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一个合格的驾校校长?

如题所述

驾校一撇 校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驾校的管理水平,校长管理能力和水平如何,决定着驾校经营活动的成败。许多情况基本相同的驾校,仅仅由于校长素质上的差异,有的日益兴旺,有的逐渐衰败。在总结了众多成功的校长后,得出以下六方面的成功领导方法与策略。一、抓大放小 优化资源 校长要抓住涉及驾校全局大事要事,对小事要放手让别人干。规范管理的驾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层次分明,每一个层次都有相应的职责和权利。作为校长,或许你能力超群、一枝独秀,但是你必须承认,个人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强迫自己去做能力以上或以下的工作,都没有好的结果,而且管得越多过细往往会打破正常的管理秩序,使管理处于紊乱状况,影响驾校的效益。一个员工只能接受一个上级的指挥。如果校长越级指挥、包办一切、什么都不放心,不仅自己每天忙的团团转,身心疲惫,而且还会培养部下和员工的惰性:他们不愿动脑子,不愿意思考,只想做伸手便可以完成的工作,出了问题也不愿意承担责任。校长全面管理、包办一切的另一个害处是不利于调动部下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人尽其才。慢慢地,人就变成了机器,出了问题,出了毛病,便停止工作;只有等到校长赶来修理,修好后才能继续运转,没有一点能动性,这样降低了工作效率,是驾校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作为校长要善于从全局角度抓大事。例如:考虑工作的目标、计划、人事安排、财务收支、重要公共关系、驾校文化等,重点是把驾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有限的资源合理结合起来,形成最佳运行状态,并随着市场竞争的变化优化资源,从而产生最大的效益。二、知人善任 授权授责 校长应该放权放手,把自己的权利和责任适度地交给部下分担,让部下尽最大努力去取得好业绩,这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科学方法。有的校长形式上放了权,把权力授予了某人,实际上并没有放手让他去做,在决策上、具体问题上都去干预。放权而不放手,等于没有放权。因此,授权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是否可控。授权如同放风筝。风筝既要放,又要有线牵:光牵不放,飞不起来;光放不牵,风筝或飞不起来,或飞上天失控,并最终会栽倒在地上。只有倚风顺势边放边牵,放牵得当,才能放的高、放的持久。所以,授权时应把握以下尺度:(一)适度授权。就是授予部下的权利的大小、多少与部下的能力、与所要处理的事务相适应;是在目标明确、事实清楚基础上的授权。授权不能过宽或过窄,要坚决视能授权与因事授权。如果授权过宽、过度、超过部下的能力所能承受的限度,会出现小才大用的情况,超过所处理事务的需要的过度授权,就等于校长放弃了权力,导致部下的权力泛化,使校长无端被“架空”。授权过窄不足,则不能充分地代表校长行使权力,处理相应的事务,还得事事请示、汇报,校长仍不能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达不到授权的目的。 (二)因事择人,视能授权。授权不是利益分配,也不是荣誉照顾,而是为了把事情办好,在对部下德才素质有了详尽的了解后,根据个人的才能和特长授予相应的权力。 (三)权责同授、交代明确。授权时,必须向部下明确交代所授事件的职责范围、完成标准和权力范围,让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权力,有多大的权力,同时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四)授权的误区。一是认为部下的能力不足或经验不够,不足以担当更大的责任,不愿授予部下权力,授权时总放心不下,总对部下有疑虑,经常干涉部下阻碍着权力的正常行使。结果,搞的部下很被动。四是责大于权,授予部下的权力与所负的责任不一致。 三、检查绩效、赏罚分明检查绩效是校长控制部下权力的最基本方法,给部下以适当的授权,并不意味着校长对管理环节的纰漏,对员工的错误、学员的投诉就不管不问、听之任之。通过检查,看授权、下达任务、日常工作的结果是否是驾校所需要的,同时积极鼓励部下努力完成工作,实现好的结果。通过绩效,让所有员工在同一个平台上做事情、做评价。古人说:“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悦着,赏之”。毛泽东曾说:“赏必鲜明,罚必谨慎”。在驾校中没有严明的赏罚就谈不上真正的管理。所谓赏罚分明可归纳为64字的口诀:赏罚有据,力诫平均;目标明确,小步渐进;标准合理,奖罚适度;投其所好,有的放矢;混合运用,激励为主;趁热打铁,反馈及时;一视同仁,公允不偏;言而有信,诺比千金。 四、沟通合作 以人为本 (一)校长必须有效地与员工进行交流与沟通,这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分歧,达到团结协作形成合力。一是对员工广开建议之门,认真听取部下和员工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加以采纳和改正,不仅对部下和员工是极大的激励,对驾校也是十分有利的;二是很多校长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位因感到自己待遇不公而愤愤不平的员工找你评理,你只需认真地听他倾诉,当他倾诉完时,心情就会平静许多,甚至不需要你做出什么决定来解决此事。这只是倾听的一大好处,另外,你会了解更多的事情,让别人觉得你很谦虚,对他很重视。