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时区的中央经线怎么求啊?

如题所述

某一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等于时区数乘以15°,如东1区中央经线的度数=1x15°=15°E;东8区中央经线的度数=8x15°=120°E。

每一时区占经度15度。在该时区中央子午线以东的地区,时间要加,以西的地区,时间要减,我国的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

扩展资料:

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又称国际子午线会议)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东、西各12个时区)。规定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为中时区(零时区)、东1-12区,西1-12区。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度,时间正好是1小时。

最后的东、西第12区各跨经度7.5度,以东、西经180度为界。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上的时间就是这个时区内统一采用的时间,称为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例如,中国东8区的时间总比泰国东7区的时间早1小时,而比日本东9区的时间迟1小时。

因此,出国旅行的人,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手表,才能和当地时间相一致。凡向西走,每过一个时区,就要把表拨慢1小时(比如2点拨到1点);凡向东走,每过一个时区,就要把表拨快1小时(比如1点拨到2点)。并且规定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为本初子午线,即零度经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央经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0

  某一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等于时区数乘以15°,如东1区中央经线的度数=1x15°=15°E;东8区中央经线的度数=8x15°=120°E。

  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比西边先看到太阳,东边的时间也比西边的早。东边时刻与西边时刻的差值不仅要以时计,而且还要以分和秒来计算,这给人们带来不便。

  所以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又称国际子午线会议)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东、西各12个时区)。规定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为中时区(零时区)、东1-12区,西1-12区。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度,时间正好是1小时。最后的东、西第12区各跨经度7.5度,以东、西经180度为界。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上的时间就是这个时区内统一采用的时间,称为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例如,中国东8区的时间总比泰国东7区的时间早1小时,而比日本东9区的时间迟1小时。因此,出国旅行的人,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手表,才能和当地时间相一致。凡向西走,每过一个时区,就要把表拨慢1小时(比如2点拨到1点);凡向东走,每过一个时区,就要把表拨快1小时(比如1点拨到2点)。并且规定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为本初子午线,即零时(24时)经线。

第2个回答  2014-10-04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都是15°的整数倍,也就是说用15°乘以某一时区的时区序数即可得到该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数。如东8区中央经线是
15°*8=120°E;西5区中央经线是15°*5=75°W。
每个时区所跨经度为15°,划分方法是在中央经线两侧各取7.5°,如东8区的中央经线是120°E,两侧各取7.5°即120°E-7.5°=112.5°E和120°E+7.5°=127.5°E,也就是说东八区的经度跨度就是从112.5°E至127.5°E之间的这15°。
已知某地经度求其所在时区的方法比较多,建议熟练掌握一种就好。常用方法为:用已知经度除以15°,除不尽时,四舍五入。如我们的首都北京的经度为116°E,则其所在时区为116°E/15°≈7.7,四舍五入则为8,即116°E位于东八区(从网上复制粘贴来的)追问

谢谢,我已经知道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10-08
各地的标准时间为格林威治时间(G.M.T)加上 (+) 或减去 (-) 时区中所标的小时和分钟数时差.许多国家还采用夏令时(DST),比如美国每年4月到9月实行夏令时,时间提前一个小时.时差的计算方法:两个时区标准时间(即时区数)相减就是时差,时区的数值大的时间早.比如中国是东八区(+8),美国东部是西五区(-5),两地的时差是13小时,北京比纽约要早13个小时;如果是美国实行夏令时的时期,相差12小时.
第4个回答  2015-09-30
时区数×15=中央经线度数(东时区为东经,西时区为西经)。