USDA等政府研究机构有合作,文科一些院系则和一些政府部门和智库联系比较紧密。
院系实力的强弱跟个人学术造诣不是百分之百的关联,即便实力弱的系也有水平很高的牛人,跟着他们混照样水平能提高不少,但院系的实力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整体质量和学术氛围。化学系和物理系seminar的数量和质量也相差不小,化学系由于近年来经费短缺,一年中都很难请到几位高质量的演讲者,很多时候只能请附近学校或者自己学校的人来讲。物理系的seminar演讲者水平普遍要高,至少Physics Colloquium的演讲者大多数时候水平很高,底下各方向的小型seminar也很多。
避开学术,谈谈生活。马大这个地方生活上的确是让人爱恨交加。先说恨吧,首先学校的治安,因为学校在黑人区。这里所说的黑人区不是指像费城底特律那样的每晚枪战的黑人区,主要是指学校周边都是黑人人口占多数的社区,如果晚上比较晚的时候在校区外围街道独行,被打劫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在学校的时候基本每月都会收到Crime Alert的邮件,通报何时何地某人被打劫,犯罪嫌疑人身材特征,人种一般都是black……不过如果上下学都开车或者坐校车的话被打劫概率基本为零。
关于在这里生活的好处,可以列很多,每个人感受都不一样。其实校园大硬件设施好这些都不算什么,美国大多数公立学校基本都这样。各种资源什么也挺丰富的,你对NCAA橄榄球和篮球感兴趣的话可以拿免费学生票去看,想多看演出提升逼格学校的Performing Arts Center也提供免费学生票,对于很多美国小本来说选择UMD的原因是因为学费低,六年前马大本科生一年的in state tuition还不到一万刀,这在美国公立大学中是非常罕见的,现在虽然涨了一些,但在所有公立大学中还是偏低的。
其他在这个学校生活的好处也基本可以归结为生活在Washington DC Metropolitan Area的好处。这个区域的好处就是经济发达,人种和文化比较多元化,居民整体素质还不错(黑人区和老墨聚居区除外),基础设施发达,四季分明,物价和房价跟纽约湾区比起来还算便宜一点,按照某个美国人的说法大概是"The DC area looks like a suburban area but with urban spirit"。马大本身到DC市中心坐地铁也就半个多小时,所以如果你愿意享受DC的各种文化生活(博物馆,剧院,美食,春季的樱花,独立日的烟花等等)的话,其实还是非常方便的,这比很多处在中西部大农村的学校要好不少。假如你有车又有闲的话,就可以很方便游遍附近马里兰和弗吉尼亚的各处名胜,户外登山,出海钓鱼,可以玩的很多,不一而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