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声音是最重要的,最动听的,并且每个人都有迫不及待表达自己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友善的倾听者自然成为最受欢迎的人。而且通过说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自己具备了很强的合作精神。常言说的好: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这对建设一个和谐的团队非常重要。(二)由于驾校以培训学员的机动车驾驶能力为主要任务,是一种技能的传授与训练,强调以人为本尤为重要。驾校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关键在用人,包含以下内容: 1、识人:不识人,不了解其个性特征、学识深浅、能力大小、品行优劣、健康与否、专业特长等,就根本无法用人。特别是教练员不仅要有一定安全驾驶经历和驾驶技能,还要有一定的教学能力、组织能力、专业知识、更重要还有较好的道德品质。 2、管人:管人就是要管人的思想和行为,然而思想的管束不是能一步到位,而是必须要靠长期努力,必须和教育、培训、疏导结合起来。而行为则是要立竿见影的。最有效的管理是制度管理,把人的行为约束在制度中,因此,管理要制定制度、执行制度。 3、育人:就是在观念、知识、能力三方面围绕驾校的发展目标进行教育和培训。既要有长期的育人计划,又要有近期的目标,还要有一定的形式和方法。4、用人:是最终目的。识人、管人、育人统统是为了用人。用人应该善任,量才所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还要避其所短。切不可求全责备。用人的目的是为了用人之长,补其所短。刘邦曾经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我有此三人,所以得天下。”古今中外,没有不会用人而成就大事的。 5、留人:留不住人也难成就事业,要留住人,首先要尊重人,以诚相待。要阴谋,玩弄人,是不可能留住人的。其次,要有正确面对员工的薪酬,及时兑现报酬,不能失信。最后,要让员工有家的感觉,对员工要关爱,乐于接受你的领导,甘愿跟随你。不要因自己的爱好分亲疏,而应出以公心,依工作需要和成绩使用人、评价人。人才对于任何驾校来说都是财富,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发展的趋势。只有拥有这种优势,驾校才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不断学习 超越自我随着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社会化进程的加快,驾培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竞争的法则“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假若一个校长还是按照传统的模式和老经验去经营一所驾校的话,等待你的就是驾校的衰亡。壳牌石油公司的企化总监德格说:“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得更快的能力。”因此,真正能够笑到最后的驾校,必将是那些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并能够带领驾校内所有成员全身心投入到不断学习的驾校校长。“知识就是力量”,在经济社会更能体现出其新的内涵,做为驾校校长,知识就是从事领导、管理活动的能量源泉,因此,驾校校长一是要学习驾校运行与管理的知识,并能把所学到的知识同本驾校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二是学习和掌握与驾培行业、本驾校相关的法律法规。如:“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条例”、“行政许可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合同法”、“公司法”、“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等等,不断增强法律的观念;三是在实践中向他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致力学习他人的知识和经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四是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特别是从失败中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恩格斯说“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的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的快。”正如人们常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五是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前四点都是学,这一点是识,有识才有能,识是一个人的发现、分析、判断、推理、决定的能力、达到这一步才算“得道升仙”,具备超越自我的能力。驾校校长超越自我的能力就是驾校创新的能力,其实质就是满足学员的需求,真正担负起驾校的使命,实现驾校的可持续发展。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波什金说:“不论是土豆片,还是电脑芯片,只要能赚到钱,都是好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